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地图的见证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编辑委员会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编辑委员会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2-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编辑委员会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编辑委员会  

页数:

10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现身于三千余年前的青铜器上;汉朝、汉族得名于两千多年前刘邦所封的汉水之滨;两百多年前的清朝疆域酷似一张秋海棠叶子;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国土开始演变为雄鸡形状;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千秋兴亡,可歌可泣,可读可观。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让你了解中国疆域的沿革、体会首都迁移的内涵、感受迁都背后的深层内涵。

书籍目录

序 中国历史的足迹 第一部分 远古时期 历史回眸 测绘的神话与传说 地图的起源 原始地图 第二部分 夏、商、西周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传说中的地图 文字记载中的地图 古代测绘机构与测量工具 第三部分 春秋、战国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出土的古地图 地图的重要价值 测绘技术在古代的运用 第四部分 秦、西汉、东汉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统一度量衡为测绘发展提供条件 多种形式的地图 测绘技术的提升和地图载体的变化 第五部分 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机械测量仪器 图海拾珠 制图理论体系形成、测绘成果显著 第六部分 隋、唐、五代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宏大工程提升测量水平 图志、图记的繁荣 制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图海拾珠 第七部分 北宋、南宋、元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日趋严格的地图管理制度 制图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图海拾珠 第八部分 明、清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远洋测绘 西方制图方法的传入 图海拾珠 第九部分 中华民国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起步 地图的公开出版 战争年代的地图与测绘 第十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回眸 舆图见证 国家测绘基准的建立与完善 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 地图、测绘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北宋地图保密管理制度 职方员外郎吴淑认为,地图“皆王室之秘奥,国家之急务”。严禁私造或仿制地图,域外人若偷测或搜集地图要加以追究。各路州府所送地图都要送交专管国家军事等事务的枢密院,加盖密印后保管。大臣向职方借阅地图,须皇帝亲批。 北宋闰年报送地图制度 北宋初年规定,每逢闰年,各州上呈地图,称为“闰年图”,即四年一报。朝廷参照上报的地图绘制成本朝全图和各种专题地图,如993年(北宋淳化四年)编制的《淳化天下图》。此后,对报送制度进行了两次调整。 制图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沈括编《守令图》 沈括(1031-1095年),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曾经编绘了一套高水平的全国地图《守令图》,并创新地图模型制作方法。他早于欧洲400多年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著有《梦溪笔谈》。 郭守敬首提“海拔”概念 郭守敬(1231-1316年),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他首提“海拔”概念,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等十多种天象观测仪器,曾在全国设立27个观测站,进行大地测量,参与制订《授时历》。 朱思本与其制图体系 朱思本(1273-1333年),元朝地理学家、地图学家。他采用“计里画方”之法绘制的《舆地图》,系统地使用了图例符号,是元、明、清各代绘制全国总图的范本,形成了朱思本的地图制图体系。


编辑推荐

《地图的见证:中国疆域变迁与地图发展》叙述了“中国”现身于三千余年前的青铜器上;汉朝、汉族得名于两千多年前刘邦所封的汉水之滨;两百多年前的清朝疆域酷似一张秋海棠叶子;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国土开始演变为雄鸡形状;普天之下,四海之内,千秋兴亡,可歌可泣,可读可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地图的见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