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日益丰盈
2002-1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
阿来
349
无
《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文丛:就这样日益丰盈》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的第一本随笔集,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小说以外的阿来,展示经藏、汉、西三种文化熏染的阿来。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西北部藏区的马尔康县。1976年在卓克基公社中学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77年到阿坝州水利建筑工程队当合同工,先后任拖拉机手与机修工。高考恢复后报考一所地质学校因为在那时我有限的见识中,这是惟一一种可以把自己带到很多和很远地方的职业。结果事与愿违,一纸录取通知书将我送进了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后,做过将近五年乡村教师。后因写作转做文化工作。现在四川成都任《科幻世界》和《飞》杂志主编。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转向小说创作。写作对我很重要,但我又自愿长期处于一种业余的写作状态下。所以,产量一向不高。主要作品都收在以下三本书里,即:1988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抒情读者论坛集《梭磨河》;198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旧年的血迹》;199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第一辑 太阳攀响群山的音阶在诗歌与小说之间(序篇)离开就是一种归来我想从天上看见没有旅客的汽车站上升的大地露蒙在星光下看望一棵榆树翻越鹧鸪山口银环蛇野人鱼马声音界限永远的嘉绒西藏是形容词第二辑 穿越时空的视线与科学有关的生活(序篇)视线穿越空间与时间科技时代的文学长生不老的梦想科学美文导读语捕捉遥远星光录持外星家园关于生命的伟大发现数字化时代美丽的陨落叩问外星生命第三辑 在寂静处歌唱从诗歌与音乐开始(序篇)三十周岁时漫旅游若尔盖大草原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第四辑 面对的姿态 写作在别处(序篇)随风远走心灵中的生活遥想宋庆龄穿行于异质文化之间游戏文字如何迎接两千年关乎灵魂的歌唱在生活中找到自己门外汉的废话拉萨的玛杰阿米……
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从一座小寺庙里出来。住持让手下惟一的年轻喇嘛送我一程。他把我送出山门,并把我寄放在门房的小口径步枪交还给我。 下午斜射的阳光照耀着苍黛的群山,蜿蜒的山脉把人的视线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山下奔涌不息的大渡河水也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闪烁不定的金光。 我对这个年轻的喇嘛说:“请回去吧。” 他的脸上流露出些依依不舍的表情,说:“让我再送送你吧。” 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通过这四五个小时的访问,我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多么深厚的友谊,这是不可能的。在我做客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跟他的上司——这座山间小寺的住持喇嘛争论。因为一开始他就对我说,这座小庙的历史有一万多年了。宗教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能力。但很难设想产生于历史进程中的宗教能够超越历史本身。于是,我们就开始争论起来。这个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那时,这个年轻喇嘛就坐在一边。他一直以一种恭敬的态度为我们不断续上满碗的热茶,但他的眼睛却经常从二楼狭小的窗口注视着外面的世界。 现在,我们来到了阳光下面。强烈的阳光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我们踏入了一片刚刚收割了小麦的庄稼地。剩下的麦茬发出许多细密的声响。那个年轻喇嘛还跟在后面。我还看见,那个多少有些恼怒的住持正从二楼经堂的窗口注视着我。我在他的眼里,是一个真正异端吗? 我再一次对身后的年轻喇嘛说:“请回去吧。” 他固执地说:“我再送一送你。” 我在刚收割不久的麦地里坐了下来。麦子堆成一个一个的小垛,四散在田野里。每一个小垛都是一幢房子的形状。在这一带地方,传统建筑样式都是碉楼式的平顶房子。而这种房子式的麦垛却有一道脊充当分水,带着两边的坡顶。在这片辽阔山地里,还有一种小房子也是这么低矮,有门无窗,也有分水的脊带着两边的坡顶。那就是装满叫做“擦擦”的泥供的小房子。这些叫做擦擦的东西,一类是宝塔状,一类则像是四方的印版,都是从木模里模制出的泥坯。这些泥坯陈列在不同的地方,是对很多不同鬼神的供养。 ……
无
物流速度还可以,只是书的内容不是之前了解那般!
读阿来的散文,《永远的嘉绒》里有这样的文字,“那些村庄是青稞的村庄,是玉米与小麦的村庄,是土豆与向日葵的村庄,是苹果树、梨树与核桃的村庄。”他说的是他生活过的地方,在四川的藏区。觉得食物对于人类,对于居住在那里的人的性格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人离家很远,很久后,最贪恋的就是家乡的饭菜。
还有这样的文字:“喜欢这种朴素中透露出来的厚重和端肃。”好像凝视着山水自然浮想联翩的感觉,对于自然的感觉中带有浓重的历史沧桑感。
“他太多时候生活在太多的名词中间,缺失了诗意,所以,必须要进入西藏这样一个巨大的形容词,接上诗意的氧气袋贪婪地呼吸。”
这样的人的生活是自然的,而城市里很多人的生活是虚妄。
阿来的文字很准确。读书人应该在乡间,那样吸收得更纯粹些。是真正享受到书本的快乐。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读书为是了装门面。那样读书不会快乐,前读后忘记。印象中鲁迅读书时非常专注,所以记住了很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