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陈卫红/邢景才/史廷明等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陈卫红/邢景才/史廷明等编  

页数:

245  

字数:

213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健康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首先概述了生产性粉尘的大体特点(第一章),介绍生产性粉尘总的特性和生产环境中粉尘的监测和控制的原则,以及粉尘作业行业的卫生监督与管理原则。从第二至第七章选择生产环境中常见且对作业人群健康危害较大的粉尘,包括矽尘(第二章)、硅酸盐粉尘(第三章)、炭尘(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尘(第五章)、混合性无机粉尘(第六章)和有机粉尘(第七章),详细描述了各种粉尘在生产环境中的状态与特点,致机体危害的发病机理,主要病变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预防与控制粉尘危害的原则与主要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主要行业中可能存在的生产性粉尘(第八章)。  本书可用作矿山、机械加工、冶金、建材等粉尘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安全工程师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一、粉尘的来源和接触途径  二、粉尘的分类 第二节 粉尘的理化特性  一、粉尘的化学成分  二、粉尘浓度和接触时间  三、粉尘分散度  四、粉尘溶解度  五、粉尘硬度  六、粉尘的荷电性  七、粉尘的爆炸性 第三节 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二、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  三、粉尘与皮肤、眼的接触作用 第四节 粉尘对健康的主要危害  一、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二、局部作用  三、中毒作用 第五节 生产场所粉尘的职业卫生标准  一、制定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目的  二、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的含义  三、不同国家粉尘接触限值的比较 第六节 生产场所粉尘的监测原则和方法  一、粉尘现场监测采样点的选择  二、粉尘监测的项目与计量方法 第七节 粉尘的控制原则与防护措施  一、法律措施是保障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粉尘  三、个体防护措施    四、卫生保健措施,开展健康监护 第八节 粉尘作业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  一、粉尘作业行业的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二、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  三、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与管理  四、事故处理与卫生监督第二章 矽尘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主要接触矽尘的作业和行业 第二节 影响矽肺发生的因素  一、环境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二氧化硅类型  二、粉尘浓度和接触时间  三、肺内粉尘蓄积量  四、混合性粉尘的联合作用  五、机体状态 第三节 游离二氧化硅致机体损伤机制  一、游离二氧化硅的致病过程  二、游离二氧化硅的细胞毒作用机理  三、肺纤维化的形成  四、游离二氧化硅的致突变作用 第四节 矽肺的病理变化  一、结节 型矽肺  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型矽肺  三、矽性蛋白沉积  四、团块型矽肺  五、肺部并发病灶 第五节 矽肺的临床特点  一、症状和体征  二、X线胸片表现  三、呼吸功能改变  四、实验室检查  五、并发症 第六节 矽肺的诊断  一、诊断原则和方法  二、矽肺诊断标准 第七节 矽肺的治疗和致残等级鉴定  一、治疗  二、职业病致残等级程度鉴定  三、患者安置原则 第八节 矽尘的控制和矽肺的预防  一、作业场所中矽尘的职业卫生标准  二、矽尘的危害与控制  三、接尘工人的健康监护 第九节 举例:广西锡矿矽尘健康危害评价研究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研究设计  三、部分研究结果第三章 硅酸盐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石棉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石棉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二、石棉的用途和接触石棉的机会  三、石棉粉尘的吸入和代谢  四、石棉的健康危害和影响石棉粉尘的致病因素  五、石棉损伤细胞的致病机理  六、石棉肺的病理改变  七、石棉肺临床表现和诊断处理  八、石棉粉尘与肺部肿瘤  九、作业现场环境中石棉浓度的测定  十、石棉粉尘的控制 第二节 滑石粉尘的危害与防护  一、滑石粉尘的理化性质与接触机会  二、滑石粉尘的健康危害和临床表现  三、滑石粉尘的卫生标准和防护 第三节 云母粉尘的危害与防护  一、云母粉尘的性质与接触机会  二、云母粉尘的健康危害与临床表现  三、云母粉尘的卫生标准和防护 第四节 水泥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水泥粉尘的性质与接触机会  二、水泥粉尘的健康危害和临床表现  三、水泥粉尘的卫生标准和防护第四章 炭尘的危害与控制 第一节 煤矿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煤矿粉尘的分类和理化特性  二、煤矿粉尘的主要健康危害  三、煤矿粉尘毒理和煤工尘肺发病机理  四、煤工尘肺的病理和临床症状  五、煤工尘肺的诊断、治疗与康复  六、煤矿工人的健康保护  七、煤矿粉尘危害的控制 第二节 石墨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石墨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二、石墨尘肺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三、石墨尘肺的诊断  四、粉尘控制措施和石墨尘肺预防原则 第三节 炭黑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炭黑尘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二、炭黑尘肺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三、炭黑尘肺的诊断  四、粉尘控制措施和炭黑尘肺预防原则 第四节 活性炭尘的危害与控制  一、活性炭尘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二、活性炭尘肺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三、活性炭尘肺的诊断和预防原则第五章 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的危害与控制……第六章 混合性无机粉尘的危害与控制第七章 有机粉尘的危害与控制第八章 常见行业中可能出现的生产性粉尘附录1 棉尘病诊断标准(GB Z56-2002)附录2 尘肺病诊断标准(GB Z70-2002)附录3 尘肺监测指南附录4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GB Z2-2002)参考文献

媒体关注与评论

  粉尘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对作业环境的污染尤为显著,是生产场所最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限制标准。在我国,粉尘对劳动者安全的影响和健康的损害不仅得到了生产安全部门、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据统计,我国目前登记的从事粉尘接触工作人员超过 2000万,此外,还有大量未登记却从事粉尘接触的私有企业人员或国有企业的农民合同工、轮换工。以粉尘引起的法定职业病——尘肺为例,我国累积尘肺病例60余万,近年来每年新发尘肺病例均在万名左右,极大地威胁着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尘肺是我国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  1995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联合委员会提出“ILO/WHO全球消除矽肺的国际规划”,号召世界各国行动起来,争取在2005年明显降低矽肺发病率,2015年消除矽肺这一职业卫生问题。我国是上述两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又是接触粉尘作业工人最多的国家,要达到上述目标,保护粉尘接触人员的健康,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为了普及粉尘危害和预防控制知识,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施行,我们编写了本书,主要介绍各行业中常见的粉尘的特性,它们对接触人员的健康危害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本书从生产现场的实用性出发,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职业病名单中提及的所有尘肺病的原因和病变特点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本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书是存在粉尘作业的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实用指导手册,对于接触粉尘作业的人员也提供了实用的个人防护知识。本书可用于基层安全卫生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学习预防医学知识和实习时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陈卫红、邢景才、史廷明、谭皓、杨杪等。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不少同仁的鼓励和关怀,德国工伤保险联合会职业卫生研究所的同行提供了不少资料,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王绵珍教授在百忙中审阅了全书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难免存在问题,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4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 PDF格式下载



介绍比较详细,分类全面。对实际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很有指导意义,值得一看.


如果买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就不用买了。内容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上都有。


给朋友买的,他说挺有用的。至少能拓展知识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