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心理学
2004-1
化学工业出版社
毛海峰 编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社会生产宗旨,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安全管理心理学。安全管理心理学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人(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从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减少人身伤害的角度,研究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以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现代管理科学、心理科学和安全科学的交叉学科,是安全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心理学目前还处在萌芽阶段,有关的专业著作和科研成果还很少,大多数安全管理人员还不熟悉这门学科。尽管如此,在大量的安全管理实践中,大家有意或无意地采取了许多符合安全管理心理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例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生产班组(即一个群体)的安全责任激励机制、安全教育中事故警示作用的应用等。这些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正是安全管理心理学发芽成长的土壤,也是本书得以写成出版的基础。 本书是石油化工安全培训系列教材之一,较全面地构造了安全管理心理学的总体结构。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安全管理心理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方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第二章对人的心理过程与安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包括人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等的涵义以及它们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和对安全的影响。第三章阐述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其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包括性格和气质的涵义及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性格和气质,能力的概念、形成的因素和能力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安全态度与价值观的概念、形成和转变方法。本章还对心理疲劳、酒精和药物、作业环境、职业紧张等可影响安全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因素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专门论述了事故的发生与人的心理的问题,包括事故倾向性格理论、卡特尔人格因素量表的使用、各种与心理过程有关的事故致因理论和常见的易于引发事故的心理状态等内容。第五章论述了如何利用企业管理中已有的各种人性假说搞好安全管理的问题,包括“经济人”假说、“社会人”假说、“自我实现人”假说和“复杂人”假说等。第六章涉及安全管理的激励理论的内容,包括激励的概念、过程和原则,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ERG理论、成就激励理论、归因理论、波特和劳勒激励模式等及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第七章讨论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心理问题,包括群体的概念,非正式群体的成因、特点和对安全管理的作用,群体动力理论及其对职工个体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凝聚力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群体士气与安全管理的关系,群体安全决策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等。第八章介绍了安全领导心理的有关理论,包括领导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安全领导与安全管理的联系和区别,安全领导的影响力及其提高途径,安全领导应具备的品质特性等。 本书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尽量安排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由于安全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其理论体系仍不完善,直接的实践和实验成果更是极为有限,因此本书借鉴参考了许多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尽管如此,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对化工生产系统的针对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恳请读者和专家批评赐教,同时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编者 2004年2月
本书密切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对安全管理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心理学的涵义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安全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人的心理过程与安全,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事故与人的心理,人性假说与安全管理,安全行为的激励理论,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心理,安全领导心理等。本书内容深入浅出,叙述简明扼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书中各章节安排了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读者进一步阅读理解有关的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人的心理与安全管理 一、人的心理现象及心理学 二、人的心理与行为 三、安全管理与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概述 一、安全管理心理学的涵义 二、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四、个案分析法 五、心理测量法 第四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一、安全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二、安全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 三、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管理学 四、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心理学 五、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 思考题第二章 人的心理过程与安全 第一节 感觉、知觉与安全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 二、对危险的感知觉 三、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感知觉原因 四、利用感知觉特性提高生产系统安全性 第二节 注意、不注意与安全 一、注意的涵义、分类和特征 二、注意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三、不注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第三节 记忆与安全 一、记忆的涵义及其基本环节 二、记忆过程与安全的关系 三、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第四节 思维与安全 一、思维的涵义及其过程 二、安全管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 三、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 第五节 情绪、情感与安全 一、人的情绪和情感 二、情绪与安全管理 三、情感过程与安全管理 第六节 意志品质与安全 一、意志及其作用和特点 二、意志品质与安全生产 三、意志品质提高的方法 思考题第三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 第一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的关系 一、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二、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第二节 性格与安全 一、性格的涵义、结构和类型 二、性格与安全管理 第三节 气质与安全 一、气质的涵义 二、气质的类型 三、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四、气质类型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节 能力与安全生产 一、能力的涵义和种类 二、能力的形成和差异 三、能力的测量 四、能力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第五节 态度、价值观与安全 一、态度的基本概念 二、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三、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 四、态度的测量 五、改变职工安全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 第六节 影响安全行为的异常心理因素 一、心理疲劳 二、酒精与药物危害 三、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四、职业紧张 思考题第四章 事故与人的心理 第一节 事故及其原因 一、事故的涵义与分类 二、事故的特性 三、事故的原因 第二节 事故倾向性格理论 一、事故倾向性格理论简介 二、事故倾向性格的测量 第三节 与心理过程有关的事故致因理论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二、博德事故因果关系理论 三、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 四、瑟利事故模型 五、劳伦斯事故模型 六、定势理论 第四节 易于引发事故的心理状态 一、侥幸心理 二、盲目自信与麻痹心理 三、逞能好强心理 四、捷径心理 五、屈服心理 六、恐惧心理 七、爱美心理 八、逆反心理 思考题第五章 人性假说与安全管理 第一节 “经济人”假说与安全管理 一、“经济人”假说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措施 三、“经济人”假说的局限性 第二节 “社会人”假说与安全管理 一、“社会人”假说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措施 三、“社会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意义 第三节 “自我实现人”假说与安全管理 一、“自我实现人”假说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与措施 三、“自我实现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 “复杂人”假说与安全管理 一、“复杂人”假说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与措施 三、“复杂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启示 思考题第六章 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激励 第一节 激励与激励过程 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功能 三、激励的过程 四、激励的基本原则 五、激励理论及其分类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第三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 一、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挫折理论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 一、期望理论 二、公平理论 三、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思考题第七章 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心理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群体的类型与功能 三、群体行为及其特征 四、企业安全管理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第二节 安全生产中的群体行为 一、群体动力论 二、群体对职工个体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安全生产的群体凝聚力和士气 一、安全生产的群体凝聚力 二、安全生产的群体士气 第四节 群体安全决策 一、群体安全决策的概念及其过程 二、群体安全决策的利弊 三、群体安全决策常用方法 思考题第八章 安全领导心理 第一节 安全工作需要安全领导 一、领导的概念 二、领导的基本功能 三、安全领导 第二节 安全领导的影响力 一、什么是安全领导影响力 二、提高安全领导影响力的途径 第三节 安全领导的品质特性 一、品质特性及品质特性理论 二、传统特质理论 三、现代特质理论 思考题参考文献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安全管理或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