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潘云良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

潘云良  

页数:

213  

前言

  我在中央党校从事管理教学已经整整26年,培训各类班次学员超过百万人。随着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对管理的理解也更加全面了。我认为,管理是个含义极为广泛的概念,对它的认识仍需要学界共同努力。  科学管理理论创始人、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概括管理的涵义和特征,但他提出:“管理技术的定义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在这一定义中,泰罗强调了管理的目的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泰罗对管理的基本认识。  泰罗的同代人、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国的法约尔则对管理的定义作了专门研究。法约尔把企业全部活动分为六个方面,即(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同时指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与社会的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在这一定义中,法约尔区别了管理活动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不同,同时也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管理的五个职能。  行为科学学派突破了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是“经济人”的看法,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观点,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体系。行为科学学派没有为管理下一个清楚的定义,但从其总的理论观点来看,他们非常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本上是把管理看成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协调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即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由于学派的不断分化和产生,各个学派对管理涵义和特征的概括更加丰富多彩。如管理过程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约尔的观点,认为管理是指“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

内容概要

 行为科学学派突破了古典管理理论关于人是“经济人”的看法,提出了人是“社会人”的观点,从而建立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体系。行为科学学派没有为管理下一个清楚的定义,但从其总的理论观点来看,他们非常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本上是把管理看成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协调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管理目标的过程。

书籍目录

前言上篇:管理的理论 第一章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含义  二、现代管理理论演变的基本线索  三、若干重要线索 第二章 环境管理理论  一、系统管理理论  二、战略管理理论  三、价值管理理论  四、权变理论 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需要理论  三、激励理论  四、领导理论 第四章 组织管理理论  一、行政组织理论  二、科学决策理论  三、组织再造理论  四、学习型组织理论下篇:管理的实践 第五章 海尔管理  一、样本企业入选原因  二、海尔发展历程  三、海尔管理模式形成与发展  四、海尔管理的主要经验 第六章 山东地矿局“三个体系”建设  一、“三个体系”的科学内涵  二、山东省地矿局推动“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三个体系”对当代管理的意义 第七章 中国化工集团天津石化班组管理  一、天津石化的基本情况  二、天津石化分公司班组管理具体做法  三、天津石化分公司班组管理主要经验  四、关于化工集团公司加强管理的思考 第八章 胜利油田文化管理  一、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背景  二、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内容  三、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四、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点评  五、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九章 河南新机集团人文管理  一、新机人文管理的做法  二、人文管理的特征  三、对人文管理的评价 第十章 同煤集团的安全管理  一、安全管理理念  二、同煤安全管理做法  三、对同煤安全管理的评价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这样,职工在情感上容易和组织融为一体,对上司不是恐惧疏远而是亲切信任,他们的工作情绪也就可以保持较高的状态,从而使组织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果。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也包含着一系列更为具体的管理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参与管理、民主管理、工作扩大化、提案制度和走动管理等。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管理是通过他人使事情办成的方法与艺术。  4.决策理论。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学家赫伯特·A·西蒙,西蒙认为,管理决策置身于管理的全过程,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  5.现代管理过程理论。普遍认为这个学派的首创者是法国的法约尔。该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管理学家亚历山大·丘奇(1866——1936年)。现代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詹姆斯’穆尼、奥唐纳和韦里克等人。其中尤以孔茨最为著名。孔茨认为,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使事情做成的过程。管理人员的职能有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五项,并按此来分析、研究、阐明管理理论。  6.系统管理理论。创始人是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等。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他们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于工商企业管理,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侧重以系统理论的术语、方法分析和考察企业的组织结构模式及各项管理职能。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与环境的适应与平衡。  7.经验主义理论。该理论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以向资本主义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这一学派是一个比较庞杂的学派,有管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心理学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其顾问等。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1909-2005年),经验主义学派认为,过去各种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注重基层管理,或侧重人际关系,或忽视管理实践。因此,经验主义学派主张管理不应是理性的推理或分析,而必须从企业管理实践出发,在企业管理成败的各种实例中概括出理论性的原理或方法。该学派系统阐述了管理的性质与任务、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目标管理、管理的组织结构及高层管理问题。  8.管理科学理论。该学派的形成始于1939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管理科学学派实际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的继续与发展,他们都是企图摒弃凭经验、凭直觉、凭主观判断来进行管理,主张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很好!用处很大!


教材,学习


不错的西方管理理论辅助教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