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杰回忆录
2012-6
中国文史出版社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333
270000
无
本书为中国文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爱新觉罗?溥杰的自述回忆录。在回忆录中,溥杰回忆了皇宫中的“金黄色”的童年,“任真堂”里伴溥仪读书的美好时光;在日本留学的远大抱负,被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婚姻,复辟流亡的种种辛酸,在苏联的战俘生活;女儿慧生的殉情,战俘营、战犯管理所成功的改造,与深爱的日本妻子幸福团圆……
醇亲王府
“金黄色”的童年
向往辽阔灿烂的世界
日本留学
一桩精心策划的婚姻
伪满洲国的崩溃
在苏联的五年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北京,我回来了!
重建的家庭格外温馨
我的晚年生活
执笔者的话
附:溥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部分日记
(1954年1月31日—1959年8月7日)
版权页: 初到抚顺 火车从绥芬河出发,经过牡丹江到哈尔滨时,已是晚上,深夜到达了长春。黑暗中听到列车员报“长春”站名时,我不由得陷入对故土的沉思,只是火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前驶去,我的思路也随着向前发展。8月3日中午到达沈阳,火车停了下来。上来一些穿军装的人员,叫了溥仪、张景惠等人下车,坐进一辆轿车拉走,没有叫我。被叫下车的人不知此去还能不能回来,吓得面孔煞白,溥仪尤其表现得紧张。他下车后拉着毓螗直往前走,说:“走!我领着你去见老祖宗!”我们这些没有被叫走的人,也是嘀嘀咕咕,很怕要分别处理我们这些人,也许我们是第二批处决吧?一个多小时以后,叫走的人又都回来了,一看他们的神色,我们就放心了。他们神色坦然,说东北人民政府高岗主席接见了他们,劝他们要安心改造,明确地说了不杀他们,中国有强大的政权,政权稳定,多杀一个人没好处,少杀一个没有坏处,并告诉他们将要送他们去抚顺学习改造。招待会还预备了水果、茶点。车厢里突然活跃了起来,大家感到吃了颗定心丸,神情确实稳定下来。有的伪满大臣居然猜测可能要被送到抚顺去疗养,从前他们曾去那儿疗养过。明明是阶下囚,怎能出此妄想呢?我可笑这些同僚们平日啖食鱼肉惯了,连分析问题的起码能力都丧失了。 火车离开沈阳,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抚顺车站。一下车,就使我们这些战犯的头脑猛地清醒过来,明白地知道我们的身份仍是战犯。站台上整整围了大半圈战士,手持上着刺刀的枪,圈外边还放着一挺机枪,有机枪手看守着。我们每七八个人被押上一辆卡车,卡车上有四名持枪的士兵站在四角拿枪顶着我们。有的人不识相,还想伸出脖子四下观望,马上被战士喝令低头。当这一连串有武装押送战犯的卡车在抚顺市内驶过时,市民莫不驻足观望。我们都灰溜溜地低下了头,这时才觉得自己是多么见不得人啊! 卡车把我们送到一个大院里停了下来。大院周围高墙耸立,上面围着电网。我明白了,这是监狱。我们被送进一栋监舍。中间是个通道,两旁有十多间监号。大约每十人住一个监号。我和溥仪、溥仪的老丈人荣源、万嘉熙、润麒五个人睡一排,毓嵒、毓蟾、毓螗、李国雄、黄子正五人睡对面一排,我们十人住一个监号。一共住了十个监号。监号的铁门上有一个小窗口,看守员可以从这个小窗口内监视我们的行动。通道内还有两名武装人员来回巡视着。夜阑人静时,可以清楚地听见他们行走的“托托”足音,这是铁窗风味,不同于在伯力收容所时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明白:我是十足的囚徒了。 我们在这个监号里没有住几天,就作了调整。溥仪和毓螗、毓嵒、李国雄等人和另几个伪满大臣住一个监号,我和万嘉熙等人住一个监号。这种调整也是为了生活上的方便,因为我们的伙食待遇已经作了调整。溥仪和张景惠等伪满大臣吃细粮小灶,有肉。我和润麒等吃中灶。其他人吃大灶。大灶是高梁米饭、大白菜炖豆腐。毓螗、李国雄等也是吃大灶的,不过为了照顾当时生活尚不能自理的溥仪,和溥仪同住一个监号,这也是溥仪本人的请求。 伪满大臣中有人认识我们在押的监狱,说这就是日伪时期日本人盖的抚顺大狱,专为关押革命志士用的,没想到现在用来关押我们自己了。正是用上了“以其道反治其人之身”这句成语。不过新中国成立以后,监狱里已有了暖气设备,比以前改善多了。管理所的角落里有间小屋子,放着便桶,大家轮流值日去倒。除此以外,每天还有15~20分钟轮流到院中散步的时间,即俗称“放风”。这时候就可以透过高墙,遥望抚顺北边的高山。
《溥杰回忆录》的作者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感召下,他的认识和态度有了根本的转变。他学识渊博,改造认真,勇于暴露思想,态度诚恳。担任学习组长时,撰写了许多剧本、相声、诗歌,还经常亲自登台演出节目,活跃了管理所生活。
无
这本书是溥杰自己的回忆录,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溥杰虽是末代皇帝的亲弟弟,却一生坎坷,好在最后与日本妻子得到周总理的帮助团圆,但也失去了最爱的女儿,让人不禁感慨那个年代,倾巢之下,安有完卵,皇亲国戚尚且如此,何况老百姓,苦难可想而知。
个人觉得《溥杰回忆录》写的真挚而感人,前12页所配照片21张也弥足珍贵,正文部分共12部分,每部分每小节内容都不长,简洁明快,无累赘之言,无溢美之词。附录部分附有溥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部分日记,也颇有史料价值,唯一遗憾处没有将日记全部收录,实为憾事。同时建议与嵯峨浩的《流浪的王妃》一起阅读,两书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读后让人不甚唏嘘慨叹。
看了有点心酸,明显感觉溥杰还既讨厌日本也感谢日本的。他的内心到死都是矛盾的。虽然做了普通公民,他的内心既对那段伪满时光憎恨,又对年轻时候在清朝小朝廷的生活的向往!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大清朝能够回来。哎。末路王爷。
很好的史料,和溥仪截然不同的人物,介绍内容丰富
皇弟溥杰的经历,文化人叶祖孚的文笔,本该精彩,其实一般,也许溥杰不想说的太多。远不及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印制的很好。
还没看呢,等看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