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白唇鹿

吴家炎,王伟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5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

吴家炎,王伟  

页数:

167  

字数:

270000  

内容概要

中国是世界上鹿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白唇鹿是中国鹿类中的特有种,仅生存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唯一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种。白唇鹿被动物学家认为是黑鹿的后裔,在进化上是很独特的一支。研究白唇鹿的起源、进化、分类系统 及生态生物学,不仅能了解它在高原上得生存及发展的原因,而且对研究鹿类的整个分类系统及动物地理分布特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书集中100年来中外学者从白唇鹿的发现到深入研究的材料,从起源、进化、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生态生物学、社群行为学、组织解剖学、饲养驯化及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力求为动物研究、管理人员及鹿类饲养人员提供深入完整的资料,达到提高研究水平及管护的目的。

作者简介

  吴家炎,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原属林业部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司。

书籍目录

前言摘要第一章 起源与进化 第一节 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 第二节 古鼷鹿与中国古鹿类 第三节 中国鹿类及其特色 第四节 青藏高原古兽类与白唇鹿第二章 地理分布 第一节 白唇鹿在西藏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白唇鹿在四川省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白唇鹿在甘肃省的地理分布 第四节 白唇鹿在青海省的地理分布 第五节 白唇鹿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第三章 分类系统学 第一节 鹿类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白唇鹿的分类位置第四章 生态生物学 第一节 自然景观及栖息环境 第二节 食性 第三节 生态活性、社群结构及特征 第四节 繁殖 第五节 动物群落 第六节 高寒行为学第五章 社群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解剖学 第一节 形态特征 第二节 组织解剖第七章 饲养驯化学 第一节 饲养与驯化 第二节 繁殖与生长 第三节 疾病与防治第八章 保护管理学 第一节 白唇鹿的分布现状及数量减少原因 第二节 保护及管理对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发情交配季节是动物生活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若天气正常,白唇鹿呈现有规律的活动,.同非繁殖期一样,一天内仍会出现两个觅食高峰,即黎明和傍晚,夜间则处于安静休息状态(图4.3.2)。在整个觅食高峰期内,进行采食的白唇鹿个体所占比例为绝大多数,清晨约占90.8%,傍晚约占87.0%(图4.3.3)。清展采食一般较集中,很少卧下反刍;中午太阳照射到鹿群所在位置时,大多数个体会卧下反刍或休息。在这一阶段内休息时间所占频次较高。傍晚或天黑后,白唇鹿会到固定的小溪、河边饮水,积雪期则舔食残雪。偶尔降雪,对白唇鹿的活动并无太大影响。若遇大雪,鹿群会改变正常活动,从开阔地带迁至灌丛或林缘,并中止交配活动。若积雪将食物覆盖,往往使它们暂时终止采食或改变正常采食活动时间(图4·3-4)。   二、社群结构及特征  白唇鹿营集群生活方式及集群大小,随季节的改变和栖息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鹿科动物在进化过程中有单独活动向社会性发展的趋势。在麝、獐等较为原始的鹿科动物,一般多单独活动,而在鹿属及南美的一些鹿种常集群活动(Geist,1974;Kurt,  1978)。对于真正的社会性鹿种,其群内会有明显的等级序位(Putmen,1988)。与其他营集群生活的方式的社会性鹿种一样,白唇鹿群内的等级序位关系通常是靠威胁显示(display)和争斗等一系列种内关系建立起来的,通常主要由体型大小和个体强弱所确定(Franklin et a1.,1975;framklin and lieb,1979;Suttie,1979;Clutton—Brock eta1.。1982),同时亦和年龄相关(Clutton—Brock et a1.,1982)。一般来说,优势个体通常为性成熟的成年个体。  为了最大限度了解白唇鹿的社群结构及其与栖息生境的关系,中日合作调查队在青海省和四川省的几县选择了8个研究地点(图4.3.5),对白唇鹿的社群结构及行为做了详细的观察。研究地点位于海拔3800--5500 m的黄河及长江上游地区,主要在山丘、山峰及丘原地带为主的白唇鹿生境。  每个研究地点即野外工作至少4天,通过25倍和40倍单目望远镜观察记录,野外工作分别于1986年8~10月、1988年7~11月、1990年9~10月进行。  一般两只或几只白唇鹿在一起时,总是保持较近的距离以便能够通过感官传递信息。同时,群内个体在活动觅食时或多或少地保持着联络。实际上,野外的白唇鹿一般组成相当独立的单元,这样对每群白唇鹿的记述也较为方便,为了便于数据处理·独鹿也被当作仅1只鹿的鹿群来对待。  蔡桂全等(1992)、Miura(1993),分别于1987年8~12月下旬在青海省囊谦县白扎山区及1988年10~11月在四川省真达地区(图4.3—5),对野外白唇鹿发情交配期及发情交配后期的鹿群结构及行为特征做了详细的观察研究。其中Miura(1993)的野外观察于每天7:00--19:00进行,前后共达190多小时。   图4—3-5 四川省真达地区观察地点及研究地点  (引自Shingo Miura et al。1993)  关于野外白唇鹿年龄组的划分,Miura(1993)认为:对于不长角的白唇鹿按照躯体大小划分为3个年龄组,即雌性成年组、雌性青年组和幼鹿(calf)组。雄性白唇鹿依其躯体大小、角形及角长又可划分为4个年龄组,即1龄个体(yeafling),仅具角突(I龄组);幼体,体中等大小,角具2~3叉(Ⅱ龄组);亚成体,体中等大小,具3~4叉(1II~);成体,体大,角长lOO cm以上,4~7叉(Ⅳ龄组)。同时,某些雄性个体依其角的形态可辨识个体。  (一)白唇瘤的集群及分傲类型  对鹿科动物社群结构与其栖息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一般生活在植被较密生境的种类单独活动,或仅集小群而生活在开阔地带的种类通常集大群(Dasmann。nd  Taber'1956;Franklin et a1.,1975;Hardir et a1.,1976;Hirth,1977)。例如:在美国加州Streelow Creek地区,红杉采伐林中的加拿大马鹿(C.canadensis rooseuelti)的鹿群大小为3~27头,平均为13头。而栖息于该地区灌木林生境的鹿群大小仅为1~4头,平均为3头。生活在该地区草原生境的鹿群平均则为26头(Franklin,1975)。  加拿大马鹿鹿群大小的这种差异被认为是其适应生境地变化而做出调整其鹿群大小的反应(Harper,1964)。同样,在青海和四川省,每年8~11月,白唇鹿通常生活在开阔地带,集大群活动(Kaji et al,1989)。中日合作调查队在1986~1990年间对白唇鹿主要分布区的青海及四川省8个研究地点(1it 4.3.5)的诃查结果表明:观察到野生白唇鹿群40多个(表4.3.1),鹿群分别为1~169只不等,平均39只,其中超过10只的鹿群占绝大多数(97.0%)。在开阔草地生活的鹿群通常较大,平均59只。相反,生活在灌丛生境地中的鹿群略小,平均约为19只(t—test P 一般,鹿科动物的群体是不稳定的,伴随着个体的加入或离开,雌鹿与雄鹿总是生活在一起,偶尔也有l~2岁的幼雄鹿(Framklin,1975)。相反,白唇鹿群体通常稳定性较高,其鹿群具有较强的内聚力。白唇鹿的个体可以通过其角的形状大小和耳朵上的··v,,形痕迹进行个体识别。在四川省真达地区,考察队于1988年10月在同一个观察地点对7个白唇鹿群做了2天以上的连续观察,收集了大量有关群体大小和组成的资料(Miura,1993)(表4.3.1)。结果表明,1个由15只白唇鹿(1个成年雄鹿,2只亚成体雄鹿,8只雌鹿和4只幼鹿)组成的较小的鹿群其群体大小和组成连续8天保持不变。另一个由41只白唇鹿组成的鹿群(4只成年雄鹿,8只亚成体雄鹿,25只雌鹿和4只幼鹿)连续6天的观察,仅1只雄鹿离开该鹿群。对118只鹿组成的鹿群(13只成年雄鹿,12只亚成年雄鹿,75只雌鹿和18只幼鹿)连续8天进行观察,仅观察到少数亚成体雄鹿离开和加入共6次。  11月份对3群白唇鹿18天的观察,发现只有1次变化即有1只亚成体雄鹿的加入。相反,群内所有的雌性个体在整个研究期内始终保持不变。尽管还不能对白唇鹿群内的幼犊和1龄幼鹿进行个体识别,但它们通常同雌鹿生活在一起。鹿群的大小和组成保持稳定不变。  1986年8月23日,考察队在青海省扎陵湖第二个湖心岛上发现1群白唇鹿共25只,其中有14只雌鹿,7只幼鹿和亚成体雌鹿,4只亚成体雄鹿,鹿群发现有人即迅速逃离。2天以后(8月25日),考察队员在另一个半岛上又发现该鹿群,并对该鹿群连续观察到8月30日,共6天,结果其种群大小和组成始终保持不变。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白唇鹿 PDF格式下载



帮朋友家的孩子买的,小男生正在做关于动物的网站。在这本书中查阅到很多知识。对于想要了解白唇鹿的朋友还是有帮助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