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

傅建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作者:

傅建文  

页数:

371  

字数:

27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扬威神头岭,截敌长乐村,挺进冀南平原,诱伏香城固,鏖兵白晋路、正太路,攻南关,打榆辽,激战关家垴、开辟太岳、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战果累累,功勋卓著。  本书全面展示了八路军一二九师抗日征战历程,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许世友、周希汉等一大批名将的鲜明形象。同时,兼写了八路军总部,刻画了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运筹帷幄、宏观把握战争全局的雄才大略。

作者简介

傅建文,1964年8月生于湖南宁乡,1981年10月入伍,现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战士文艺》执行主编。198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长城谣》、中篇小说集《窑神》、短篇小说集《没有寂寞的眼泪》、报告文学《无名小岛的传奇》《1998:荆江不分洪》;战争纪实作品《太行雄师——八路军第129师征战纪实》和《血染的神话——红一方面军长征征战纪实》获全军、全国图书奖;出版《傅建文战争纪实文集》;担任电视连续剧《羊城风暴》编剧;另有中篇小说《窑神》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获飞天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三晋大地的角逐 面对两封催征的密级电报,毛泽东的思虑 出师第一仗:夜袭阳明堡 汇集在五台南茹村的各种声音,关于第129师的使用问题 “失街亭”——“龙颜震怒” 惊俗的构想:重叠设伏七亘村 率部归建的副师长徐向前在广阳赶上了一仗 延安之夜,穿透夜空的俯瞰着狼烟滚滚的晋地的目光 第二章 在太行山上 石拐会议,刘伯承谈布兵 汤恩伯这个“宝贝”…… 什么是游击战术呢?黄蜂战术、麻雀战术…… 邓政委踏雪上任。和刘伯承的缘分 朱德的焦灼,临汾之战迫在眉睫 陈赓问: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最有利呢?神头岭之战 寒冷之夜,徐向前在两难中的选择 向日军合围的中心挺进…… 撵着日军打了一仗。叶成焕之死第三章 挺进平原 向平原发展的战略。毛泽东说:正因为是新课题,才要大胆去尝试 挺进冀南,陈再道扬威 在徐向前心中翻腾的“人山”理论。取缔“六离会” 邓小平东巡。卡尔逊的感觉:这里有一种他处少有的沉着和自信 冀南告急,彭德怀忧心忡忡 刘伯承的愤怒。南宫部署反扫荡 许世友的个性。诱伏香城固第四章 撼世之战 桃花下众将献策。白晋路战役 彭德怀打坐。“十万火急”到延安…… 激战前夜,陈赓和周希汉都睡不着 彭德怀说:管它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 热烈而振奋的场景。那么,下一步呢 榆辽战役。可惜…… 捅发的牛脾气。悲壮的关家垴之战第五章 反扫荡的日子 黄昏里的漫步,关于冀南的话题 奇袭娄子镇。横扫王高路 彭德怀阴沉着脸研究冈村宁次。未开完的北方局会议 刘伯承说:要以无规律而对有规律。激战黄崖洞 发生在五月的大扫荡。神秘的小分队。把人急疯的日子 总部大突围,染血的十字岭 刘伯承在熬,毛泽东在熬,朱德在熬,等来了同一个噩耗…… 老虎嘴里拔牙:苏亭伏击战 中条山历险,邓小平想顶着打 日军又標上第129师师机关……第六章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燠热难当的夏夜…… 准备向冀南人民宣誓。营救刘志坚 亘古未有之创举——制造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 闯五关。刘志坚这个人就是命大 今夜很平静。回延安 日军的新招数。痛歼“军官观战团” 枣园窑洞里话华北。毛泽东的大气魄 邓小平进发冀鲁豫。吉祥的预示 尾声:太行之歌附 八路军129师大事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1937年9月28日。  下午3点多钟,一封绝密电报送到了延安杨家岭的枣园窑洞里.这是朱德和彭德怀自五台八路军总部发来的。电报中除向毛泽东报告了山西战区的近况外,还提议八路军第129师应立即出动,暂以娘子关两侧为目的地,和八路军其它两个师作配合国民党第2战区部队保卫山西的准备。  这是近日来毛泽东接到的关于建议第129师立即出动的第二封密级电报了。  第一封是9月24日周恩来自太原发来的。周恩来的电报中,详细分析了国民党第2战区部队的弱点:一是军队组成十分杂乱,缺乏统一的组织指挥机制;二是军队的政治和军事素质太差,缺乏全面对敌的基础——如战术方面,他们基本只会正面防堵,而生疏于翼侧攻击和运动战;三是战略意识差,部署欠妥——如日军必定重兵攻击的正太路,根本未部署可供调遣的生力军。鉴于此,周恩来除一面致电蒋介石,请调汤恩伯部两个师自石家庄南下入山地作战外;一面则报请毛泽东,考虑第129师出兵山西,加强正太路的防御问题。  从周恩来的电文中,毛泽东读出了一个硕大的“忧”字。他久久地陷坐在藤椅中,一支接一支地抽烟,眉目间同样大写着一个“忧”字。  是啊,局势实堪忧虑,尤为山西,已达燃眉!此际,沿平绥路西犯的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先后突破了国民党第7集团军防守的天镇、阳高等地,于9月上旬完成了对大同的占领。接着,他们分出一部,在伪蒙军配合下进攻绥远,其主力则沿同蒲路南下,向雁门关、茹越口进攻。与此同时,在平绥路宣化、新保安、怀来方向向山西东北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也完成了对蔚县、广灵、涞源的占领,并向平型关进犯,企图实施右翼迂回,威胁平汉路沿线国民党军主力。至9月中旬,日军基本控制了平绥路,其主要突击方向转向平汉路沿线。在这个方向上,日军投入了近六个师团,其中以第1军的第6、14、20师团和华北方面军直属第108师团,沿平汉路及其两侧南犯;以第2军的第16、109师团沿滏阳河南下,对平汉路国民党军形成了大包抄。此外,第2军的第10师团则沿津浦路南犯,与平汉路南犯的日军互为策应。如此一一呈现在毛泽东面前的敌我态势图上,便是一个靛蓝色的大包围圈。  袅袅烟雾中,毛泽东落在靛蓝色大包围圈间的目光是异常凝重的。  依照蓝箭头伸展的态势,日军的企图是会攻山西,谋取太原,威胁平汉路国民党中央军而击破之,达到占领黄河以北的目的。之后威慑河南、山东之侧背,完成夺取华北的战略计划。日军胃口如此之庞大,战局变化如此之急骤,的确是有些出入意料了!  这也便涉及到八路军整体战略部署的急速变更问题.此之前,八路军是拟以恒山山脉为依托,在冀察晋绥四省交界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进行持久的山地游击战争——此计划是毛泽东本人和洛甫依据当时的敌情,分别在8月4日和5日提出,后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讨论同意实行的。可是,战局的变化使这一计划变得十分拘泥和被动,如若继续执行下去,八路军部队将全部圈于日军的大包围圈中。这样的话,战略上的机动地位将全盘丧失,既无法相当有效地钳制进攻山西的日军,又无法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等待的将是全盘挨打的被动局面。  这显然是不行的!  那么,何不把目光放长远些呢?  毛泽东的目光渐渐从军用地图上标示着数条红箭头的恒山山脉一带移开,扩展到山西四周,在愈显浓密的烟雾中,他的思路变得十分的清晰。  是的,扩展一步,驰骋纵横的天地要宽广得多!在晋西北地区,有管涔山脉可作依托;在晋西南地区,有吕梁山脉可作依托;在晋南地区,有太岳山脉可作依托;在晋东南地区,则有太行山脉可作依托。所以,八路军有必要立即改变战略部署,将几个师移向这几条山脉生根发展,这样才能摆脱日军的迂回包围,而对日军将占领的交通干线和中心城市形成四面包围之态势,保持八路军在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和迅速实施战略展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 PDF格式下载



八路军征战纪实系列,非常喜欢


感受历史.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


真的很精彩!


粗略的看了一遍,初步感觉写得不错,虽然不是很详尽,但对于了解129师一般的历史来说,足够了。


和我想的一样,全书内容我喜欢


史料翔实,可以一看。但过于流水账,作者只专注内容的纪实性。但缺乏必要的文学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