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休闲旅游视野下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

杨财根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作者:

杨财根  

页数:

136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后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提高生活质量现今已成为居民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共同愿景。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国大中城市已进入“休闲时代”,休闲与旅游得到较快发展,休闲已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游憩日渐成为大中城市居民的常见休闲方式。城郊森林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郊森林公园因其独特的天然生态价值、景观游憩价值及其区位优势等而备受城市居民青睐,到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与节假日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外出休闲方式。同时,由于森林生态环境与城市化问题等因素驱动,城郊森林公园的休闲旅游发展势不可挡,随之城郊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态势增强,各城郊森林公园纷争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成为时代必然。  然而,目前中国旅游规划理论的发展相对滞后,不同类型旅游区规划体系尚不完整,在当前规划理论匮乏而开发现实火爆的森林旅游发展阶段,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方面至今还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并切实可行的旅游规划模式,理论滞后愈显严重,由于缺乏相应的规划理念与规划方法的指导,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问题凸显,森林公园旅游定位不明确,公园被看做是经营性企业等许多问题突出,盲目规划大量存在,导致森林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足。对于城郊森林公园来说,如何进行旅游规划是一种战略抉择,不仅影响其游憩价值,而且影响其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甚至影响所在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与社会生活及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时代紧迫性。  本书以休闲旅游为视角,以改善城市居民休闲生活环境、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为研究基点,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借鉴比较优势、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和福利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旅游系统规划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分析法及现场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剖析了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依此推导出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的区域定位与客源市场定位,同时依据森林公园建设战略使命及改革开放后旅游规划导向呈现出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倾向,提出城郊森林公园应该秉持社会效益主导型旅游规划,指出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需权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旅游效益,依此建立了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效益评价体系,确立了三大旅游效益评价的标准、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强调了旅游规划的社会效益,并指出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应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实现社会发展导向旅游规划的直接愿景、间接愿景和最终愿景,据此确立了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效益与规划导向定位。在旅游规划定位的基础上本书采用旅游系统规划法建立了适宜城郊森林公园的“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设置了一个由“三维一体”分析系统和“五位一体”构建系统组成的系统规划模式。“三析五构”各子系统之间层次分明,相互联系,“三维”各系统的主要内容影响“五位”各系统的主要内容构建,“三维一体”分析是“五位一体”构建的前提与现实依据,“五位一体”构建是“三维一体”分析的规划结果,并且“三维一体”分析系统指导、控制着“五位一体”系统的构建,由此“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规划系统。最后以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和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为例对“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由于旅游规划是一项复杂工程,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涉及面较广,限于编写时间仓促及本人学识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还有很多尚待进一步完善之处,期望各位读者、专家和学者对书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内容概要

  《休闲旅游视野下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为研究基点,借鉴比较优势、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相关理论,采用旅游系统规划法等研究方法对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剖析了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结合改革开放后旅游规划导向演进与森林公园建设战略使命,确立了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定位,依据旅游规划定位,建立了适宜城郊森林公园的“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设置了一个由“三维一体”分析系统和“五位一体”构建系统组成的系统规划模式,并以南京城郊森林公园为例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休闲旅游视野下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可供旅游及其相关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3 研究意义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线路第2章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理论基础2.1 城郊森林公园与休闲旅游释义2.2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相关理论第3章 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驱动机制3.1 森林生态环境迎合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3.2 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理论效应与城郊森林公园旅游区位优势3.3 城市居民休闲消费成本与休闲旅游决策驱动3.4 环城游憩带旅游市场效应影响第4章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定位4.1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区域与旅游客源市场定位4.2 经济效益主导型旅游规划与社会效益主导型旅游规划4.3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三大效益权衡4.4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导向——社会发展导向旅游规划4.5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系统规划第5章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三维一体”分析系统编制5.1 城郊森林公园“三维一体”分析的意义与指导原则5.2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分析5.3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分析5.4 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市场分析5.5 城郊森林公园发展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第6章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五位一体”系统构建6.1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五构”的规划目的与规划步骤6.2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理念体系构建6.3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目标体系构建6.4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功能区划体系构建6.5 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6.6 城郊森林公园旅游支持体系构建第7章 实证研究一: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三析五构”旅游规划7.1 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资源与市场“三维一体”分析7.2 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五位一体”系统构建7.3 紫金山森林公园“三析五构”旅游规划小结第8章 实证研究二: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三析五构”旅游规划8.1 牛首山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资源与市场“三维一体”分析8.2 牛首山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五位一体”系统构建8.3 牛首山森林公园“三析五构”旅游规划小结第9章 结论与讨论9.1 主要研究结论9.2 主要创新点9.3 讨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2.1.1 城郊森林公园界定  我国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国家公园的一种。吴楚才等(1991)首次正式提出森林公园的概念,他们认为,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环境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息和科学文化活动的特定场所。原林业部1994年1月22日颁布《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依法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森林公园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我国森林公园按级别分为国家、省级和市(县)级三类森林公园,全国各级森林公园引领着保护国家珍贵森林风景资源的战略任务。森林公园按景观特色可分为森林风景型、山水风景型、人文景物型、综合景观型等,不同景观特色森林公园资源主体不同。按地理区位可分为城市型、近郊型、郊野型和山野型等。城市型森林公园指位于大中城市市区的森林公园,如上海共青、南京紫金山等森林公园。近郊型森林公园指位于大中城市近郊区,距市中心20km之内的森林公园,如南京牛首山、福建福州等森林公园。郊野型森林公园指位于大中城市远郊区,距市中心20~50km的森林公园,如攀枝花大黑山、南京老山等森林公园。山野型森林公园是指地处深山老林,远离大中城市,以野、幽、秀、奇为特色的森林公园,如湖北神农架、浙江牛头山等地处名山大川和原始森林、次生林区的森林公园(兰思仁2004)。各类森林公园为社会公众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游憩空间。  城郊森林公园是按地理区位分类的一种类型。目前,国内学者对城郊森林公园的概念与地域界定还没有统一,多数以城市型森林公园、近郊型森林公园、远郊型森林公园称呼。笔者认为,城郊森林公园是指位于大中型城市市区或郊区,一般距市中心50km之内的森林公园。由于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市域范围不断扩展,原来有些森林公园地处城市郊区现可能地处城市市区,如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原处“东郊”,现已成为城市森林公园,因而从地域范围来看,区别大中城市市区及离市区相对较近的城市郊区森林公园已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从市民一日之内往返近程休闲旅游的角度看待也没有严格区别的必要,所以本书把大中型城市市区或郊区的森林公园统一称之为城郊森林公园。  城郊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留存旷达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大中城市的稀缺产品,同时城郊森林公园临近城市历史发展核心,与城市居民生活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文化脉络清晰,名胜古迹相对丰富,人文景观集中,这是边远山区的森林公园所不能比拟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休闲旅游视野下的城郊森林公园旅游规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