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

刘春玲 中国旅游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中国旅游  

作者:

刘春玲  

页数:

288  

字数:

24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为休闲旅游发展概述。通过对国内外休闲旅游发展进行回顾和综述,对中外休闲旅游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休闲旅游业进行了客观分析。目的在于对前期研究有一个清楚认知,以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研究的缺失和薄弱环节并加以充实。
第二、第三章为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发展启示和两环区域休闲旅游产品分析及一体化构想。在总结典型区域旅游合作的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环京津、环渤海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和差异。目的在于使大家更清楚地意识到区域合作是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方式,让优质旅游资源合理搭配,并互享无障碍的旅游对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益处。
第四章为京津冀区域旅游联动可行性研究,区域问旅游合作与联动发展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共识,对于资源互补开发、共享客源市场、节约成本大有裨益。因此,京津冀间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其关键在于要彻底破除政策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在合作模式、合作水平和合作规模上取得更大的、实质性的突破。
第五、第六章,首先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SWOT分析法对两环旅游休闲带建设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全方位、较为深入系统的剖析,其目的是为休闲带建设作整体定位。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生态空间三个层面对休闲带形成的空间机制进行了阐述。
第七、第八章主要针对休闲带建设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构建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对休闲带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两个较为核心又是旅游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进行了尝试性的量化评价,提出发展策略和措施。其数理模型的选取与构建也借鉴了部分类似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九章为两环旅游休闲带市场营销模式构建,对两环地区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市场定位和推动模式,对营销模式构建和营销策略提出建议。
第十章为两环区域旅游消费休闲产业个案研究,特别选取了两环地区开发较为成熟且已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滑雪旅游、温泉旅游、滨海旅游、商务旅游作为研究案例,并且指向性明确地把个案研究对象确定到了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上,从其旅游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上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此为其他类似景区建设、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
第十一章则着眼于研究和确定河北省两环旅游休闲带建设措施和建议,其研究的切入点是对河北省休闲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在系统阐述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及两环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阐释了两环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培育模式选择、空间布局模式、产业链培育模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两环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培育的战略措施。

作者简介

 刘春玲 石家庄学院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中国旅游强县评审组专家,河北省旅游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导游员技能大赛评委,河北省酒店技能大赛评委,石家庄学院学报编委。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
 主持完成河北省哲学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教育厅计划课题2项,石家庄市级及横向课题30余项,完成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课题《红色旅游研究》(第3主研人),在《地理研究》、《经济地理》等中文核心期刊、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1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北省社科基金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休闲旅游发展概述
 第一节 国外休闲旅游发展综述
 第二节 中国休闲旅游发展特征与趋势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一体化发展启示
第一节 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启示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启示
第三章 两环区域休闲旅游产品分析及一体化构想
第一节 两环地区休闲旅游产品分析
第二节 两环地区旅游线路连接
第四章 两环区域旅游联动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内涵
第二节 两环形成旅游联动必要性
第三节 两环形成旅游联动的可行性
第四节 两环旅游联动对策分析
第五章 两环旅游休闲带建设SWOT分析
第一节 优势分析
第二节 劣势分析
 第三节 机会分析
第四节 威胁分析
第五节 两环旅游休闲带建设的应对策略
第六章 两环旅游休闲带形成的空间机制分析
 第一节 两环旅游休闲带空间类型
 第二节 经济空间发展对休闲带形成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社会空间发展对休闲带形成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生态空间发展对休闲带形成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 两环旅游休闲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一节 京津冀产业要素及产业结构对比研究
 第二节 两环旅游可持续发展空间体系
 第三节 两环旅游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对策
第八章 旅游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以环渤海滨海城市为例
 ……
第九章 两环旅游休闲带市场营销模式构建
第十章 两环旅游消费休闲产业个案研究
第十一章 河北省两环旅游休闲带建设措施和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因此,该模式往往选择那些旅游资源价值大、区位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地和旅游城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使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超过其他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即旅游增长极,并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极核作用来带动其他旅游地、旅游点的发展,促使区域旅游获得更大的发展。这种开发模式在陕西西安、云南丽水、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等表现得非常明显。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极点的带动作用会变得有限,需要逐步通过一定的轴带向外延伸扩展,从而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即形成点轴式开发模式。采用点轴式开发模式的旅游区域,要求有发育良好的点轴结构系统。其中,“点”是各中心城市或重点旅游地、旅游交通枢纽,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指它们之间的联结通道,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旅游中心地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旅游资源或相关产业带,通常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点轴结构形成后,随着中心旅游地的发展,旅游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点”的集聚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的扩散作用逐渐增强,形成次一级的旅游中心地,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新的增长点之间又出现新的联结通道,形成新的轴线带动沿线地区的发展。点轴理论通过这种方式,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从初期的数个旅游中心地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最终带动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游休闲带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