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漠雄鹰

海风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海风  

页数:

369  

前言

  引子  司马迁以写人物传记揭开了中国璀璨历史的篇章,他把我们远祖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功过是非、盛衰成败、货殖经济、社会结构、典章制度、文哲思想、发明创造、迁徙流动、民族交往、兵戎纷争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以《史记》为先河的二十四史都沿着纪传体的格局续写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英国的汤马斯·卡莱尔说:“历史是无数传记的荟萃。”美国的爱默生则宣称:“准确地说,没有历史,只有传记。”  18世纪的卡莱尔和19世纪的爱默生未必读过《史记》,他们的话当然也并非针对包括《史记》在内的中国二十四史而言。但重视和强调传记,不论是中国的古圣先贤,还是外国的近代史家,所持意见是一致的。爱默生的话也许显得偏颇或被斥为偏激。但其核心的观点在于传记。这一点没错。  有了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传记,那才可能见到鲜活的,唯一的,可以触摸的,甚至可以是与之“对话”或“交流”的历史。离开了人物传记的历史,充斥着一些抽象的线条,一种“先验”的理念,一套固定的模式,一堆明着反对宿命实则回归宿命的公式,使人们对历史的进程,既找不到源,也不知其流,更看不见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活人的真实的行状,究竟要使人看到什么呢?经典史家之所以给人们留下经典作品就在于他们把创造历史的人活灵活现地树立在历史的画廊上了。  研究民族历史,不言而喻,也应从研究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传记开始,这个民族的历史才会是鲜活的。  中华民族不是单一的民族,从很早的古代起,作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广阔的土地上,并有着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史迁开创的先河——纪传体的《史记》及其以后的“二十四史”把中华大地所有各民族的活动都留下了记录。这份遗产为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因史料的来源有别,古代信息不畅,古文叙事简约,史观因人因时而异,致使一些历史事件情况不明,甚至真伪难辨,使古史留下许多难解之谜。但史迁给后世学人留下治史的榜样:行万里路,到历史事件发生点实地考察以体验和验证文献所述的实感或不足。  历史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先验的规定。史迁考察和体验历史事件发生点之后所写的传记,其人物虎虎有生气,写景色熠熠闪光辉,绘声如金石掷地,绘色见流云生彩。叙战事如置身金戈铁马冲锋陷阵的战场,讲货殖可闻驼铃叮咚贩夫叫卖的喧声,历史是具象的,可读的。它记载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表现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它再现政治家的智慧,也揭露独裁者的罪恶;它描写军事家的丰功伟绩,也悲悼士卒们的沙场白骨。  匈奴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史迁也为之立了列传。此后,在其存世期间,历代史书亦皆为之立传。它已经淡出了中国历史,但其影响却始终存在着。在20世纪,考古发掘多处发现匈奴人留下的大墓,出土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文物,国内外各有关方面都为之密切关注。特别是当年从中国境内出走的那一支北匈奴人的后裔纷纷前来寻根,以了解其远祖的历史。匈奴史成为国际学者多方进行研究和探讨的一门显学。我国研究民族史的学者和考古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的研究和挖掘工作,为匈奴史的研究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向西方迁徙的那一支北匈奴人的足迹流落在沿途所经之处,它也为中外史家所钩沉,大体可以理出一个脉络,并与有关的文献记载的古史做出了大致的衔接。  但尽管如此,想要做出一篇较为翔实的有充分史料作为依据的冒顿单于传却难乎其难。譬如一个简单的问题:冒顿的生年、生地,不可知。因此他究竟活了多少岁就是一笔糊涂账。冒顿的名字怎么读?什么意思?匈奴人的语言可以肯定属突厥语系,但属什么语族就摸不清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研究冒顿生平时,俯拾皆是。  再如史迁在《史记》中所写的“白登之围”或称“平城之战”谓冒顿在白登山集中了四十万“控弦之士”,把刘邦的十二万骑兵围困在白登山(亦做白登台)上七天七夜,水泄不通。后来刘邦用陈平的美人计,又加上刘邦的后续二十万步兵亦将抵近,终使冒顿开出一条缝,放刘邦一条生路。  这段记载属实吗?当时的冒顿有四十万“控弦之士”吗?楚汉战争后的刘邦已宣布“罢兵归家”,一时之间他怎样征调三十二万人马?白登台不足一万平方米,能容几多兵马?冰天雪地中作战双方五十多万人马(不计刘邦后续步兵)和百万匹战马(匈奴“控弦之士”皆有备用战马,汉家兵丁缺少战马,但战将也得有备用坐骑)集中在一块屁股大的白登台上能作战吗?七天七夜中人无口粮、马无草料、夜无薪柴、宿无帐幕,还说什么美人计!而且陈平作为刘邦的第二谋主,为刘邦“六出奇计”,计计皆用美人一法,也叫人瞠目。这种“小说家言”怎么混入了正史?其双方态势究竟怎样呢?  为冒顿作传几乎步步都会碰到这类叫人不敢细究却又不能不予以细究的问题。如果不细究,那么根据传言写成的匈奴列传中的冒顿是一个从稚童时代开始就是一个要弑父自立而为单于的人。在其弑父之后便四出攻略:东征东胡(当时这是个不明确的概念),北伐丁零,远征萨彦岭,扫荡燕然山,驱逐月氏,威降西域,终其一生,辖制大汉,子孙承嗣,连年南侵。他所建立的三分制政权和所谓的“奴隶制社会”(这是现代史学家的称谓,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概念)的匈奴国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叫我们怎么认识冒顿这个人?他的三分制何以对后匈奴时代的草原帝国产生那么长远的影响呢?  我深深地爱着草原,从大兴安岭到喀尔巴阡山,我尽可能地踏访着匈奴人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试图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甘苦和他们的快乐,从而深入了解他们的历史。在我想去却又走不到的地方,我也想方设法寻找第二手资料,让我感受他们为求生存而经历过的艰辛和由于贪婪与愚蠢而制造的罪恶。在我捧读《史记》时,那些流光溢彩华丽生辉的篇章不禁使我感到这肯定是史迁曾经亲历或者是直接采访过而写出来的,所以文字才能像音符那样记录了优美的旋律,发出高亢的越过时空穿透心扉的歌声,而立即使读者心灵与之产生共鸣。但是当读到那些从别人的叙说、传闻或从旧档案中收罗的材料辑入其文中的时候,就感受到有些段落的文字显得那么苍白、虚弱和口气上的游疑。我在写《“白登之围”兵员数目考》一文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  我还试图把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山地文化、水网文化、绿洲文化和因绿洲而形成的城邦文化、渔猎文化、海岛文化以及受各种宗教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各种特殊性进行比较,如果将这些因不同条件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和创造性的适应过程一律忽略不计,硬要将其放在某一特定的公式、固定的套路中加以诠释,那么历史就将见不到一个有个性的人和有独特传统的部落、部族或民族了。  我深深地爱着草原。牧人所创造的游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因其游动而接触、吸收并传播其他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人类的进步是因为各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加速发展的。但文化的传播并不都像流行的情歌那样浪漫。它往往要伴随着冲突甚至战争。战争是一把双刃剑,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胜和负,还既有毁灭的一面,也有创造的一面。它是人类固有的一种互动模式。胜王败寇,并非天定,亦非人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势也。谁善于观察势,谁能够驾驭势,也不完全是主观能决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都在起作用,谁能有绝对的把握?  匈奴无文字,冒顿未读书,当然亦无兵法可学。但有兵家称他每用兵多与兵法暗合。这表明他是天才喽!但观其一生行状,却全无天才表现。他一生歧路坎坷,险象环生。而他竟然创出一爿天地,既非天定,亦非人谋,关键也在于势。即:他善观察势,了解势,谋于势,驾驭势,因而成就他那一代伟业。  秦由极盛突转骤衰是一种势。项羽百战百胜而一败涂地,刘邦百战百败却一胜定鼎是另一种势。戎狄各部百有余种,西据天山南北,东占大漠四周,或依绿洲建立邦国,或逐水草走圈游牧,或藏山林亦田亦猎,或近中原改习农作,各自为政,不相与谋,这当然又是一种势。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形格势禁,变化万千,事与愿违,天意难遣。冒顿能在战国末年强秦骤衰、楚汉角力强弱逆转的一个大时代里脱颖而出,竟然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草原帝国,不仅影响了东方的历史进程——西汉帝国的灭亡,东汉帝国的动乱,后来还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东罗马帝国的崩溃,西罗马帝国的衰落。  这样一个草原帝国的缔造者,我想是应该为他立传的。但在为他立传之前,我是犹豫得太久太久,在无法按常规作业的情况下,就只好先绕一个弯子,从“白登之围”说起了。

内容概要

杀妻弑父,冒顿单于真的冷血如斯吗? 白登之围,匈奴真的集结了四十万“控弦之士”? 本书作者,以其多年的倾心研究和实地考察,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作者简介

海风:原名曾宪法,生于1933年,汉族。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在中宣部文艺处工作。1959年下放至青海,1986年回到北京。在北京某高校任教多年,现为学院教学督导。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匈牙利古代史出版协会客座教授。蕾在20世纪末主持了匈牙利民族史诗片《东方之根》文学创作及拍摄工作。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未央宫》。

书籍目录

引子白登之围 一、刘邦定鼎关中 二、云梦泽 三、“知为皇帝之贵” 四、历史的追忆 五、决心与决策 六、刘邦人晋路线 七、刁诡的铜鞮之战 八、周勃从何处来 九、雄鹰金冠 十、白登之围(一) 十一、白登之围(二)冒顿的童年 一、丧母之痛 二、质于月氏 三、猪野泽的春天 四、风云骤起 五、奇材木与宝马舐犊之情 一、龙廷献马 二、匈奴故地 三、草原春试马 四、过犹不及 五、深山猎人 六、榆中行 七、冒顿的婚事 八、竖起耳朵睁开眼睛 九、头曼单于北撤备战强秦 一、阴山筑梦 二、肤施消息 三、深谷练兵 四、大浪淘沙 五、扶苏莅临上郡 六、漠北龙廷 七、智者千虑难免一失鸣镝骤响 一、赢政最后的巡游 二、巫师质疑 三、心态万千 四、呼衍尼特克的穹庐 五、紧张的练兵与混乱的消息 六、波诡云谲的局势 七、三鹿回头玉饰牌 八、父子生嫌 九、呼衍尼特克的遗言 十、守墓 十一、鸣镝骤响长城内外 一、忏悔与自责 二、人心的向背 三、挑战的使者 四、关于东胡王之谜 五、关于山戎的续考 六、一位自负的头领 七、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冒顿建政 一、月氏的挑战 二、云中龙廷 三、隔岸观火 四、龙廷祭天 五、两韩信的消息 六、白登之役的前因 七、白登之役的后果 八、“和亲”几片带雨的云 一、来自北方的威胁 二、漠北之行 三、陈豨的结盟者 四、兵贵速更贵谋 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六、长乐钟室 七、几片带雨的云缔造草原帝国 一、察邻国之政 二、“书嫚吕后” 三、浚稽山中 四、后吕雉时代的动荡 五、对月氏的第二次打击 六、驻马伊吾庐 七、冒顿的大纛旗

章节摘录

  白登之围  一、刘邦定鼎关中  楚汉战争结束之后,胜利的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应诸侯王和众臣工上疏吁请,在曹州济阴的汜水之阳登坛即皇帝位。刘邦称尊后不久即去洛阳。洛阳故城中尚有前朝留下的南宫和北宫。北宫似已残破,而南宫保存尚好。因而南宫就成了刘邦的皇宫。在前202年的夏五月,刘邦在这里做了一项重要的决定:罢兵归家,并诏令因避秦乱而逃亡山泽的百姓人等各归故里,“复故爵、田宅”。他颇有一种“归马于华山之阴,放牛于桃林之野”的愿望。与此同时,刘邦对于随他征战的弟兄们、鞍前马后的随从们、亲朋好友及策谋之士,依例都要论功行赏,加官晋爵,增邑封侯,另外对于那些与他结成反楚统一战线的各路诸侯则仍然裂土封王。当然还有两类人群需要特殊对待,这是不能完全按功勋和绩效来决定的,只不过在做法上或名义上却需要做得巧妙些、隐蔽些或者在时间上拖一拖。其中的一类是宗亲、姻戚,另一类是伤害过他或是不忠于他的一些人。总之是亲疏、远近、内外、恩仇要严格区分,不过这些原则不能完全讲在嘴上,甚至是完全不能讲在嘴上。  刘邦从在定陶称尊,到在洛阳南宫坐朝,他的周围始终有些乱哄哄的样子。  当然这种状况不应苛责。在战争时期,刘邦面对的始终是非常强大的敌手。最初是直面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政权的强秦,其次是堪称百战百胜的“力拔山兮”的霸楚,哪个也不好惹。但他都惹上了,而且还都赢了。那时他处于弱势,而且始终处在吃败仗的阴霾下,所以他的队伍也总是乱哄哄的。不过虽然形势非常严峻,但却非常单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只要还有一口气,转过身来再打。输了就跑,转身再打;再跑,再打。上天眷顾,他终于打赢。到了洛阳之后,情势不同了,他们没有对手了,也就没有危机了,但形势却不再单纯了。或者应直白地说,形势越发复杂了。以裂土分封而论,那可是个最棘手的事情。当初迫于强敌之压,刘邦怎敢不放下身段,哪怕只求人家做个态,表示一下中立,他都得以裂土相应,更不用说真的率军助战,他更得裂土相酬。但彼一时,此一时。现在天下归刘,裂土就是建立国中之国,而且还不止三五个。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两君,何况有许多个王。但他又不能不裂土分封。对于诸异姓王来说,哪一个会觉得满足呢?哪一个会觉得自己不如人呢?横向与同列为王的人相比、与自己过去的领地相比、与自己认为自己所出的力、所立的功及所期望的值相比,以及对自己的前途的担忧,哪一个人的心理会平衡呢?  立大功者得以封侯,立次功者虽难得封侯之赏,但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拼却性命的,也得算一番作为。他们在南宫殿外,竟是“日夜争功不决”,这叫刘邦颇感为难。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而且毕竟是冲锋陷阵之士,天下是靠他们的血汗拼下来的,而且今后还得使用他们。如果处理不好,那麻烦就大了。因此必须先采取稳定办法,假以时日,容后逐步解决。这事自有谋臣为之献策。  但在何处建都这个问题上,刘邦似乎又碰到难题。就他本人而言,从一介亭长而为南宫之主,已经很有满足之感了。裂土封王者自负封地,爵为彻侯者各有食邑。建都何地对他们而言,似乎并不重要。而那些争功不决者对此却突然关心起来。因为刘邦的核心力量多出自洛阳以东之地。现在战争结束了,士卒们已高高兴兴回家种田去了,而那些有功而未得行封之辈自度得一爵位是迟早的事,他们可以荣耀乡里,甚至成为一方官吏,自然离家越近越好,离朝廷也是越近越好。因此,他们主张就在洛阳建都,认为这里比什么地方都好。而那些为刘邦赢得胜利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著名的谋士、文臣、武将们竟然也无一人站出来对建都问题陈述一言。  建都洛阳似乎已成定案。  但在这时,一个叫娄敬的人却跑出来说话了。  这个娄敬是齐人,原是奉命远去陇西守边的赶车的戍卒。他路过洛阳,因与虞将军有同乡之谊,请其转达求见皇上之意。虞见其穿着寒碜,想叫他换上一件鲜亮的衣服。他却说:“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他就这样被召见,而且陈述了他对选择建都地点的高见。他说:“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刘邦答曰:“然!”他说:“陛下取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封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至于太王、王季、文王、武王而诸侯自归之,遂灭殷为天子。及成王即位,周公相焉,乃营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故周之盛时,天下和洽,诸侯、四夷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唯其德薄也,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荣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人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槛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槛其亢,拊其背也。”  一个身披老羊皮的戍卒,纵论商周兴替,横谈东西形势,俯视天下,陈说利害,令刘邦刮目相看。而廊下群臣则以寸光之私见,不愿远离故土,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觳、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只有张良力排众议,支持戍卒娄敬之言。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觳、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鞔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利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娄敬说是也。”  其实,关于关中地区是天府之国之论既不是娄敬的创意,也不是张良的发明。纵横家苏秦以连横说游说秦惠王时就有此论了。他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觳、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畜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苏秦之论见于《战国策》。《战国策》成书很晚,约在西汉末年才开始流传。近年来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内容相似。当然这也晚于刘邦在世时期。不过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在秦统一六国之前或以单篇、或以合集,很有可能就已经广为流传了,后以《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汇编成册。但刘邦生活在秦始皇时代,焚书坑儒的政策自然影响到刘邦那一代人中的大多数。秦始皇怕有知识的人造他的反,而造他反的人恰是“原来不读书”的刘项。项羽完成了推翻焚书坑儒政策的秦王朝的历史使命之后,却以恢复春秋或战国的诸侯分治天下的旧秩序为己任,也终于被历史淘汰出局。所以娄敬的一席话使刘邦有振聋发聩之感,而在得到张良的首肯之后,这位一向蔑视儒生却又善纳儒生之言的刘邦大约已经意识到娄敬一言有兴邦之益,立即摒弃自定陶称尊以来在处理政事方面经常出现的优柔寡断之风而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定都关中,即日启驾西行。这使他又像一条汉子,既洗去小人得志之态,又革去高阳酒徒和市井无赖之习。他还给那个披着老羊皮衣的戍卒娄敬赐姓刘,号日奉春君,春为岁始,而娄敬发建都关中之始,故称奉春,并拜为郎中。郎中为皇帝近臣。郎官的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后世郎官的职责及权限多有变化,但其近上之意不变)。本书后文涉及娄敬时,则一律称之为刘敬也。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漠雄鹰 PDF格式下载



大漠雄鹰--冒顿单于传 喜欢这样的书正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