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

段培君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

段培君  

页数:

1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战略思维原是战略学界的学术用语,从2000年开始成为对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战略思维地位作用的这种变化,与战略环境的变化和战略思维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深刻地把握了这种变化和发展,各级领导者、管理者才能全面把握战略思维的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战略思维的能力。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的作者是段培君。

书籍目录

代序 论“战略思维”和“战略道路”暨再论新的战略机遇期
导论 战略思维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战略思维提出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战略思维提出的全球背景
 第三节 战略思维理论的发展
  一、战略视野:从战略到大战略
  二、战略结构:从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
  三、战略模式: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四、战略机制:从他组织到自组织
  五、战略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第一章 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与《周易》 
 第一节 《周易》战略思维的理论表述
  一、战略家与阴谋家的分野——君子之德
  二、整体性的战略思维——太极观
  三、辩证性的战略思维——阴阳观
  四、变动性的战略思维——三才观
 第二节 《周易》之战略家培训方案
  一、战略家之假想训练方案——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二、战略家之实战训练方案——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三、战略家之至高境界——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三节 周文王周武王的灭商战略——刚柔并济
第二章 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与《孙子兵法》 
 第一节 《孙子兵法》中的战争战略
 第二节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战略
 第三节 《孙子兵法》中的国家战略思想
  一、修道保法思想
  二、慎战全胜思想
  三、保国安民思想
第三章 战略思维的历史演变与《战争论》 
 第一节 《战争论》的战争哲学思想
 第二节 《战争论》的军事战略思想
 第三节 《战争论》的大战略思想
  一、克劳塞维茨对政治目的的考虑和谋划
  二、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工具
  三、军事战略必须服从国家政治战略
  四、《战争论》与战略思维的发展
第四章 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
 第二节 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
 第三节 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
第五章 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目标定位
 第二节 目标与手段的协调
 第三节 驾驭全局
 第四节 战略预见
  一、均衡分析方法
  二、概率评估方法
  三、复杂方法
 第五节 战略发展
第六章 战略思维与系统科学
 第一节 科学世界观和系统方法论
  一、科学描述的世界图式
  二、系统世界观
 第二节 系统结构与结构调整战略
  一、单向作用与集中化系统的结构与行为
  二、相互作用与市场结构的形成
 第三节 自组织与市场取向的改革战略
  一、正反馈、负反馈机制的构建
  二、正反馈和负反馈系统的自组织作用
 第四节 波动的调控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系统的延滞、波动与战略决策
  二、调控波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博弈方法与战略思维
 第一节 非合作博弈
  一、囚徒困境
  二、动态博弈:先动还是后动
  三、威胁与承诺的可信性
  四、边缘策略
 第二节 合作博弈
  一、人性的实验:最后通牒游戏
  二、重复博弈与合作
  三、惩罚产生合作
  四、利益产生合作
  五、公平分配产生合作
第八章 战略思维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发展战略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
  二、“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战略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战略
  五、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战略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战略思维价值
  一、战略思维的全局性原则与全面发展
  二、战略思维的联系性原则与协调发展
  三、战略思维的长远性原则与可持续发展
  四、战略思维的重点性原则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五、战略思维的目的性原则与以人为本
第九章 战略思维与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社会与战略思维新任务
  一、战略预见是战略思维在当代战略环境的特别要求
  二、战略预见对于风险管理具有特殊意义
 第二节 战略预见方法的类型分析
  一、均衡分析方法的发展与作用
  二、概率预见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
  三、复杂方法的基础与预见可能
  四、战略预见方法的互补
 第三节 风险管理与危机处理
  一、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
  三、危机处理
第十章 战略思维与创新
 第一节 战略思维的新视角: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技术创新战略
  三、制度创新战略
 第二节 战略思维的新发展:竞争优势
  一、比较优势:传统战略优势
  二、竞争优势:当代战略优势
第十一章 战略思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发展观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吸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观
 第三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第十二章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第一节 科学认识战略思维的特点
 第二节 全面把握战略思维的方式
  一、整体性思维方式
  二、过程性思维方式
  三、开放性思维方式
  四、创造性思维方式
 第三节 努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一、加强学习,投身实践
  二、坚持实事求是,运用辩证思维
  三、明确价值取向,强化战略意识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战国时期有一家学派,叫做阴阳家,其中比较有名的人物名为邹衍。邹衍的著作,西汉人还能得见,后来亡佚了。阴阳家的其他著作有一些传了下来,《礼记•月令》即是其中一篇。这篇文字,先说孟春正月之天象,复言物候阴阳之变化,再言社会生活之宜忌,终言不遵阴阳之道必招祸殃,可以当作《系辞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脚。 西汉时期,易学中曾经兴盛过一个专讲阴阳之道的学派,此学派用易卦模拟一年四季阴阳变化,参以卦象、卦爻辞、卦变等,指导社会生活。这一派把八卦分布到一年的四季、八方、八节,以模拟阴阳之神变,称为“八卦八节说”。又用阴阳爻的升降模拟阴阳二气之升降,用十二卦模拟十二月,称为“十二月卦说”,即十一月复、十二月临、正月泰、二月大壮、三月央、四月乾、五月娠、六月遁、七月否、八月观、九月剥、十月坤。还把六十四卦分配到一年365.25日,阴阳卦气遂精致到六日七分,称为“六日七分说”,其说甚繁。八卦八节说、十二月卦说、六日七分说,都是为了阐述“一阴一阳”之道。 《周易》阴阳观的主体内容是辩证法,对此读者已经熟知。这里要强调的是,《周易》阴阳观还主张要依照自然法则行事,很有一些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意思在里面。综言之,《周易》阴阳观提供了一种方法,即辩证法,又提出了一个主张,即“尊重客观规律”。战略家依此行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偏见,避免主观臆想,以求得战略实践的成功。 四、变动性的战略思维——三才观 《系辞传》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又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说卦传》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文中“三极”、“三材”、“三才”意思相同,我们统称之为“三才”。《系辞传》提出了“三才之道”的名称,《说卦传》则坐实了“三才之道”的具体内容,即阴阳为天道、刚柔为地道、仁义为人道。 上古民智未开,先民普遍相信世界由神灵主管,所以原初的天道观念与天命、上帝、神灵等观念混淆不分,那时所谓的天道可以看作是天命的另一种叫法。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缺乏理性认知,觉得事情变化多端,神意变幻莫测,天道不可捉摸,于是试图用种种巫术手段与神灵沟通以预知吉凶,又频繁祭祀试图左右神意,趋吉避凶。后来民智渐开,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些客观规律,产生了地道的观念。在地道观念已经建立而神灵信仰还没有退场的漫长时期里,人们尝试用新兴的地道观念对旧有天道观念做出理解,于是有了《礼记•月令》那样用阴阳消长解释天道运行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 PDF格式下载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不错


这本书讲的理论很好,读到一半,收益很多。


理论性不错,可以买了读读。


孩子给同学带买的


并没什么有用的东西


感觉通俗易懂,希望多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来帮助大家形成战略思维并分析问题。


质量还好,内容部推荐


泛泛而谈,食之乏味。


理论的资料多一些,可作为文献资料查阅,扩大知识面。


配送速度太慢了,其它还可以


挺好的书,还不错,买了一套


书籍收到后,挺好的,也没有不好的痕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