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息
2012-11
科技文献出版社
李喜太,李志芳,李志敏 著
179
100000
《生命信息》以丰厚的素材、通俗的语言对“生命”这一人类亘古以来就开始探求的命题,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以特有的视角和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观点,阐释了生命的本质、生命形成的基础、生命的升华、生命之气的玄妙和时间、空间、意识等几个相关问题,颇具新意。这对生命科学研究时想象空间的拓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养生保健、修身立业乃至养育子女都大有裨益。
第一章 界定“生命”概念的意蕴
一、生命是生物的本质属性
二、人类对生命认识的历史沿革
三、生物的特征不能取代生命的定义
四、生物的生命和其特征的关系
第二章 生命的定义及解析
一、物质和能量是生命的基础
二、演化是生命产生的必由之路
三、信息功能是生命的核心内容
四、生命是自组织系统
第三章 生命形成的基础
一、生物的生命活力和特征,是生物机体机能的表征
二、人类对生命形成基础的科学探索
三、生物机体的运行机制决定着其生命状况和机能
四、生命形成的基础探源
五、生物的生命机能受结构和信息双重因素的制约
第四章 生命的升华
一、传统生物物种演化学说的积极意义
二、对“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的质疑
三、剖析原始鞭毛单细胞演化的现象,探求生命升华的动力源
四、信息机制是原始鞭毛单细胞演化成白果和鸡蛋的动力
五、信息机制是推动人类演化的力量源泉
六、语言和文字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
七、基因变异是微观生命现象,而不是生物物种演化的原动力
八、从生物禀赋的升华中看信息机制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 生命之气的玄妙
一、人体之气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气的特性
三、人体之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四、气功之气是对人体之气的强化
五、气功锻炼的优点
六、气功的思维方式
七、气是双刃剑
八、生物都有自我修复和调节的功能
九、人体有自我修复和调节的本能
十、人类文明和人体自我修复的关系
第六章 遵循生命规律,提高生命质量
一、人的自然属性
二、人的社会属性
第七章 几个相关问题
一、时间
二、空间
三、意识
四、存在和意识的关系
五、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后记
参考资料
第一章 界定“生命”概念的意蕴 每个人都有生命,所有的生物也都有生命。生命的概念如何界定?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研究生命现象,发展生命科学,养生保健,不能不清楚生命的内涵,不能不清楚林林总总的生物都拥有的生命现象的真实面貌。 一、生命是生物的本质属性 在生物界,无论是原野的花草,森林的树木,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以至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等,尽管形态各异,无不是由物质构成的生命个体。生物机体的物质属性是显而易见的。长期困扰人们,让人们不解的不是生物躯体的物质属性,而是支配生物机体运动的生命现象。原野的花草因严寒而枯死,物体还在,但花草的生命消失了。它们的生命只能由它们播撒的种子来延续;森林里的树木被砍伐后,枝繁叶茂的大树变成了一堆凌乱不堪的枝叶和一段段的木头。这棵树的物体仍在,但是树的生命已经丧失;天上的飞鸟不幸死亡,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听不到了,婀娜多姿飞翔的景象看不到了,留下的只是一个毛色华丽,脑袋低垂的躯壳;夏天郊游,在途中休息时,偶尔会看到一群群蚂蚁相互厮杀,战死的蚂蚁因失去生命而丧失了活力...... 所有这些都是生物生命变化的结果。我们所探讨的是生命,而非躯体的最终归属。无论何种生物其躯体都是由原子构成,都是原子世界的产物,其终极成分的物质属性并未发生变化,变化的是这些物体的生命。这些物体生命存在时是生物,生命消失后就是非生物。生物和非生物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二者不同的性质就在于有无生命。不对生物的本质属性——生命进行研宄和探索,就无法从本质上认识生物。 二、人类对生命认识的历史沿革 对于生命,历来就有不同的解读:西方有上帝创世说,即:万物和生命都由上帝创造;我国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很多民族都有关于生命起源的历史传说。这都反映了先人对于生命的探究和想象。生物进化论把生命现象同自然选择和生存斗争联系起来,使生命回归于自然。 现代生物学延续了生物物种进化学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和形成了具有时代规模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宏大的生命科学研究队伍,推动着生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人类对于生命的研宄不断深入,特别是2003年4月,由美、英、日、法、德和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这对人类疾病基因的研宄、医学的研究、生物技术乃至生物进化的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同时,基因科技和基因产业都得到蓬勃发展。随着克隆羊多莉于1997年2月22日在英国诞生后,各种克隆动物在多个国家相继岀现。基因工程、基因制药|、基因疫苗、基因诊断、基因冶疗和基因芯片技术不断涌现......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无疑对生命的探索和研究起到助推作用,同时也迫切需要回答“生命”这一概念的定义。生命科学事业的发展,需要生命科学理论的引领。“生命”的定义是其基石,不能等闲视之。 三、生物的特征不能取代生命的定义 有的学者认为:生命是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的反应等复合现象。这些都是生物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的主要特征。但生命的本质属性不是生物各种生命现象的罗列,也不是生物某些特征的组合,而是决定生物的生命现象,影响生物全部特征的基本因素。这种因素应该是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低级到高级;生物机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生存到死亡,一以贯之的根本因素和内在动力。然而生物特征有多种,如果生命的本质是生物多种特征的组合,就意味着每一种特征,都是每个生物的必备条件,缺少某种特征该生物与生命的本质属性就无缘。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在现实中情况也并非如此。 动物的生殖繁衍功能,仅局限于生物一定的生命期限内,未到达或超过生殖期,一般都没有生殖能力。对于未到达生殖期的动物而言,有潜在的生殖能力。而超过生殖期的动物就丧失了生殖能力。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的动物,不是其生命的死亡,只是其生殖繁衍特征的丧失。可见,生物的生殖繁衍特征,与生物个体的生命不是对应的关系,不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换言之,丧失生殖能力的动物,不会因此而丧失生命。显然,生物的生殖繁衍,就不是生命的本质,而只能是生命物质区别于非生命物质的一种现象。如果说生命的本质是生物多种特征的组合,那么其中的一种特征被否决,就意味着这一定义不能成立。 植物的种子有生命,但在不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里,其生命机制处于闭合状态。据报道,我国出土的古莲子距今一千多年,还能发芽、生长、开花、结子。表明这些种子,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其: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繁衍、遗传变异的特征都没有表达,只表达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一特征。这能否说:适应性是生命的本质?这显然有失偏颇。 生物的特征是生命的表达方式,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点,而不是生命的本质。如果把生命的表达方式定义为生命的本质,就等于说生物的每一种特征都可以定义为生命的本质。也就是说生物的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生物的生长发育是生命的本质、生物的生殖繁衍是生命的本质......生命这么多的本质,岂非等于说生命无本质可言?生物的特征随着生物物种的演化在不断变化。如:人类及动物有应激反应,菌类及植物没有;人类有抽象思维和创造性劳动的特征,动物没有,其它生物更没有。人类是生物,动物是生物,所有独立的生命形态都是生物。而应激反应只有人类和动物有,其它生物都没有。抽象思维和创造性劳动的特征只有人类拥有,动物没有,更别说其它的生物了。可见生物越进化,生命的特征也越多。生物的特征不仅随着生物物种的进化而发展变化,而且随着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条件而变化。如动物生殖繁衍的特征,只有成年动物表达,非成年动物不表达,老年动物则会丧失生殖繁衍能力,失去生殖繁衍的特征。 生命的本质则不然,无论生物的特征如何变化,生命的本质不变。正因为生命的本质不变,生物世界的各种生物,才会有本质的联系,才会有生物物种的进化,才会有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到我们人类的必然。否则,各种生命形态的存在就是孤立的,而孤立形成的生物的成因就无法解释。先人对生命的困惑不能说与此无关。当先人把各种生命形态孤立看待后,就无法从生命自身的演化来解释生命现象。当把受精卵细胞同胎儿和新生儿割裂开看待,生殖现象就会陷入神秘;当把人类同单细胞生物、动物、植物等各种生物形态割裂开,人类的产生就会成为永远不解之谜。尽管人类世界的历史己进入公元21世纪,但人类对于生命现象还有诸多的困惑和不解。对“生命”这一概念作岀切合客观实际的注释,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