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姜若木 中国文史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文史  

作者:

姜若木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主要介绍清朝是中华历史上世变之急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它上承几千年来的专制帝制,下溃于民主共和的洪流。经历了改朝换代的血腥征讨,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雄才大略的帝王臣工。空前绝后的开疆拓土,冷酷隔膜的世态人心,戮心为上的“盛世太平”,思想文化的钳制镇压,贪官污吏的丑态毕露,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开明士夫的自救自强,异域文明的东渐挑战,维新改良的失败尝试,最后走向共和的国制革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努尔哈赤奠基大清一、不幸的少年二、十大历史功绩三、努尔哈赤成功之谜四、宁远兵败第二章 大清奠基工程的完成者皇太极一、自古英雄多磨难二、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三、八大文治武功第三章 清军入关统一中原一、多尔衮铁踏山海关二、冲冠一怒为红颜三、史可法血战扬州四、民族英雄郑成功五、李定国大西南抗清第四章 清初三先生一、黄宗羲与《明夷待访录》二、顾炎武与《日知录》三、王夫之与《船山遗书》第五章 康熙大帝开创盛世一、卓越不凡的少年天子二、康熙对历史的八大贡献三、康熙皇帝成功之谜第六章 承上启下的改革型皇帝雍正一、雍正继位之谜二、冷酷残忍的皇帝三、承上启下的改革四、众说纷纭的死因第七章 清初文字狱第八章 乾隆盛世一、出生地之谜二、亲生母亲之谜三、乾隆后宫之谜四、社会经济的繁荣五、乾隆对历史的八大贡献六、盛世下的危机第九章 曹雪芹与《红楼梦》第十章 大贪官和珅一、出身满洲,聪明机敏二、精明干练,拉帮结派三、联姻皇亲,投上所好四、贪得无厌,打击异己第十一章 “浓墨宰相”刘墉第十二章 白莲教和天理教起义第十三章 鸦片战争始末一、罪恶的鸦片贸易二、林则徐虎门销烟三、第一次鸦片战争四、第二次鸦片战争五、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及责任第十四章 魏源与《海国图志》第十五章 太平天国运动一、金田起义二、永安封王和定都天京三、太平天国的分裂四、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五、洪秀全含恨归天第十六章 辛酉政变始末一、叶赫那拉氏慈禧二、辛酉政变三、辛酉政变获胜的原因和影响第十七章 晚清中兴四大臣一、湘军头子曾国藩二、洋务大师李鸿章三、一代名将左宗棠四、近代教育的奠基者张之洞第十八章 百日维新始末一、戊戌变法二、袁世凯叛变三、戊戌政变第十九章 严复和《天演论》第二十章 义和团运动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二、八国联军的进攻第二十一章 清末谴责小说一、吴趼人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章 清王朝的终结一、光绪与慈禧同死之谜二、辛亥革命三、宣统皇帝退位

章节摘录

  4.创建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的狩猎组织形式,创建八旗制度。女真人狩猎时组成狩猎小组,每十人立一个总领,总领称牛录额真(牛录,大箭的意思;额真,意为首领),后来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成为一级官员,牛录成为最基层的组织。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了八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额真设一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原有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添四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共有八种不同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后来又逐渐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统称八旗,实际上是二十四旗。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它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和家庭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成为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成了清朝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  5.促进满族形成  建州女真的统一,女真各部的统一,东北地区的统一,满族的融合,各部的联姻,八旗的创建,满文的创制,使得新的满族共同体出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满族以建州女真为核心,以海西女真为主体,吸收部分汉人、蒙古人、达斡尔人、锡伯人、朝鲜人等组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为反映这个满族共同体形成的事实,皇太极于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发诏谕说:“我国建号满洲,统续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从此,满洲族的名称正式出现。满诸人洲族初为东北边隅小部,继而形成民族共同体,到今天已发展成千万人的大民族。其肇兴的领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6.建立后金政权  创大业者,必立根本。如果一个边疆少数民族首领不能创建一个政权,他就不能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王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中心,参照蒙古政权,特别是中原汉族政权的范式,登上汗位,建立后金,从此有了巩固的根据地,为其统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子皇太极,于天聪十年(1636)四月,又改元崇德,国号大清。从天命元年(1616)到宣统三年(1911),共历二百九十六年。努尔哈赤“经始大业,造创帝基”,为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7.丰富军事经验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四十四年,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他缔造和指挥的八旗军,在17世纪前半叶,不仅是中国一支最富战斗力的军队,而且是世界上一支最强大的骑兵。努尔哈赤统率这支军队,先后取得了古勒山之战、乌碣岩之战、哈达之战、辉发之战、乌拉之战、抚清之战、萨尔浒之战、叶赫之战、开铁之战、沈辽之战、广宁之战和觉华岛之战十二次大捷,其中古勒山之战、萨尔浒之战、沈辽之战、广宁之战和觉华岛之战,堪称战争史上的精彩之笔。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等方面的作为,都可圈可点,特别是对许多军事原则,如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重视侦察、临机善断、诱敌深入、据险设伏、巧用疑兵、用计行间等,都能熟练应用并加以发挥,史称他“用兵如神”,丰富了中华古代军事思想的宝库。  8.制定抚蒙政策  自秦汉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央王朝的北部边患。为此,秦始皇连接六国长城而为万里长城,明朝徐达和戚继光为巩固边防,也大修长城,但都不能完全解决边患。明代京师两次遭北骑困扰,明英宗甚至成了瓦剌兵的俘虏。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观猎、赈济、朝围、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部民的联系与辖治。特别是其联姻不同于汉、唐的公主下嫁,而是相互婚娶,真正成为儿女亲家。这是历代中央政权(除元朝外)对蒙古治策的重大创新。中国古代社会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难题,到清朝才算得以解决。后来康熙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清朝对蒙古的这种抚民固边政策,其初始者就是努尔哈赤。


编辑推荐

  观浩瀚历史长河风云变幻,读古色今香那些新鲜事儿。  遨游历史长河,纵观风云变幻,品德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朝那些新鲜事儿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