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释义

张春生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7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张春生  

页数:

130  

字数:

102000  

内容概要

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建国以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几乎包办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管了很多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加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财力非常有限,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公益捐赠活动很不发达,由社会力量兴办的公益事业也非常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实行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公益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公民的捐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公益捐赠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境内境外的捐赠日益活跃。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公益事业捐赠法,规范和鼓励捐赠活动,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各方的呼唤和期盼之中,公益事业捐赠立法走上了快车道,1999年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两审而不是例行的三审通过了公益事业捐赠法。同日,国家主席予以公布,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的原则、捐赠和受赠的程序、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捐赠的优惠措施等作了规定,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配合公益事业捐赠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我们根据立法原意,编写了《公益事业捐赠法释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宗旨) 第二条 (调整范围) 第三条 (公益事业的含义) 第四条 (公益事业捐赠的自愿和无偿原则) 第五条 (捐赠财产的使用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原则) 第六条 (公益事业捐赠的合法和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第七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财产的社会公共财产性质) 第八条 (国家对公益事业捐赠实行鼓励的原则)第二章 捐赠和受赠 第九条 (捐赠主体选择受赠对象的权利) 第十条 (公益事业捐赠的受赠主体) 第十一条 (政府作为受赠主体) 第十二条 (捐赠协议的订立) 第十三条 (捐赠工程项目) 第十四条 (捐赠人对捐赠工程项目留名或冠名的权利) 第十五条 (境外捐赠人和华侨捐赠应办理的手续)第三章 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 第十六条 (受赠人接受捐赠后应出具收据及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捐赠财产的使用原则和方式) 第十八条 (捐赠协议的履行) 第十九条 (受赠财产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第二十条 (政府部门对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捐赠人的查询权利) 第二十二条 (受赠人公开受赠情况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的义务) 第二十三条 (公益性社会团体的管理成本)第四章 优惠措施 第二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第二十五条 (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第二十六条 (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方面的优惠措施) 第二十七条 (地方人民政府对捐赠的工程项目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附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释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