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煤性质与高炉焦炭质量
2005-6
冶金工业出版社发行部
周师庸,赵俊国
本书是作者近20年来持续在煤焦和炼铁领域进行科研工作的总结。本书内容共分九章:第1章主要从煤的成因因素出发,讨论标志各种成因因素作用程度的最佳指标和评述现行炼焦煤质量各种指标的优缺点。并对标志炼焦煤的第三成因因素指标作了研究和探讨。第2章以不同变量程度炼焦煤的各种煤炭显微组分为对象,详述其在加热过程中的动态和其各自形成焦炭质量的影响。第3章叙述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和一系列化学反应,以及焦炭在高炉中劣化因素、劣化过程中富氧喷吹煤粉在焦炭劣化的影响。第4章研究大高炉不同喷吹煤粉水平下,不同断面位置的风口焦和其相应入炉焦各种常规和非常规检测指标的对比,从而推测焦炭在高炉中性质变化的规律。第5章研究风口喷煤粉在回旋区未燃尽残炭和从高炉顶逸出残炭的数量和性状,从而推断高变质程度无烟煤和低变质程度烟煤各种煤岩显微组分在风回旋区燃烧的性状和其随气流上升到炉体的经历对高炉生产和高炉中焦炭的影响。第6章叙述创建模拟高炉软融带碳溶反应条件的首要条件。第7章是基于前6章所述的科研结果和生产效果,提出现行焦炭质量指标M40,M10,CRI和CSR对焦炭中高炉中劣化的模拟性不够完善,并有可能因此形成错误导向,致使企业提高焦炭原料成本和国家的炼焦煤资源不能获得应有的合得利用。第9章列述目前与炼焦煤和高炉焦炭有关领域的各种现状,并提出煤焦科研工作应承担的任务。
周师庸教授,第六、七、八届全面政协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北京纲铁研究总院、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鞍山热能研究院,鞍山科技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曾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六项、国家科委金奖第一项、优秀科技书籍奖一项。出版专著两种,译著(合译)两种,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曾应邀赴美国西肯塔基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并多次赴美、英、德、法作学术交流和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1 炼焦煤性质剖析及其指标评述 1.1 地球生物化学作用程度及其指标 1.2 地球物理化学作用程度及其指标 1.3 第三成因素及共指标 1.4 常用炼焦煤黏结性指标评述 1.5 寻找第三成因因素指标 1.6 特殊煤种的性质特点及其由来 参考文献2 炼焦煤种显微组分在成焦中作用 2.1 镜质组及其炭化后的衍生物 2.2 丝质组及其炭化后的衍生物 2.3 半镜质组及其炭化后的衍生物 2.4 壳质组织及其炭化后的衍生物 2.5 煤炭显微组分和其炭化后各自的衍生物 2.6 炼焦煤中不同煤岩组分在成焦后的界面现象 2.7 焦炉炭化室中煤料加热过程中宏观变化 参考文献3 焦炭在高炉中劣化过程和劣力因素 3.1 焦灰在高炉中的作用和行径 3.2 2O3-C耐火材料与熔融钢铁的反应及其增碳作用 参考文献4 耐?富氧喷吹煤粉对焦炭劣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4 不同煤粉喷吹水平下焦炭在高炉中性质的变化 4.1 关于选择研究对象和风口取样 4.2 不同时期入炉焦炭质量 4.3 风口焦性质检测结果与其对应入炉焦比较 4.4 高炉风口断面不同部位焦炭的检测结果 4.5 不同喷吹水平下风口焦各种指标的检测 4.6 相同喷吹水下下,入炉焦和对应风口焦 4.7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5 高炉风口回旋区残炭物从高炉顶逸出的残炭6 模拟焦炭在高炉中碳溶反应的研究7 焦炭质量指标模拟性和炼焦煤质量指标再认识8 提高和稳定焦炭质量中的若干问题9 炼焦煤和高炉焦炭现状,对科研工作提出的任务后记附图片
书本质量可以,快递速度较快,比较满意
我不是煤焦的专业人员,所以没大看懂,不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