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文昊 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作者:

文昊 编  

页数:

35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依托文史资料这个著名品牌在史林独树一帜的资源优势,努力开拓历史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以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披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熔历史与人物于一炉,从敌、我、友各方的独特视角,荟萃世间百态,解读人世沧桑,《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记述了从封闭落后、战乱不断的旧中国走向光明的新中国的历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忍辱负重,位极人臣何应钦
一、蒋、何关系的形成与演变
二、蒋介石对何应钦的栽培利用
三、蒋介石的猜忌与何应钦的应对
四、抗战胜利后的挫折和转机
第二章 登龙有术,蒋家“小总裁”陈诚
一、我所知道的陈诚
二、随陈诚十九年所见
三、陈诚在接待蒋介石时的“表演技巧”
四、陈诚的钻营方法和处世之道
第三章 屡受垂青,“御林”统帅桂永清
一、怯于外战,勇于内战的桂永清
二、统率蒋介石的铁卫队——教导总队
三、蒋介石“御林军”的兴亡内幕
四、成立战干一团,清洗进步青年
五、桂永清制造綦江战干团惨案真相
第四章 百依百从,私党死党顾祝同
一、我所知道的顾祝同发家史
二、蓄谋制造皖南事变的详情细节
三、以“抗日”当幌子胡作非为
四、关于顾祝同的一鳞半爪
五、顾祝同的处世片断
第五章 秉性庸懦,反共死硬派刘峙
一、从红极一时到备受冷落
二、刘峙起家的资本
三、刘峙是怎样一个人
四、“黄虫吃尽中原草,河南土地半江西”
五、抗战无能,发家有术
六、丢盔卸甲,遭受免官重创
七、家庭私秘和经营私产的形形色色
第六章 忠蒋反共,有心无力宋希濂
一、年龄最小的“天子门生”
二、奉命调新疆,再次获信任
三、川湘鄂扩军和走向覆灭
第七章 坐大西北,常败将军胡宗南
一、“西北王”胡宗南揭秘
二、我所知道的胡宗南其人其事
第八章 凶残虚伪,手眼通天汤恩伯
一、为求发达,使尽浑身解数
二、汤恩伯的发迹之道和处世作风
三、幻想做“东北王”
四、酿造“汤灾”与中原惨败
五、凶残暴虐、故弄玄虚的驭下手段
六、背信弃义,为保全自己出卖恩人
第九章 愚忠替死,“自杀成仁”两孤魂
一、张灵甫的人生际遇和毁灭之路
二、“王牌”七十四师被歼见闻
三、黄百韬的起家和败亡内幕
四、幽灵伴随蒋介石

章节摘录

  大陆解放前,我曾在何应钦手下工作,对何了解较多,如在贵州和他同是搞革新运动的人;在1926年他任广东东江绥靖委员的时候,当过他的绥靖委员公署秘书长;在从1927年北伐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这五个年头当中,我又是一个效忠于蒋、何之间和与闻过他们之间机密的人。因此,对于何应钦的前半部历史过程知道得比较清楚。从九一八后虽然为了反对他跟着蒋介石执行先安内而后攘外、不抗日而打共的反动政策与他疏远,但对他后半部的历史,特别是他与蒋介石貌合神离、互相利用的微妙关系,由于王伯群的关系,也知道得颇多。兹应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委嘱,特把我所知道的一些史实做一个概要的叙述,供作史家的参考。  在贵州是怎样发迹和怎样失脚的  1915年“护国”之役,贵州王文华在其母舅贵州督军兼省长刘显世统治之下,率黔军一个纵队出湘西讨袁世凯有功,成立黔军第一师,被擢为师长兼贵州陆军总司令。王文华具政治野心,颇富才略,由其兄王伯群的关系,加人中国国民党,受知于孙中山先生。为了要革新贵州,组织“少年贵州会”团结省内外进步分子建立新党,与刘显世领导之旧派——进步系对立,企图夺取贵州政权。以搞政治必须具有相当武力,遂立训练新军、扩充军队的计划。以自己不习军事(王是师范学生),须物色军事人才,恰值何应钦由日本毕业回国,既是兴义的小同乡,又有亲戚关系,便邀回黔相助,何应钦到后,即以其妹王文湘嫁之,用为贵州讲武学校校长和少年贵州会会长。1917年讨刘存厚之役,王文华率黔军人川占领重庆,扩编黔军为五个混成旅,被任为第五旅旅长并兼贵州省警务处处长。同时,任总司令部参谋长的朱绍良,任第三旅旅长的张春圃,任第四旅旅长的谷正伦,都是经他以士官同学的关系介绍给王的。因此,一时成为新派中的核心人物。但他是一个无主义、无主张、惯于四面周旋、猎取功名富贵的人,在新旧两派斗争过程中,他往往用两面讨好的手法,不顾新派立场,而与旧派通声气。以此,王文华渐渐地不信任他了。但他也就依靠这些关系在贵州取得相当的地位,露了头角。到1920年“护法”失败,黔军在川被迫回黔,他参加了贵阳“民九惨案”捕杀了进步系首要熊范舆、郭重光,逼走了刘显世。王文华以避甥舅嫌疑赴上海,由第一旅旅长卢焘代理总司令职权的时候,他又兼充总司令部的参谋长。直到王文华在沪被刺死,袁祖铭回黔篡夺了黔军,新派失势,他才离黔经滇出亡广州,由王伯群介绍于李烈钧任军政府参谋部少将参谋。旋以位低薪薄,无事可做,复转沪与王伯群等在外新派同人搞所谓复黔运动(倒袁祖铭),度亡命的寓公生活数年。他在往年道出昆明的时候,曾被刘显世派人暗杀,中一枪,伤肺部,未致死。这就是何应钦在贵州从发迹到失脚的一段简史。  投入黄埔军校与受蒋介石的信任  何应钦于1921年到上海搞复黔运动无成就,所携不到一万元的旅费也不够过长期的寓公生活,于是不得不作未来的打算。但是,去粤吗?眼看孙中山失势,粤局前途少有希望。因此,无时不想去北京活动,而又苦无机缘。正彷徨歧路间,适1924年6月孙中山建立国民党黄埔军官学校,蒋介石任校长,始通过日本士官同学王柏龄的介绍再赴广州任军校少将总教官(何应钦与蒋介石虽是士官同学,又在上海“沪军都督府”陈英士的部下做过短时期的军务处科员与蒋同过事,但无深交)。到校之后,因为他的思想右倾,工作勤慎,且无不良嗜好,渐得到蒋的赏识。顾仍不满于月薪二百元毫洋的待遇,且估计黄埔建军难以发展,适孙、段合作之局成,段祺瑞任北京政府执政,孙中山复不幸病逝北京,益觉粤局暗淡。由于王伯群参加了段祺瑞的“善后会议”,同人中的邓汉祥也做了段祺瑞的高级幕僚,遂下了去北京另求出路的决心。那时我正由北京携着李大钊先生致汪精卫介绍到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工作的信在上海停留,接到何应钦倚装待发的信,立即写了一长函将当时世界大势和南北情况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必将到来,黄埔党军(本文内所称的党是国民党,以下同)必有发展,北洋政权必将崩溃等种种理由去劝阻他,这才打断了他北上的念头,在黄埔安心工作下去。时蒋介石在军校倚为心膂股肱的是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因为王柏龄成天地去广州狂嫖滥赌,抽鸦片,每每有事找不着,独何无论在上班或下班的时间内一找必到,这样,蒋便渐加信任,把托付于王柏龄的任务交给他(王柏龄以引进的关系自诩是何应钦的恩人,后来因为需求不遂,在蒋对何的猜疑过程中,为了修怨抱憾,从旁下不少工夫)。何受了这样的优遇,自然大为感激。旋蒋建立黄埔党军,将第一期毕业学生编成两个教导团,以何为第一团团长,他就开始带领黄埔军,在蒋介石统率指挥之下,于是年10月人广州平定“商团叛变”;接着是1925年2月的第一次东征,在此次战役中,先后击败了陈炯明的部下洪兆麟、林虎、李易标,此即所谓黄埔学生军在东征史上著名的淡水、平山、河婆之役;接着是6月回师广州讨平刘(震寰)、杨(希闵);之后,又进行第二次东征,于11月攻下惠州,将陈炯明的军队全部歼灭;何应钦于12月底随同蒋介石进入潮、汕,这样就基本上完成了广东的统一,何也就在黄埔党军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PDF格式下载



一本好书。公正的视角,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值得一读。


一不小心才发现买重复了 所以说看这类书 还不如到百度词条上去了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