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上下)

彭嘉陵 彭嘉陵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彭嘉陵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08出版)  

作者:

彭嘉陵  

页数:

896  

内容概要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套装上下册)》分为上、下两册,分别是“经济新闻采编实务”和“行业新闻采编实务”,理论联系实际,对不同领域新闻业务的针对性很强。《如何当一个牛记者(套装上下册)》的第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全面,几乎有关经济和行业新闻采编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第二个特点是新闻作品、采写过程、理论分析三结合,提升了《如何当一个牛记者(套装上下册)》的价值和可读性;第三个特点事文字平实流畅,语言通俗易懂,注重内容的表达,而不追求辞藻的华丽。

作者简介

彭嘉陵,女,1962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分配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部;1994年调到人民日报经济部。1998年被人民日报评为主任编辑(记者),2005年被人民日报评为高级编辑(记者)。在人民日报当记者、编辑22年。长期从事经济报道,主要采写工业经济新闻,对口联系纺织、服装、轻工、化工、煤炭、安全生产、船舶等行业。发表文章130多万字,尤以深度报道见长。曾主编《服装专版》、《经济周刊》、《企业经纬》、《品牌时代》等专版,主持策划、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专题和版面。参与筹办人民日报《新安全》杂志。2007年调任中国船舶报社常务副总编,兼任中船集团公司上海中船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主持报社日常工作,将船报从周一刊改成周二刊,报纸从内容到形式得到全面改观,船报实现历史性跨越。发行量攀升,收入翻番。2010年9月调任中国信息报副总编。

书籍目录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上):经济新闻采编实务》目录: 第一章 如何写好深度报道 深思成就深度 第一节热点性深度报道 采写背景:发现热点马上出击 写作分析:有关问题要分析透彻 第二节经验性深度报道 写作分析:从问题出发写经验 写作分析:把握好政策,写出针对性 第三节 问题性深度报道 3.1全方位解析一个问题 采写背景:边采访边学习 3.2采写批评性报道之不易 采写背景:发稿前后大“折腾” 3.3结合当前热点探讨问题 写作分析:透过会议研究问题 写作分析:综合运用各种素材 第四节专题性深度报道 4.1不厌其烦反复报道 4.2不同角度深化报道 写作分析:冷静对待被写对象的“不高兴” 4.3多侧面连续报道 第五节调查报告 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第二章 如何写好经济述评 第一节 阶段性经济分析 记者要当好观察家 第二节政策性述评 记者要有宏观意识 写作分析:研究问题,解释政策 写作分析:把握宏观经济大势 写作分析: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 第三节专题性述评 记者要研究问题 第四节行业性述评 记者要成为“行家” 第三章 如何采写大型会议报道 第一节 两会 1.1写好应景性专访 1.2研究问题写深度报道 1.3写言论既讨巧又讨好 第二节博鳌亚洲论坛 人多未必势众 第三节亚太城市市长峰会 任务明确 以少胜多 第四章 如何写好地方经济报道 第一节 驻站记者如何写好地方经济报道 第二节概貌性地方通讯 采写背景:游览途中“拣”来的文章 写作分析:走马观花,写直观感受 写作分析:不拘于景物描写,要提出问题 第三节专题性地方报道 3.1地方经济概览 3.2 地方巡礼 第四节经验性地方报道 第五节 问题性地方报道 写作分析:从企业出发研究城镇经济 写作分析:透过一种普遍现象研究问题 第六节地方特稿 第五章 如何写好专访 专访重观点不重人 第一节热点性专访 选对受访者 第二节 问题性专访 问题要抓准 写作分析:采访大家要作好充分准备 写作分析:写专访比写深度报道简便易行 写作分析:同一问题访不同人,从不同角度谈 写作分析:抓到线索通过专访写问题 第三节政策性专访 拎出关键点 写作分析:500余字的“迷你”型专访 第四节工作性专访 围绕主题谈工作 写作分析:同一主题不同官员谈出不同内容 写作分析:部长专访突出行业重点难点问题 写作分析:省长专访突出省情和地方特点 写作分析:外商专访抓住短暂时机,用好现成资料 写作分析:问答式专访直奔主题 第五节应景性专访 “应景”变“实景” 采写背景:兼顾对方要求,尽可能写出新意 写作分析:不要写成文件摘抄 第六节特别专访 思想交锋出火花 第六章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 第一节学写言论要循序渐进 第二节 言论选题的几个要点 2.1生活之中找选题 写作分析:从生活切入谈工作 2.2在观察、感悟中找题目 写作分析:平时注意储存下一些细节 2.3留意普遍现象 写作分析:平时的采访中留意言论选题 写作分析:立足全局,写出普遍意义 2.4关注新出台的政策措施 2.5结合当前热点难点配写评论 2.6言论也可“连续报道” 写作分析:有些问题可以反复评议 第三节真情实感写随笔 写作分析:真情实感,有感而发 写作分析:观察生活,信手拈来 第四节夹叙夹议写杂文 写作分析:生活中可议题材比比皆是 写作分析:敢于说“不”,言论选题技巧之一 写作分析:生活细节变成言论素材 第五节 消息配编后或点评点到为止 写作分析:抓住当时重点工作来评 写作分析:编后提升消息“地位” 第六节文章配评论要说出道理 6.1消息配短评 写作分析:强调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写作分析:指导工作,各有侧重 6.2文章配评论 写作分析:评论要高于文章 第七节 本报评论员文章要有理有据 第八节 “标准”评论不拘于标准 8.1 阐释性评论要把握住政策 8.2工作性评论要有针对性 8.3立论性评论以理服人 8.4驳论性评论既破又立 8.5带着感情写评论 第七章 如何写特写和侧记 第一节侧记:现场描写加背景介绍 写作分析:真情实感加历史史料 写作分析:现场描写加适当评议 第二节特写:真实展现当时场景 写作分析:巧用场景分出层次 写作分析:经济类特写可以写得妙趣横生 采写背景:记者也是参与者 第三节小品文:以散文的笔调介绍产品 写作分析:把产品介绍写活 写作分析:趣味性小品文 第四节域外随笔:发现的眼睛 第八章 如何写好人物 写活人物重细节 第一节人物通讯 写人物和写专访的区别 第二节人物速写 人物速写和人物通讯的区别 2.1 企业家 2.2工艺大师 2.3设计师 第三节人物“群像” 后记 ……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下):行业新闻采编实务》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福建省几十年来一直作为海防前线,较少有大型工业投资,乡镇企业也起步晚些,但这些年凭藉侨乡优势,积极发展“三资”企业,发展出口创汇乡镇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等。1988年乡镇企业出口交货总值约占全省的l/5,去年,又有了新的突破,光1至9月出口交货总值就比上年同期增长60%,上半年新增乡镇“三资”业153家。目前,全省乡镇企业有40多万家,从业人员270多万人,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县市因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均收入已从过去的100多元升至l000多元。外向型企业的发展,使得这里的“国产洋货”遍及全国各地。由此而兴起的“服装城”石狮,“鞋城”莆田等专业化商品生产县、市,引人瞩目,也为我国国内市场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外向型乡镇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日子之所以好过些,主要是在资金紧张时,经和合作的对方协商可得到通融,如预付定金等。再一个是受国内市场影响要小。虽然有些企业受政治气候影响,生产不太正常,但大多数能正常生产;合资企业由于有客商负责在外销售,尤为稳定。在广东省的中山市,我们更加感觉到了外向型企业蓬蓬勃勃的发展。这里听到的埋怨声较少;市、乡镇和村各级都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外向型企业进一步发展。 经过这次治理整顿,一些乡镇干部和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们也认识到,沿海乡镇企业多发展外向型是有好处的。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顺德县裕华电风扇厂厂长区鉴泉认为,沿海乡镇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转向出口创汇。他过去靠生产小型电扇起家,逐渐发展成大型风扇企业,并逐渐扩建以外向型为主的钢瓶厂、塑料厂等分厂,并和外商合资兴办了裕华微波制品有限公司,产品90%以上出口。 福建沿海一些有远见的农民企业家也已看到,乡镇企业要有本事去赚外国人的钱。只有逐步转向外向型,才能生存发展。泉州市浮桥镇兴华轻工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庆元,1979年起办皮塑厂,逐渐扩大后,到1987年兴港方和省外贸三方合资,办起现在这家公司,生产系列包袋,原料70%进口,产品100%出口,年创汇上百万美元。他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大部分产品出口,订单饱和,销路不成问题,则企业没有生存不下去之虞。 这些年来,一些乡镇企业特别是合资乡镇企业的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许多方面的空白,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消费品的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应该说,它们是起到了国内消费者启蒙者或引导者的作用。


编辑推荐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套装共2册)》分为上、下两册,分别是“经济新闻采编实务”和“行业新闻采编实务”,理论联系实际,对不同领域新闻业务的针对性很强。

名人推荐

“没想到彭嘉陵对新闻采编业务有那样多的感悟和见解。”“这两本书可以为各类记者的各方面业务提供参考。”“这是两本有价值,有特色的书,值得一读。” ——经济日报原总编辑 艾丰 “复旦才俊,清华校友——作者此著对新闻界固有实在的借鉴,对新闻学也是鲜活的启发。”“这两本书对业界学界皆有价值。”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如何当一个牛记者(上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