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导与实践

国家测绘局 编 国家测绘局 测绘出版社 (2008-12出版)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国家测绘局 测绘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

国家测绘局 编  

页数:

238  

前言

我国自秦代开始,就制定了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度。二三百年来,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范围的现代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标准化工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今天,标准化工作在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统筹协调、产品优化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标准化进程中,作为各类信息的载体和定位基础的测绘与地理信息的标准化,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撑。正是由于有了相应的标准,才使得我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测制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满足了建国初期国家各项建设的急需;也正是在一系列标准的指导和规范下,使得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完成了1:1 000000、1:250 000、1:50 00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从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测绘保障。多年来,在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的组织体系,形成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在技术协调和业务保障方面,建立了由国家测绘局主管相关部门参与的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两个标准化技术协调、咨询机构,还拥有具备一定实力的测绘标准化专门研究机构;我国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211)的最高级别成员国。“十一五”以来,我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新的、长足的进步,编制发布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一五”规划》和《测绘标准化工作“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制修订了近百项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规范产业发展等方面急需的国家标准和测绘行业标准,初步形成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内容概要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是推动测绘事业和地理信息产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保障质量的技术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导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基础知识、体系及规划,全面概括了现行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精选并整合了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中常用的政策及法规,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的书籍,可作为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决策、管理者和标准制修订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和测绘行业与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标准化基础知识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第一节 标准化第二节 标准第三节 标准的分类第四节 标准化系统第二章 标准制定程序第一节 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第二节 各阶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三节 快速程序第三章 标准编写的结构和规则第一节 标准化工作导则、指南和编写规则国家标准简介第二节 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标准编写的结构第四节 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规则第五节 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规则第六节 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规则第七节 资料性补充要素和标准中的注和示例的编写规定第八节 一般规则和要素第四章 采用国际标准第一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概念、意义和原则第二节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方法第五章 标准的质量要求第一节 评价标准质量的要素第二节 如何编制合格的标准第三节 标准审查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第六章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概览第一节 测绘标准化概况第二节 地理信息标准化概况第七章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的目标和任务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目标第二节 主要任务第三节 保障措施第八章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制第一节 测绘标准体系框架研制第二节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研制第三部分 现行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第九章 现行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概况第一节 测绘与地训信息标准发展过程第二节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的分布第十章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实用指导第一节 测绘综合标准第二节 大地测量标准第三节 摄影测量与遥感标准第四节 地图制印及地名标准第五节 地籍测绘标准第六节 工程测量与海洋测绘标准第七节 测绘仪器标准第八节 地理信息标准附录标准化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编制方式的通知关于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国家标准报批工作的通知报送国家标准报批文件细则关于国家标准复审管理的实施意见国家标准制修订经费管理办法采用快速程序制修订应急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1EO)技术活动的管理办法ISO和lEO标准出版物版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标准化概述第一节 标准化一、标准化的思想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事物。但是,它们常常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不断变化和发展,表现出由简到繁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关联性和多样性特点。当事物处于自发发展状态时,必然会因为产生某些不必要的重复而降低发展效率或加大资源的消耗;或者会因为事物产生形态或功能无序的多样性、繁杂化,出现基本无用的、多余的和能效低下的部分,从而阻碍事物主体的发展;或者因为该事物在某种环境下产生不协调的发展,甚至矛盾和混乱,造成该事物发展失衡等。在事物无法通过自身调节达到新的平衡和有序的情况下,施加人为的干预,成为改变事物发展的无序状态、提高有效性、减少浪费、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人类在不断深入地认识多次重复事物的规律性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提出再次重复应用的若干规范化要求,并以各种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普及应用。这一点从古罗马的道路、建筑,我国的长城,到如今餐桌上使用的刀叉的尺寸形状,甚至出土的古石器形状,均可得到证实。这便是标准化的早期形态,它是人类顺应事物发展的要求所做出的对经济活动的一种自发干预行为。这种规范化要求一旦产生,不仅为再次重复的问题统一了认识和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规范性要求产生了能动的作用,促进了客观物质世界沿着最佳化方向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革,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层次的有序化阶段。当这些规范化要求不再适用时,便以更新的更适用的内容取而代之。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化,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活动。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机器动力代替了手工劳动,标准化便进入了自觉发展阶段。在1797年莫兹利发明了机床滑动刀架,可以重复加工螺纹时,首次提出了螺纹标准,产生了“标准”这个新的概念(即“规范化要求”)。1798年惠特尼在接受美国军事部门1万支毛瑟枪订货后,他意识到很难保证1万个相同功能的机件经重复性加工后达到完全一样,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因为其实现代价非常巨大。于是他从一组配合件的内在机理人手,开始了互换性研究,提出了配合件尺寸变化的最佳状态要求,即“公差标准”,作为实现“互换”的基础。惠特尼被誉为“工业标准化之父”,他在研究重复应用的技术问题上形成的标准化思想,为现今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导与实践》:测绘科技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测绘与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导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