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号
2012-5
海洋出版社
杨胜雄
332
390000
《海洋六号——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2011)》是第一部由中国大洋科考队员们集体创作的科考纪实。
2011年6—10月,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一流科考船“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活动,在120天的远洋科考航程中,科考队员们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下科考工作的点点滴滴和自身的独特体验。在全船共享,同时通过现代化的海事卫星网络每天发回祖国,引发了强烈共鸣。
同时,国内主流媒体随船科考,全面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大洋科考调查,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开拓深海大洋,履行国际义务,发展海洋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展示了中国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使得万里之外、茫茫太平洋上的中国远洋科考船“海洋六号”一举一动深受国人关注。
走向深海大洋,是21世纪中国影响深远的战略选择。让我们跟随《海洋六号——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2011)》,走进太平洋,领略中国远洋科考的神奇世界和科考队员们的绚烂人生……
上篇 科考日记
向着太平洋——出发
为“蛟龙”深潜护航
Aloha夏威夷
深海浅钻揭秘神奇
尖峰时刻
海上生明月
开创光纤应用新时代
丈量马里亚纳海沟
圆满收官踏归程
下篇 新闻报道集萃
第一航段
1.消息:“海洋六号”首航太平洋执行第23航次科考任务
2.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任务今日起航
3.新闻直播间:探秘我国最先进科考船——“海洋六号”
4.新闻直播间:入党誓词在海上飘扬
5.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目的地第一次作业为蛟龙下潜“探路”
6.新闻直播间:我国锰结核合同区储量达4.2亿吨
7.新闻直播间:科学考察解密神奇海底世界
8.新闻直播间: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历程
9.新闻直播间:海上的乒乓球赛乏味里的苦中作乐
10.新闻直播间:“海洋六号”完成第一航段科考任务
11.新闻图片:红旗在南海上飘扬
12.通讯:为中国大洋科考事业做贡献
13.通讯:探索深海大洋的奥秘
14.消息:为中国载人深潜冲击5000m试验成功护航
15.消息:中国地质调查局慰问“海洋六号”
第二航段
16.消息:飞赴“海洋六号”
17.消息:“海洋六号”起航前往调查工区
18.消息:“海洋六号”第二航段抵达太平洋指定工区
19.消息:“海洋六号”完成中太平洋某海山侦察性科考
20.消息:“海洋六号”喜获“白加黑”岩芯样品
21.消息:“海洋六号”转战西太平洋海山区
22.消息:“海洋六号”胜利完成第二航段任务靠泊关岛
23.深度报道:为什么要走向深海大洋
24.特写:探秘“海洋六号”船“心脏”
25.特写:大海航行无舵手
26.特写:“海洋六号”的几员大将
27.特写:博士后技工
28.特写:第二航段深海开钻目击记
29.特写:深海观山记
30.特写:愿月光带去我的思念
31.新闻连线:中秋邀明月海陆共此时
32.新闻故事:日记中的科考故事系列
33.新闻故事:海陆两地书系列
34.专栏:科技日报《朝胜观察》系列
35.纪实:别样夏威夷
第三航段
36.消息:“海洋六号”驶离关岛港
37.新闻故事:日记中的科考故事系列
38.新闻故事:日记中的家庭故事
39.专栏:科技日报《朝胜观察》
40.“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返抵广州
41.新闻图片:“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任务返抵广州
42.专题:祖国,您好——“海洋六号”在太平洋向祖国问好
附: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航迹图
后记 传播海洋地学文化 激发地质事业创造力
120天远洋科考纪实,海洋地质队员心灵世界全纪录。 “海洋六号”首航,催生了杨胜雄主编的《海洋六号——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考纪实(2011)》,很有意义。文化似水,融物无声。从中,我看到了中国地质人神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非常可贵的。 将“海洋六号”全体科考人员在120天漫长的航程中辛勤工作和生活等情景,真情记录下来,并结集成册,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海洋地质科学家为祖国的大洋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努力与奉献,更为我国大洋科考与大洋开发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洋地质事业必须建立在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意识的增强、社会民众的支持理解之上。新闻记者们“走向深海大洋”,全程报道科考活动,向世界传播中国开拓深海大洋,履行国际义务,发展海洋科学的价值和意义,展示了海洋地质事业的发展。
给实验室买的,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