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与美国
2008-9
中国文史出版社
罗义贤
373
300000
本文以《司徒雷登与美国(战后-1949年)对华政策》为对象,研究了司徒雷登大使(John Leighton Stnatt,1876-1962)在对华政策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探究了司徒雷登在执行对华政策时所遭遇的尴尬与失败。 司徒雷登是一位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在华生活了50年,接受了中西方文化的熏陶,视中国为第二故乡。’司徒雷登曾以不到10年的时间,创建并发展了与北大、清华齐名的燕京大学,被誉为“燕京之父”,得到了中国各界尤其是知识界的高度尊敬。司徒雷登出任大使带着明显的个人理想主义色彩,其政治立场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基本吻合,希望能协助马歇尔调停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内战,使这对多年的宿敌能和平共处,组建自己心仪中的联合政府。由于美国只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二战后期已经确立,他既不能改变美国只支持国民政府的政策,也软化不了在国民政府中占主导地位的极右翼要全面消灭共产党的立场,更不能说服共产党人放下自卫的武器,因此,协助马歇尔费尽心力的和平调停最终失败。 中国内战全面爆发后,司徒雷登提出了对华政策的三点主张,得到了马歇尔的认同。在大使任上司徒雷登以顾问的形式为国民政府提供指导,积极为其争取巨额军事和经济援助,并促使国民党实施改革,以更好地维持其统治地位。同时他不断将中国的实际情况大量反馈给美国政府,并提出了许多富于理想的建议,希望帮助正确地评估中国的形势,挽救危局。面对国民政府的溃败,司徒雷登一度幻想以国民党内开明人士取代蒋介石,也曾试图利用自己在燕京大学的特殊身份与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共产党建立联系,甚至主张承认未来的共产党新政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那富于理想化的努力均未获得美国政府的支持。随着国民政府败退台湾,美国势力从中国大陆的撤出,司徒雷登也不得不离开生活了50年的中国,这标志着美国(战后-1949年)对华政策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罗义贤,博士,贵州省铜仁市人,文革中被迫初中辍学,给泥水匠人做过下手,在公社农场当过知青,进地区通用机械厂操掌过大五○车床。1978年进入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中国著名史学家吴雁南先生,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20003年,在从事党政工作十余年的基础上,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对《司徒雷登与美国(战后-1949年)对华政策》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四、论文历史资料的来源第一章 美国调停中国内战面临的矛盾 一、与国民党的矛盾 二、与共产党的矛盾 三、马歇尔的尴尬 四、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第二章 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的思想、文化、政治基础 一、一元性包容多元性的思想范式 二、“中西一治”的文化范式 三、融人中国社会的行为范式 四、理想和平主义第三章 司徒雷登在中国内战调停中的作用 一、宗教救赎主义者的努力 二、和平调停的新建议 三、中立立场的偏转第四章 司徒雷登与中国内战 一、令人沮丧的国民政府 二、困惑、失望、忧虑 三、利己主义对华政策的殉葬品第五章 司徒雷登与国民党改革 一、对国民党改革的关注 二、美援与国民党改革 三、对国民党统治区非主流派改革的支持第六章 司徒雷登与承认共产党新政权问题 一、对华政策理性思考的回归 二、与新政权建立交往的诉求 三、尘埃落定结语 一、对华政策的桎梏 二、意识形态的包袱 三、救世主心态的作祟 四、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的恶果 五、司徒雷登多重善变的思想、行为、形态参考资料大事记后记
当年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让司徒雷登在中国家喻户晓。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开始逐步更多地了解那一段历史。本书作者在博士后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书,史料丰富,人物众多,既介绍了司徒雷登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他创办的燕京大学,同时将司徒雷登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舞台上------史迪威,赫尔利,马歇尔等人物依次出场,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内政治的互动,冷战大幕的落下,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由此让读者更充分地理解了司徒雷登在其美国驻华大使任上的悲剧性失败的来龙去脉。
作者善于驾驭众多的史料和人物,高屋建瓴,挥洒自如,条理清晰,论证严密,不仅是研究司徒雷登的佳作,同时也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国共关系和中美关系的佳作。
毛泽东的威力太大了,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竟然让我们一度恨透了司徒。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个大使的悲剧源于时代的樊篱,但是,我们对这个对中国教育和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的误解,不同样具有某种悲剧色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