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浙江省宪研究

林孝文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27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林孝文  

页数:

337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中国法律的变迁史上,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叶半个多世纪,是中国公法新生和崛起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政治的变革与法律的革命相呼应,公法率先离经叛道,打破三千年中华法律的沉静,开启了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旅程。在半个世纪里,政治的风云变幻,刺激和催生着公法的成长,使其位居各法之首,引领着这一时代法律和制度的走向,并成为中国近代法律体系中的显法。与公法的崛起相随,公法学成为近代中国法学中的显学,也成为整个社会科学的显学而名盛一时。 公法与公法学在近代中国变化之显、地位之重,缘于公法与政制之间的特殊关系。一个时代的政制往往形成一个时代公法的母体,公法则成为一个时代政制的表征;政制演变促成公法的转向,公法的新生与崛起也可能促成一种新的体制逐渐得到孵化。一般而言,政制的性质与公法的地位和生命相关,政制的变革必然引起公法的革命,引起公法调整或者促进公法的生长。正因为如此,近代公法的变与兴,便属自然之理。因为无论是清末还是民国,政制转型成为时代的主旨,也就注定了公法的勃兴,旧政制的变革和新政制的创立总是以公法为依托,这是现代政制的特征,也是近代公法新生与兴旺的动因。如果说私法是法治社会之根底的话,公法便是法治国家或宪法政治的支柱。当法治国家和立宪政治成为近代政制目标的时候,也就注定了在近代中国的法律世界里公法的繁荣昌盛,最终形成了中国法律现代化以公法引领私法的历史格局。

内容概要

湖南制宪首倡于前,浙江继起于后。后继者不乏其省,桂、川、苏、闽、粤、滇、赣等省,奋起直追,相继汇入省宪潮流。“夫处今日之势,做今日的人,要说是反对制定省宪,我敢说一句,假使这个人不是犯了神经病,是决计不会说这句话底。”当时的浙人制宪,真可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浙江省宪运动与其他各省,尤其是湖南省宪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浙省宪法反映了“浙人治浙”的现实与梦想,纠葛着浙人自治的利益与荣耀。军阀、绅阀、平民、知识分子,各色人物,抱着不同的目的,以宪法为旗帜,粉墨登场;阴谋、智慧、奸诈、武力,各种戏法,出于不同的动机,打着制宪的招牌,层出不穷。浙人制宪心情之急切,仅用不足3个月时间就起草并通过了《浙江省宪法》(世称“九九宪法”)。不久,该宪法陷入流产。半年后,浙江各县共起草宪法达100部之多,后来整理为“三色宪法”,其宪草之繁杂,程序之严密,堪称世界之最。未几,该宪法方案又归于泡影。但浙人制宪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越挫越勇,不到一年时间,浙人又制定了《浙江省自治法》,并最终把它付诸实施。但到此时,浙人的梦想已不再具有生存空间。国民革命的兴起,国家政局的剧变,依据《省自治法》所产生的浙江省自治政府,仅存三天就烟消云散了。浙江制宪旷日持久、进行激烈;宪法文本不断翻新、五彩纷呈,但最终都束之高阁。重读浙江这段色彩斑斓的宪政史以及宏幅巨制般的宪法内容,让人感慨万千,心存太多的遗憾与设想。近一个世纪前,浙人对宪法有着怎样的梦想与憧憬?他们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障碍?他们梦想的破灭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经验以及思索?这都是本文始终关注的问题,在正式开始阐述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本文的基本思考路径及研究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题与论域  一、“联省自治”之由来  二、“省宪”之由来  三、本文所论范围之界定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区域史研究法  二、宪法文本研究法第二章 浙江省宪的缘起 第一节 浙江省制沿革与浙江省宪的制度基础.  一、清末省制改革与浙江现代省制雏形  二、省制论争与改革:民国初年的浙江省制  三、省制入宪的讨论 第二节 联邦思想与近代浙江  一、联邦思想在中国的兴起  二、联邦思想在浙江的传播 第三节 省域主义(Provincialism)与浙江省宪.  一、省域主义的崛起与省籍意识  二、浙江省域主义兴起与浙江省宪第三章 从“九九宪法”到《省自治法》 第一节 制宪前夕浙江的政局与舆论 第二节 “九九宪法”:法团参与制宪的首创  一、制宪酝酿:浙省士绅的鼓吹与省议会的运作  二、《宪法会议组织法》的出台与省宪起草委员的选出  三、宪法的起草经过  四、《宪法会议组织法补充条款》的通过与法团参与制宪.  五、“九九宪法”的审查通过与公布 第三节 “三色宪法”:全民制宪的先声  一、反对声浪的高涨  二、“三色宪法”的起草  三、“三色宪法”的审查与“夭折” 第四节 《省自治法》:应时之作  一、浙省自治的继续:《省自治法》的酝酿  二、《省自治法》的制定经过  三、《省自治法》实施中的“昙花一现”第四章 省宪与人心:浙省地方实力派围绕省宪所展开的争斗 第一节 省宪与督军:从卢永祥到孙传芳  一、“徒托空言”:省宪与卢永祥  二、“与虎谋皮”:省宪与孙传芳 第二节 省宪与省议会  一、“省宪”与“省选”:第二届省议会的争斗  二、省宪与权谋:第三届省议会的争斗 第三节 省宪与省长:从沈金鉴、张载阳到夏超  一、省宪与沈金鉴:省自治中的对抗  二、省宪与张载阳:由对抗转向合作  三、省宪与夏超:自治中的野心  四、小结第五章 浙江省宪的基本内容及评述:以“九九宪法”文本为中心 第一节 制宪的基本精神:省自治主义 ……第六章 省宪主义的命运第七章 结论附录 中华民国浙江省宪法(“九九宪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本文需要论述的基本问题集中于浙江省宪。要想较清楚地认识“浙江省宪”,就须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或事实进行必要的阐述。联省自治、省宪等概念,无疑与浙江省宪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在联省自治与省宪之间,又有各种难分难解之关系,甚至在许多场合之下,可以相互转换。当然,如果对两者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那么还是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下面对联省自治以及省宪的由来分别加以考察,以界定本文论题的界限及范围。一、“联省自治”之由来“联省自治”一词大概为中国所独创。据笔者的考察,第一次提出并使用该词的是张继。1920年9月,张继游历西班牙回国后到了湖南,正值章太炎在湖南主张湘、川两省结成“自治同盟”。章氏向张继征求意见,张氏借题发挥,与章太炎一起在长沙定王台将自治同盟改名为“联省自治”。数年后,张继在所发的声明通电中称:“‘联省自治’四字,自我发之,自我收之,一言丧邦,弟自知罪。”这也印证了张氏为“联省自治”的首倡者。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浙江省宪研究》基础上稍做修改而成的,基本上保持了原博士论文的风貌。本书在短时间内得到出版,承蒙西南政法大学“近代公法研究丛书”以及“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的出版资助。为此,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汪太贤教授、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负责人夏新华教授以及法律出版社的编辑丁小宣先生和郭相宏博士。在西南政法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我有幸师从汪太贤教授。汪老师言传身教,带我进入学术的殿堂。经汪老师的精心点拨,刚入学门,就定下研究方向。从收集资料,到文章大体布局,再到字词的运用,汪老师都为之付出过心血。学生愚钝,虽然勤奋用功,三年来不敢丝毫懈怠,但在许多方面可能还是没有完全领会老师的真意。感谢读博期间的任课老师唐忠民教授、肖唐标教授、郑传坤教授、王学辉教授等各位师长。正是他们的诲人不倦,让我接触到了西政的特质及其学术传统。没有他们,本文无论如何也是很难完成的。感谢周伟教授、程燎原教授、陈伯礼教授,他们在我的论文答辩时,帮我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一日为师,终身难忘。感谢我的师母吴晓秋副教授。她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要兼顾了繁杂的家务琐事。我从异地到重庆求学,人生地不熟,每次向汪老师家登门求教,吴老师总是不厌其烦,热情款待,让我感受到回家般的温暖。感谢我的夫人谭志哲女士,多年来默默地给予了我生活上的关怀与精神上的鼓励。


编辑推荐

《浙江省宪研究》编辑推荐:中国近代公法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浙江省宪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