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见证中国核潜艇

杨连新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作者:

杨连新  

页数:

311  

字数:

40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杨连新编著的《见证中国核潜艇》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一部纪实性史料,书中的内容都是当事人的直接经历,没有夸大其词的美化,没有道听途说的传抄;提供的都是准确的时间和地点,描述的都是真实的情节和感受,重要内容都经过当事人核实,很多历史细节都是首次披露,意在让历史告诉未来,让未来记住历史!
《见证中国核潜艇》所说的“见证”有三层含义,一是通过对核潜艇经历者的采访,由历史的当事人作见证;二是通过本人从事中国核潜艇工作30来年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直接见证中国核潜艇的发展过程;三是通过展示与中国核潜艇有关的物件来见证某一个事件或某一种精神。由于大多是个人之见或引用他人之言,难免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所以不宜作为依据评断。

作者简介

杨连新,高级工程师,中国核学会会员。中国科普怍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青少年志愿科普顾问团顾问;曾担任中国船用核动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50年8月生,祖籍陕西省米脂县,毕业于清华大学、海军工程学院、海军指挥学院、中共中央党校;著有《核潜艇使用与管理》、《国外核潜艇事故》、《核潜艇纵横谈》、《世界核潜艇图集》、《人身保险100问》等书籍;发表文章50余篇;5次荣获全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传略被收入《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外名入辞典》等。

书籍目录

开篇
第一章 五十余载风雨砥砺 半个世纪铸就辉煌——记中国核潜艇的创业发展之路
一、初期路多舛艰难起步(1958—1964年)
聂荣臻密报“238'’号文件
中国核潜艇的“摇篮”
“09”代号的来历
中国政府专家代表团赴苏首次考察“核”
毛泽东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创业初期的艰苦岁月
核潜艇预研方案的形成
中国核潜艇曾遭遇“下马”风波
二、“文革”十年乱破浪挺进(1965—1976年)
核潜艇第二次“上马”
深山里的核潜艇模式反应堆
“隐姓埋名”的核潜艇总体建造厂
核潜艇研制的“尚方宝剑”——《特别公函》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诞生
中国第一支核潜艇部队
三、改革形势好励志赶上(1977—1989年)
第一代核潜艇的完善和提高
跟随核潜艇首次长航
中国的“镇国之宝”——弹道导弹核潜艇
二十年磨一“剑”——记中国“巨浪1”号潜地导弹研制过程
“巨龙”出海“巨浪”惊天——记常规潜艇水下发射“巨浪1”号潜地导弹
“核潜艇之父”里科弗的中国之行
大洋下的长征路——记“长征3号”核潜艇90昼夜自持力极限考核试验
“巨鲨”深海震五洋——记“长征4号”核潜艇深水极限试验
四、现代战争新再攀高峰(1990年至今)
江泽民主席强调:“核潜艇不能断线”
胡锦涛主席为第一艘新型核潜艇授军旗
第二章 中华经纬麟龙宁世仁人志士国玺铭心——记中国核潜艇战线的几位功勋
核潜艇工程的“前沿指挥官”——陈右铭部长
激情澎湃的核潜艇之“牛”——彭士禄院士
为核潜艇“量身打造”的大家——黄旭华院士
潜艇“核心脏”泰斗——赵仁恺院士
锻造水下“利剑”的巨匠——黄纬禄院士
核潜艇的坚守者——张金麟院士
为核潜艇把关的“保护神”——孟庆宁将军
驾驭核潜艇“第一人”——杨玺将军
第三章 方寸之中含有重器龙头入海更显威风——邮品上的中国“两弹一艇”
首次暗示中国拥有核潜艇
公开显示战略潜地导弹
频频展示中国核潜艇雄姿
第四章 诗意梦绕情溶大海词锋锐利剑指苍穹——中国核潜艇诗词选
附件1 中国核潜艇创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附件2 中国核潜艇大事记(1958—2012年)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1985年11月20日上午10时,“403”号核潜艇松开最后一根缆绳,离别军港,驶向海洋,去开拓中国潜艇尚未涉足的航迹。  副动力操纵长魏余东在后来的回忆文章里用充满浪漫的词句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描绘:  “前进四!”艇长孙建国清晰地下达口令。顷刻,艇首扎入水下一米多深,一叠一叠弧形的波浪向两侧闪开,形成一个一个圆形花环。舰桥下,舷边两侧两个硕大的漩涡呼呼作响。舰尾螺旋桨搅起的浪花,仿佛是海底的珍珠和白珊瑚成串地跳出水面,形成一条喷银溅玉的雪莲。核潜艇出航的当天,杨玺召集临时党委会,提出了“团结、求实,拼搏、安全、探索”的总的指导思想。  舍己面对  这样长时间的海上远航试验,不仅是对核潜艇机械设备的考核,同时也是对人员体力和意志的严峻考验。长期在水下封闭的环境里生活,为了保证空气的新鲜,他们尽量不吃蒜、葱、韭菜等有异味的食物;数百台运转着的机械发出隆隆轰轰的响声;艇员们在高温、高湿、噪声和混浊空气的环境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疲劳、失眠、厌食侵袭着他们的肌体。在水下这样的环境中,有两盆带到艇上的花草没出20天就蔫掉了。  90昼夜的航行,并非一帆风顺。有几次上浮到海面航行时遇到八九级大风,偌大的核潜艇在海中好像是一片树叶,在浪涛中颠簸摇摆,人员在舱室里像醉汉一样站立不稳,90%的同志晕船呕吐,有的吐出了黄水和血丝,但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在核反应堆控制屏前的几名学生官一边紧紧盯着眼花缭乱的仪表盘,一边不时把呕吐物吐到罐头盒里。有的休更艇员为了不摔下来,竟把自己牢牢地绑在吊床上。  动力班老战士刘勇的服役期已满,本来可以退伍回家安排称心如意的工作,并和未婚妻完婚。但他却强烈地要求参加这次千载难逢的航行。他说:“党和军队把我培养成一名光荣的核潜艇战士和新党员,眼下轮到我冲锋了,绝不能在关键时刻为了个人利益退缩下来。”然后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到征战海洋的队伍里。  ……


编辑推荐

  新中国建立初期,面对某些核大国的咄咄相逼,毛泽东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正是这个坚不可摧的信念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攻坚克难、默默奋斗,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核潜艇。  阅读《见证中国核潜艇》,理解责大于天的爱国精神、白手起家的开创精神、攻坚克难的奋争精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严谨科学的求实精神、凝心聚力的协同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见证中国核潜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