第一图书网

名方名医实践录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 主编 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阶,张允岭,何庆勇 主编  

页数:

346  

前言

名方者,常为大医家所创,卓有良效,经久不衰,经岁月磨砺而成。名方立法严明,药无虚用,辨之得当,效如桴鼓。名医多嗜名方,名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他们的学术经验可以发现,名医对名方有高深的造诣,他们善用名方,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名医历经几十年临床实践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中医的临证精华。总结他们运用名方的经验,不仅可以继承其学术思想,更能创新、发扬中医,提高临床疗效。本书分为5章共16节,主要介绍16张著名的方剂,分别从名方导读、名医心悟、名医医案、国医大师点评等方面对每一张方剂做了全面的阐述。其中[名方导读]主要是对该方剂的相关经典原文的较系统回顾,[名医心悟]主要叙述各位名医对该方剂的个人独特体会和观点。,[名医医案]主要介绍各位名医运用名方治疗疑难病的典型病例及治疗过程,[国医大师点评]主要介绍首届国医大师对该方剂的精辟点评。本书对各位名医运用名方的独特体会、心悟和医案均做了较详尽介绍。学术性、实用性俱佳,真实记录了名医们运用名方的思维过程和临床经验。值得中医临床者参考借鉴。本书从构思到完成,前后三载,把名医运用名方之经验示于众,将成功经验供之临床参考,一也;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发扬中医学术,二也。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国医大师路志正在百忙之中赐序,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名方者,常为大医家所创,卓有良效,经久不衰,经岁月磨砺而成。 本书分为5章共16节,主要介绍16张著名的方剂。分别以名方导读、名医心悟、名医医案、国医大师点评等方面,对方剂做了全面的阐述。对各位名医运用名方的独特体会、心悟和医案均做了详尽介绍,真实记录了名医们运用名方的思维过程和临床经验。 本书适于中医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简介

王阶,男,1956年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理事、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全国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国科协委员、楚天学者特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系副主任。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课题。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4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西医结合学报》副主编,《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副主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共200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14篇,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及参编医学书籍10余部。张允岭,男,1963年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实验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脑病痴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痴呆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学术委员会常委、博士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痴呆科学家联盟理事,中国身心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中国中医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师从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两度受卫生部公派赴日本留学,1997年受世界卫生组织之邀,以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交流学习。2000年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参加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并为“九五”攻关课题主要研究者。曾承担科技部博士新药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现主持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项,博士点基金1项,国家优秀留学回国基金3项。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名),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5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1项(第7名),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7名)、二等奖1项(第5名)、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为第3名),获国家专利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何庆勇,男,28岁。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王阶、张允岭教授。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学生科研课题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治疗有特色和优势病种课题1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参加国家973计划《证候规范及其与疾病、方剂的基础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1项,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l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200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课外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2007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2007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8名),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次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7名),2009年全国中医药博士论坛论文优秀奖,200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名),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名),2009年北京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次全国中青年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年首届中医药博士优秀论文,2010年第八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优秀论文。《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CI收录)审稿专家,《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CI收录)审稿专家。在国外及国内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8篇。被MEDI。1NE收录21篇,被SCI或EI收录8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著作5部。

书籍目录

总论 名方临证运用现状与思路 一、药物指征淡化是普遍现象 二、基于病机的研究思路可能是问题所在 三、方药的客观指征是名方运用关键 四、结语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银翘散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二节 桑菊饮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温脾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二节 济川煎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逍遥散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二节 蒿芩清胆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营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二节 黄连解毒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三节 龙胆泻肝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四节 清胃散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五节 青蒿鳖甲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第五章 补益剂 第一节 参苓白术散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二节 补中益气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三节 四物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四节 六味地黄丸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第五节 归脾汤 一、名方导读 二、名医心悟 三、名医医案 四、国医大师点评

章节摘录

本方可用于发热。急性发热是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中医药治疗急性发热的经验是中医药学的瑰宝。清解是治疗急性发热的大法。中医对热病的认识,肇端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发展于温病诸家。外感热病的治疗经验是中医药学的瑰宝,研究外感热病,对于促进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宣肺解表以退热。外感热病,其病机虽不尽相同,但病邪郁遏肺卫,肌腠失疏,毛窍不畅而发热则相同,宣肺解表是其基本治法。通过发汗达邪外出,正“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意。目前表证属风寒的日少,属风热者渐多,故除少数病人用辛温之外,多数病人当以辛凉解表为法。外感热病,如高热,暑热、温疫,往往多夹湿邪。湿邪易阻遏气机,气机不畅,宜用宣透化湿法,以祛除湿邪。湿热为患,湿遏热伏,但清解热邪,病难治愈,佐用化湿的药物,使湿去热孤。外感热病,常见腑实,大便不通,高热不退,可用下法。高热佐用下法,邪在肺脏者,脏病治腑,邪热从大便而解;邪在肝胆胃肠者,则直接荡涤邪热。②清热解毒宜早用。外感热病,特别是高热,主要是触感温热病毒所致,也有风寒侵袭郁而化热者。正邪交争,热毒炽盛,充斥表里,热毒伤阴,持续时间越长,兼证变证越多。治疗应注重清热解毒,不必拘泥表里和卫气营血,初病早用,贯穿始终。清热解毒方剂大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等作用。热毒炽盛,剂量宜大,取其重剂,甚则日服数剂,迅速控制热毒。病在表,可截断病邪深人;病在里,可截断热毒,阻止逆传内陷。在热毒溃退、热势下降之后,逐渐减少清热解毒药物用量。热病易伤脾胃,致气血生化乏源,因此要时时顾护脾胃。热病易损伤津气,要重视顾护津气。“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外感热病,要密切动态观察其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脉象、舌象等,这些体征反映了病人津气的存亡。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纠正津气损伤,维护病人生命。董德懋从事中医临床70年,治疗急性发热,多用辛凉解表法,取银翘散合人桑菊饮,命名为银翘桑菊汤。组方:黑芥穗、桑叶、菊花、银花、连翘、薄荷、豆豉、芦根、竹叶。本方具有轻宣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初起,高热恶寒,头痛,舌苔薄白或苔白微腻,脉浮数等风温表证,临床应用,疗效显著。董德懋在临床治疗表证运用银翘桑菊汤时,常因时、因病邪兼夹,以及兼症不同而有所变化。如四季感冒,春季兼夹风邪而表现恶风者重用荆芥;夏季兼夹暑邪者,去荆芥,加用薄荷、荷叶、大豆卷、扁豆衣、六一散;长夏及夹湿邪者,增藿香、佩兰、苏叶、杏仁、苡仁、白蔻仁;秋季兼夹燥邪者,加沙参、花粉、麦冬、枇杷叶;冬季兼夹寒邪者,轻症用防风,重症人麻桂。咳嗽喘促,治疗时应及时宣解,重用辛温,咳嗽甚者加前胡、杏仁、苏子。喘促气急者,合用三拗汤,若风寒化热者可加用麻杏石甘汤,头痛加入蔓荆子、白蒺藜,伴恶心舌苔白腻者,加藿香、佩兰。麻疹加用蝉蜕、浮萍、紫草、赤芍。小儿急惊风,可加用僵蚕、钩藤、天麻。流行性腮腺炎,加用马勃、板蓝根、僵蚕。荨麻疹,加用防风、蝉衣、白鲜皮、地肤子、丹皮、生地。疮疡初起,可加用蒲公英、地丁、败酱草。淋症,加用通草、茅根、六一散、甘草梢。


编辑推荐

《名方名医实践录》对各位名医运用名方的独特体会、心悟和医案均做了较详尽介绍。学术性、实用性俱佳,真实记录了名医们运用名方的思维过程和临床经验。值得中医临床者参考借举。其中[名方导读]主要是对该方剂的相关经典原文的较系统回顾,[名医心悟]主要叙述各位名医对该方剂的个人独特体会和观点,[名医医案]主要介绍各位名医运用名方治疗疑难病的典型病例及治疗过程,[国医大师点评]主要介绍首届国医大师对该方剂的精辟点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名方名医实践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