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

张传鹤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

张传鹤  

页数:

23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除导论外,文稿总共分五部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笔者坚持论证报告的总体内容、布局未变。 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深化对民主社会主义起源、思想来源、性质、发展阶段等传统问题的研究。通过近年来我国围绕民主社会主义发生的一些争论来看,大家之所以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是因为大家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思想来源、性质、发展阶段等传统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也没有取得共识,因此,加强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对本课题来说,仍然非常必要,具有基础性意义。 第二部分(第三章),剖析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研究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近年来,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许多困惑都源自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没有正确的认识。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具体经济政策层面与民主社会主义相似性的增多,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有人片面地认为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比“暴力社会主义”好,等等。因此,为了解除人们心中的种种困惑,非常有必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作客观全面的解读。 第三部分(第四章),对民主社会主义历史地位的评价。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评价中,要摒弃过去那种唯我独“科”、唯我独“革”、唯我独“马”的“左”的观念,既应充分肯定其历史贡献,又应看到其历史局限。 第四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对比研究西、北欧国家、发展中国家、前苏东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7年引起争论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最核心的论断是“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新颖,20世纪苏东剧变前后在我国就有人持这种观点。有人在网上发帖子声言:“民主社会主义——我的政治信仰”。2000年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书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作者在书中提出:“社会民主主义是最适合改造我们国家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理论。”并呼吁“应该由民间力量及时地组成我们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并诚挚地欢迎原共产党的成员服膺社会民主主义理念加入到社会民主党的队伍中来,在政治重生中施展他们的才能和抱负。

作者简介

张传鹤,女,1967年出生,山东省日照市人,法学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泰山学者”科研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当代国外社会主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中宣部委托调研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作出版学术著作1部,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多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文史哲》、《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理论前沿》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等全文转载或摘登主要观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两项研究课题分别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2等奖,有2项独立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述评 二 研究中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 主要内容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一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思想来源及其发展阶段 一 社会民主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起源及其流变 二 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与理论来源 三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吗 四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吗第二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及其产生、传播的原因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一 二 民主社会主义产生和传播的原因 三 中国走暴力革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第三章 民主社会主义主要观点再认识 一 重新评析民主社会主义观点的意义 二 评析民主社会主义观点的态度和方法 三 重新解读民主社会主义“十观” 四 正确鉴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第四章 民主社会主义历史地位评析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局限 三 我们的政治抉择第五章 世界各地民主社会主义扫视 一 西欧、北欧和南欧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 二 冷战后苏东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 三 亚洲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 四 非洲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 五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 六 北美洲和大洋洲地区的民主社会主义第六章 福利国家“橱窗”——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 一 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二 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政绩及其创立的“瑞典模式”评价第七章 苏联及其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民主社会主义 一 民主社会主义在俄罗斯的起源、中断及其在苏联后期的复苏 二 戈尔巴乔夫对民主社会主义的信仰及其对苏共社会民主党化的推动 三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民主社会主义 四 苏联和俄罗斯民主社会主义者们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反差 五 俄罗斯国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第八章 与中国可比性最大的国家——印度的民主社会主义 一 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思想 二 被西方寄予厚望的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样板” 三 独立以来印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四 中印两国发展状况比较第九章 非洲“旗手”——塞内加尔的民主社会主义 一 桑戈尔及其领导的塞内加尔社会党的理论与实践 二 瓦德及其领导的塞内加尔民主党执政时期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 三 塞内加尔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第十章 拉丁美洲“样板”——智利的民主社会主义第十一章 积极应对民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笔者倾向于把民主社会主义的源头前推到1848年欧洲大革命发生以前业已存在的试图通过国家民主化来达成社会主义目标的改良主义社会思潮,也就是前推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时期的改良主义社会主义思潮。对于这一观点,目前有不少文献能够为此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例如,恩格斯于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到的“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和“现今社会的拥护者”,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保守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基本上可划归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祖先”,而这些社会主义流派早在1848年以前就已存在。对于在1848年以前就已存在改良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萌芽的看法,我们也可以从雅克·德罗兹的有关研究中得到启示。他指出:“在1830年到1848年间,不乏有识之士,他们认为,社会主义者必须设法对国家施加影响,为此必须运用民主政体给予公民的制约手段。早在30年代,英国的宪章派就已指出,取得各种政治权力,特别是取得普选权,乃是确保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的唯一手段。宪章派还指出,在议会中获胜必然导致工人阶级掌握生产:这至少是一个名叫洛维特的人的主张,甚至在布朗特尔·奥勃莱恩的《贫民卫报》中也有这个思想。”①有的学者也许会提出,能不能进一步前推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一点,雅克·德罗兹在他的《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一书引言中作了很好的说明。他指出,19世纪初叶,当欧洲几个工业最发达的国家里涌现出大批谴责“人剥削人”、主张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学说时,提出这些学说的人往往远没有把他们提倡的改革同民主思想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同天启论、浪漫主义、传统主义,甚至功利主义等纷纭复杂的思潮结合在一起。圣西门主义者不是民主主义者,因为他们主要是希望专家和工业家来组织一种服从于由上面规定的计划的经济,他们还规定了一个等级制度,每个人都按自己的能力得到分类,按自己的工作得到报酬。至于罗伯特·欧文和傅立叶,他们认为社会改革可以从先建立一个样板社团做起,社会改革完全可以不依靠政治行动和夺取政权来实现。就是在那些标榜继承革命的人中间,甚至在诸如布朗基这样的巴贝夫主义者中间,很多人是不相信人民大众的。在他们看来,建立新型的国家乃是革命优秀分子的事,只能指望通过起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后记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民主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于2005年以“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挑战研究”为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本项目于2005年5月立项,计划3年完成。为了做好本项目,3年来,我查阅了大量的中文、英文、日文文献资料,严格按照当初项目论证计划书展开研究工作,于2008年5月按时完成项目文稿,并于当年10月一次通过项目鉴定。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股对当今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政治思潮,要结合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进行研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一位知识储备相对单薄的年轻学者,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尽管我竭尽全力,但仍觉未达到理想的研究结果。对文稿中的若干不足,各位德高望重的项目鉴定专家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并经由国家和省两级社科规划办反馈给我本人,我已按专家的建议对文稿作了一些调整。鉴于本项研究的突出特色是把民主社会主义放到全球视野中来观察分析,因此,最终决定把书名定为“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及成果出版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同时得到山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和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编辑推荐

《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 PDF格式下载



很是受用


为了写博士论文,又入一本。


买回来翻了一下,对当前中国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有所评论。我虽不认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但还是觉得此书有参考意义。打算把它作为萨松的《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的补充来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