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诱变性芳胺中间体及其偶氮染料
2004-6
化学工业出版社
尹志刚
247
287000
本书是三位作者对多年染料研究工作的总结。本书首先对禁用染料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诱变性芳胺及其偶氮染料分子的设计思想。然后对磷杂吖嗪系非诱变性芳胺和非诱变性联苯胺以及由它们形成的偶氮染料在性能、合成设计、工艺过程、分析检验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最后又对苯系二胺类偶氮染料及其金属络合染料进行了诱变性分析和评价。 本书适合染料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1 偶氮染料面临的挑战 1.1 偶氮染料的产生与发展 1.2 偶氮染料面临的挑战 1.2.1 偶氮染料致癌问题的发现及其应对 1.2.2 偶氮染料禁用法令涵义分析 1.2.3 偶氮染料禁用趋势分析 1.2.4 偶氮染料禁用引起的世界反映 1.2.5 偶氮染料禁用对中国染料工业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2 非诱变性芳胺及其偶氮染料分子设计 2.1 偶氮染料分子致癌机理探讨 2.1.1 偶氮还原开裂代谢过程 2.1.2 芳胺代谢过程 2.2 芳胺及其偶氮染料分子的安全性评价 2.2.1 毒性评价 2.2.2 致癌性评价 2.2.3 诱变性评价 2.3 毒性和诱变性与结构的关系 2.3.1 苯胺系列中间体 2.3.2 苯系二胺与联苯二胺 2.3.3 萘胺(酚)系列中间体 2.3.4 偶氮染料结构与毒性和诱变性的关系 2.4 非诱变偶氮染料分子设计方法 2.4.1 非诱变偶氮染料分子设计的总体原则 2.4.2 非诱变偶氮染料分子设计的具体方法 2.5 小结 参考文献3 磷杂吖嗪环系非诱变性芳胺及其形成的偶氮染料 3.1 磷杂吖溱环系构成 3.1.1 引言 3.1.2 5,10-二氢磷杂吖嗪成环机理 3.1.3 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3.1.4 磷杂吖嗪环系构成中的副产物 3.2 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3.2.1 10-羟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合成工艺改进 3.2.2 改进的合成工艺与文献合成工艺比较 3.2.3 改进合成工艺稳定性考察 3.2.4 改进的合成工艺操作条件 3.3 10-羟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的烷基化作用 3.3.1 O-烷基化反应概述 3.3.2 10-烷氧基-5,10-二氢噒杂吖嗪-10-氧化物合成 3.3.3 10-烷氧基-5,10-二氢噒杂吖嗪-10-氧化物的双熔点现象 3.3.4 10-甲氧基-5,10-二氢噒杂吖嗪-10-氧化物甲基迁移现象 3.3.5 甲基迁移产物的证实 3.3.6 中间体合成 3.4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烷基衍生物的硝化 3.4.1 引言 3.4.2 5,10-二氢噒杂吖嗪环系烷基衍生物的单硝化 3.4.3 5,10-二氢噒杂吖嗪环系烷基衍生物的二硝化 3.4.4 硝基衍生物的其他物化性能 3.4.5 单硝基中间体合成 3.4.6 10-甲氧基-2,8-二硝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和10-甲氧基-5-甲基-2,8-二硝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的合成 3.4.7 10-羟基-5-甲基-2,8-二硝基-5,10-二氢磷杂吖嗪-10-氧化物的合成 3.4.8 小结 3.5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氨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诱变性 3.5.1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氨基衍生物的合成 3.5.2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氨基衍生物的诱变性 3.5.3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氨基物合成 3.5.4 5,10-二氢磷杂吖嗪环系氨基物的诱变性测试 3.5.5 小结 3.6 磷杂吖嗪偶氮染料的合成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4 非诱变性联苯胺系直接染料 4.1 概述 4.2 联苯胺及其染料的代用 4.3 几种联苯胺代用中间体的结构特征 4.4 联苯胺系双偶氮染料的结构与直接性关系 4.5 C.I.直接黑38及其非诱变替代品的性能对比 4.6 结论 参考文献 5 非诱变性芳二胺形成的偶氮染料与金属合染料 5.1 非诱变性苯系二胺及其形成的偶氮染料 5.2 非诱变性金属络合偶氮染料 参考附录 世界禁用的偶氮染料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