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长三角精华旅游景点导读

江苏省旅游局 浙江省旅游局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 编 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作者:

江苏省旅游局 浙江省旅游局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 编  

页数:

460  

内容概要

长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丰富的资源、便捷的交通已使这一地区成为海内外旅游者向往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顺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近年以来,江浙沪两省一市卓有成效地实现了区域旅游合作,形成了区域旅游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借助两省一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旅游产业的基础日益巩固,增势明显加快。 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重在加强基础建设。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旅游管理部门的同志们协力促成区域合作、强调优势整合,正是准确地把握了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共同编辑出版了《长三角精华旅游景点导读》,并将用于浙沪导游人员的培训教材。以教育培训作为区域合作的突破点,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探索,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助合互动、适应产业进步的积极举措和可喜成果。 我们期待着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的全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书籍目录

序 江浙沪旅游示意图江苏篇 江苏省旅游示意图 江苏概览 中山陵 明孝陵 灵谷寺 雨花台 明城墙(中华门城堡) 夫子庙 总统府 虎丘 拙政园 网师园 狮子林 留园 江枫洲寒山寺景区 盘门景区 周庄 同里 苏州乐园 虞山尚湖风景区 鼋头渚风景区 灵山景区 锡惠文化旅游区 蠡园 宜兴善卷风景区 天宁禅寺 中华恐龙园 天目湖 金山 焦山 北固山 茅山 瘦西湖·蜀冈风景区 个园 何园 狼山风景区 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博物馆 周恩来纪念馆 花果山浙江篇 浙江省旅游示意图 浙江概览 杭州西湖 灵隐景区 ……上海篇后记附录(一)江浙沪旅游节庆活动附录(二)江浙沪旅游景点推荐名录

章节摘录

  山蕴灵气,谷含合水,位于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年),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上,即今日明孝陵之所在。因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圆寂后,于此建当时海内外罕有之琉璃宝珠塔,故独龙阜又名“玩珠峰”。第二年武帝扩建造寺,名开善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卓有声名的大寺。明朝初年更名蒋山寺,后朱元璋选中寺址为其陵寝吉地,遂降旨迁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现址复建。朱元璋为避迁寺建陵不敬之口实,亲自赐名为“灵谷禅寺”,并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  明代的灵谷寺规模宏大,占地500余亩,寺僧有千余名,可谓盛极一时。数百年间,屡有修葺,景况不衰,康熙南巡,游寺题联,乾隆驻跸,作诗赐宝。太平天国时期,巍峨殿宇都被战火付之一炬,仅存无梁殿。清两江总督曾国藩虽重建部分建筑,但也绝非前貌。1928年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北伐牺牲的将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成为民国时期一处重要的中山陵园附属纪念区。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改名灵谷公园,继续开放供人游览。所以人们习惯上说的灵谷寺,实际上是集寺庙、公墓、公园为一体的一处东郊名胜,现在这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谷寺入口有一半圆形水池,名万工池,又叫放生池。相传朱元璋见此处有景无水,遂征用上万军工掘池,栽植白莲数百。现岸边残留石条上尚有字刻为证。池西不远有一小石桥,叫迎驾桥,相传是清代众僧迎接乾隆圣驾的地方。  万工池北是公园大门,门为绿色琉璃瓦庑殿顶,下辟三个拱门,稳重气派。门墙为红色,故名红山门。这里不是原灵谷寺大门,而是原金刚殿的位置。原来门额上是蒋介石手题“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为著名书画家钱松量先生所书“灵谷胜境”。门外一对石狮是北平军分会所赠。红墙左右延伸又辟有二门,门额上分别为“泉声”、“松涛”。  进入山门,走过青石甬道,在42层台阶原天王殿旧址上,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十三脊的仿古牌坊,系仿北京十三陵入口大牌楼而建,斗拱挑檐,气派不凡,在国内也是少见的。五间坊门的坊额上都嵌有瓷质国民党党徽,中间夹枋上刻四朵梅花图案,正面梅花中间写有“大仁大义”,背面是“救国救民”,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书写。瓦当均为国民党党徽图案,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坊前石台上立有一对汉白玉刻貔貅,是陆军十七军所赠。貔貅是远古传说中黄帝作战时冲锋陷阵的一种神兽,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放在这里,象征着国民革命军将士的忠勇威武。  坊后大平台上的无梁殿,是灵谷寺惟一基本保持完好的明代建筑,通体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施寸毫梁木,故名无梁殿,因原供无量寿佛,故又名无量殿。这是我国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一座拱券结构建筑。民国时期改为北伐阵亡将士公墓祭堂,并嵌石勒文,中为“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左碑为民国国歌,右碑为“总理遗嘱”。祭堂四周嵌有按战役地点、军阶职务分类的阵亡将士姓名青石碑110块,共计33224人。现在殿内还布置有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展出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历史名人57位,组成22组场景,再现了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无梁殿后有一片半圆形的大草坪,就是位于中轴线上的原第一公墓。它也是原灵谷寺五方殿遗址,供奉五方五智大佛。现在草坪依稀还可见按放射形划块的分格,有似国民党党徽。背向数百米长的半圆形墓墙,弧形起伏,这是设计者美国建筑师茂菲模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风格而采用的形式,古典庄重。草坪正中有一株“金陵桂花王”,树形巨大,每到金秋,满树繁花,香气馥郁。  绕过墓墙,陡阶高台之上,有一宽阔恢宏的殿宇——松风阁。这里原是明初律堂的位置,清代复建为观音殿,民国时建成“阵亡将士纪念馆”,由蒋介石题写馆名。纪念馆按帝王陵墓中供奉灵位的主体建筑享殿的形式设计,重檐庑殿,红柱列绕,雕梁画栋,是中国古建中最高规格形式。阁后广场中央立一石雕仿古宝鼎,中刻“铭鼎垂勋”,是当时安徽省政府献给公墓的纪念物,它是众多赠品中存世不多的原物。  灵谷塔就在纪念馆后,又名阵亡将士纪念塔,也是公墓中轴的终点。建成于1933年,塔基正面有丹陛石阶,中间白色花岗岩石雕刻的日照山河图,象征气壮山河,与日月同辉。塔基是直径30米的花岗岩平台,四周围绕云头雕花石栏。塔外形是楼阁式塔,高60米,九层八面,钢混及花岗岩结构。整座塔造型优美,坚固稳重,雕栏玉砌,绿白相间,金光熠熠,直刺青天。塔下底层外壁“精忠报国”,侧门门楣“成功”、“成仁”等字均为蒋介石手题。前门横楣上书“灵谷塔”,后门为“有志竟成”。塔内中立巨柱,螺旋扶梯,盘旋而上,共252级。从二层至四层内壁刻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国民党元老、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的草体孙中山先生于黄埔军校北上告别辞。五层至八层是另一元老吴稚晖篆书孙中山黄埔开学训词。吴亦为民国时期与于右任、谭延闯、胡汉民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登上塔顶,极目四望,远眺山峦起伏,近依钟山屏障,环侧林海松涛,脚下诸景环抱,西望遥见中山陵堂,下俯历数门坊殿阁,高瞻远瞩,不亦快哉!  灵谷塔西南侧林中有一单层覆钵式塔,人称宝公塔,是南朝高僧宝志和尚的舍利塔。最初在现今明孝陵的位置,后迁移至现址。塔前嵌有一黑色石碑,刻有吴道子所画宝公像,李白作画像赞词,颜真卿所书赞词,三人皆为唐代圣手,人称“三绝碑”。此碑四毁四刻,现碑文已难以辨认。宝公塔南有志公殿,原内供志公及侍者弟子之像,两侧有历次迁葬的碑文。现殿前有两块明代遗物:一为叉形铸铁件“飞来剪”,民间传说是孙权用来剪蟒镇妖的,其实是明代建塔时起重之物:一为双龙石,应是明代灵谷寺巨碑的碑额,现碑身碑座俱已不知去处。  穿过无梁殿后,有一座黄墙碧瓦的寺庙,这就是现在的灵谷寺。因灵谷寺本为祀奉宝志遗骸所建,故庙前照壁上有“普济圣师应化真身道场”和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宝志法号普济),大门门楣上“灵谷寺”三字为于右任所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长三角精华旅游景点导读 PDF格式下载



景点比较全


不够详细,感觉是百度百科COPY下来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