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二十四节气
2013-1
气象出版社
王修筑
《中华二十四节气(第2版)》不但详尽地解说了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气候变化、民间风俗,而且对民间节日和杂节气也都有评述,使读者增加了许多生活中的知识和乐趣。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精心设计和配置了大量彩色图照,生动详尽的解说和丰富多彩的插图把看上去很平淡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四十八个字烘托得趣味横生,充满了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从这一点上说来,《中华二十四节气(第2版)》是许多别的讲二十四节气的书望尘莫及的。
王修筑,1953年出生,山西人,大专学历。1970年参加工作,曾任专职摄影师,做过记者、编辑、电视编导。在山西省旅游局工作多年,现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山西长城》主编、山西华茗苑茶文化研究院常务割院长、山西省朗诵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自幼喜爱诗词歌赋,成年后博览群书,文学功底深厚,涉猎广泛,学有所成。多年来,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并有国外生活经验,阅历丰富。在诗歌散文及金石篆刻方面颇有建树,尤以微刻见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研究和写作,发表相关文字与图片作品逾千件,获奖作品上百件。著有《我的1987年》、《山西旅游经典》、《中华二十四节气》、《从历史中走来的古村落》、《探访非洲喀麦隆》、《图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等多部原创图书。承担过国家“九五”重点音像项目《二十四节气》,任总编导,用三年时间完成该作品,获国家神农奖银像奖、全国第七届科技音像制品二等奖。
再版前言 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瑰宝——二十四节气(原版代序) 二十四节气起源与发展 一、观天象,测节气/2 农时节令起源/2 斗转星移定节气/4 圭表测日影/6 天象·帝王·节气 /8 二、先秦两汉节气史料/10 夏历先书《夏小正》 /10 《逸周书》论节气/13 《吕氏春秋》十二纪说月令物候/16 《淮南子》记全节气名称/18 《史记》总结律历节令/20 三、节气文化的炭展定型/23 《周易》与十二消息卦/23 灰飞候气法与节气音律/25 节气与物候/29 黄河中游定节气/31 四、科学的二十四节气/33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计算/33 阳历的二十四节气/36 准确精炼的节气名称/38 二十四节气四季时问(公历) /40 七十二物候/41 互、二十四节乏之外的杂节气 /42 六、节气文化的国际传播/52 二十四节气详解 一、春季节气/56 立春/56 雨水/61 惊蛰/64 春分/68 清明/70 谷雨/74 二、夏季节乏/78 立夏/78 小满/81 芒种/84 夏至/86 小暑/89 大暑/93 三、秋季节乏/95 立秋/95 处暑/98 白露/100 秋分/102 寒露/105 霜降/108 四、冬季节乏/111 立冬/111 小雪/114 大雪/117 冬至/120 小寒/124 大寒/127 月令、节气物候诗歌谚谣 一、月令诗歇/132 月令诗(清代) /132 月令歌(一) /135 月令歌(二) /136 十二月花歌/136 二十四番花信风/137 二、节气物候歌谣农谚/138 二十四节令歌/138 节气百子歌/139 二十四节气农时歌/140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一) /142 二十四节气农谚歌(二) /143 节气物候农谚/144
版权页: 插图: 司马迁所著《史记》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对后世历史和文学影响深远。 《史记》中涉及我国气象历法发展的内容,读来让人理通气顺, “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帝颛顼高阳者……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高辛生而神灵……历日月而迎送之”。到了尧王为帝时,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尧王命自己的官员观天象并计算,使部落有了一周年四季三百六十六日的历法,并以闰月正四时,从而掀开了有史记载的人类科学有序迎战自然的文明活动。周代“改法度,制正朔”之后,秦汉对历法均有定制。 《史记·乐书》所载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取自《礼记》,所记文字中许多都与时节有着极大的关系: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也。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史记·律书》详细地论述了十二个月中农耕生产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书》日七正,二十八舍。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也。舍者,日月所舍。”这里所说的“舍”就是天上二十八颗星星的位置,七颗代表一方,组成天象中的四象,即东、西、南、北,这是古代辨别四时的重要参照物。在《史记·律书》篇末,司马迁说道:“故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史记·历书》是专门论述时历的章节,“昔自在古,历建正作于孟春。”司马迁评述道: “神农以前尚矣。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周代后期,就不注重时历了,而到了春秋时有人开始整理律历,但都因时间及政局的关系一直未能形成主流的历法。到了汉代太初元年,朝廷组织官员、方士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与夏历相近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太初历》。 《史记》中写道: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同。” 《史记·天官书》一节是专门描述天象内容的,对天体中各星宿的具体方位以及组合中与地上万物时节的关系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述,其中有许多地方与节气物候的联系十分密切: “是正四时:仲春春分,夕出郊奎、娄、胃东五舍,为齐。仲夏夏至,夕出郊东井,舆鬼、柳东七舍,为楚。仲秋秋分,夕出郊角、亢、氏、房东四舍,为汉。仲冬冬至,晨出郊东方,与尾、箕、斗、牵牛俱西,为中国。其出入常以辰、戍、丑、未……冬至短极,县土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决要晷景。岁星所在,五谷逢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