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

林仲贤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5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

林仲贤  

页数:

274  

前言

  序  2001年10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共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使健康的标准更加全面完善。正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那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已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不断深化。在各类人群中,由于升学、工作、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婚恋、家庭、离退休、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如何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健康地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心理卫生的中心任务。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各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已十分迫切。为此,我们撰写了“心理健康与咨询丛书”。该丛书按不同年龄段分《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及《心理测验》共4册。该丛书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人群撰写的,适应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  该丛书由林仲贤、武连江主编。参加丛书编写的人员有:林仲贤、武连江教授,丁锦红、王净副教授及韩布新副研究员。由林仲贤、武连江负责编写《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丁锦红、王净负责编写《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韩布新负责编写《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林仲贤、武连江、丁锦红负责编写《心理测验》。丛书内容丰富,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并注意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新成果,同时凝聚了作者有关的科研成果。  该丛书内容包括:(1)儿童、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2)超常儿童及低常儿童的心理特点;(3)儿童的智力开发及早期教育; (4)儿童智力测验;(5)心理咨询基本知识;(6)儿童、青少年及中老年人心理咨询特点;(7)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心  理障碍的防治;(8)心理测验的类型与应用等。  该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增慧研究员、吴振云研究员、李德明研究员,北京大学韩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郭德俊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孙沛博士、罗劲博士及李娟博士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提供有关资料,并对书稿一些内容进行了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我们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该丛书出版得到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版社原副社长任景阳,编辑室主任严丽对丛书的书稿进行了细心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为提高丛书的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该丛书肯定还有一些疏漏与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林仲贤武连江  2001年10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为了向各年龄段的人们普通心理知识和解答心理问题,林仲贤、武连江教授,丁锦红、王净副教授和韩布新副研究员等共同撰写了这套“心理健康与咨询丛书”。丛书分为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以及心理测验四个分册,内容广泛、阐述简明。作者均系我国当代心理学专家,丛书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书中吸收了当今国内外的一些新研究成员,也凝聚了作者们的科研成果,引用案例大部分来自我国现实生活,具有中国特色。  该丛书适合各年龄阶段群体,特别是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及中老年朋友阅读,也可作为心理健康与咨询人员的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林仲贤,广东恩平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5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报主编、东方国立儿童素质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主要从事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著作5本。获院、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武连江,河北省元氏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任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全国工读研究会顾问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余篇,出版著作有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曾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青少年先进工作者。

书籍目录

序言1 正常儿童的生理发展 1.1胎儿的出生 1.2新生儿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1.3乳儿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1.4婴儿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1.5幼儿期儿童的生理特点 1.6童年期儿童的生理特点2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2.1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 2.2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 2.3乳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2.4婴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2.5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2.6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2.7儿童(婴儿)研究方法与技术3 超常儿童心理发展 3.1超常儿童概述 3.2超常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3.3超常儿童的鉴别标准 3.4超常儿童形成与发展条件4 低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4.1低常儿童的概念 4.2低常儿童的分级 4.3低常儿童的心理特点 4.4低常儿童的产生原因 4.5低常儿童的预防及教育 4.6低常儿童的早期训练5 儿童智力开发与早期教育 5.1遗传与环境 5.2儿童的早期教育 5.3早期教育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6 心理咨询基本知识 6.1心理咨询的概念 6.2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 6.3心理咨询的原则、范围和形式 6.4心理咨询的方法 6.5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6.6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基本条件7 儿童心理咨询 7.1儿童心理咨询的意义 7.2儿童心理咨询方式与技术 7.3儿童心理与行为障碍及防治8 儿童心理测验 8.1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简史 8.2儿童智力测验内容和方法9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9.1心理健康的标准 9.2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9.3怎样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书摘 因此,从幼儿期就开始注意发展儿童的能力是有意义的,学前期是儿童能力发展的十分重要时期,在这时期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进行培养以促进其发展。 (2)气质特点:儿童的气质在2岁便开始表现出差异,到幼儿期表现得就更明显。气质的表现多从情感、情绪和行为动作中表现出来。在幼儿期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儿童非常活泼,行动迅速果断,对周围的事物反应敏捷,能很快回答问题,兴趣广泛;另一些儿童则行动缓慢,做事慢条斯理。有的儿童容易激动,情绪不易控制,动作总是很多;而有一些儿童则较害羞,话不多,不大参加集体活动。幼儿的这些气质上的个别差异,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与儿童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幼儿的某些气质特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研究者发现,学前初期儿童的某些气质特征,在教师或父母的正确教育下,在学前中期时便开始发生了改变,如某些幼儿的暴躁、任性、孤独、羞怯等可以通过集体生活和活动以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而得到逐步克服。 (3)兴趣爱好的差异:幼儿期便开始出现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如有的幼儿喜欢唱歌,不爱绘画;有的喜欢听故事,不爱认字;有的喜欢认字,不爱数数。幼儿的这种兴趣与爱好的倾向性还不是很固定的,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幼儿期还会出现对某些事物探究的兴趣,3~7岁的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会追问,“这是为什么?”这其中也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有的儿童提问很多,而有的儿童则很少提问,甚至一言不发。 (4)表现出初期的性格特点:性格是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心理特征。幼儿期是性格开始形成的时期,在幼儿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各种活动和态度上已看出明显的差异。如有的儿童爱集体,喜欢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比较合群,比较谦让,乐于助人;有的儿童则不爱集体活动,表现孤僻,唯我独尊,好占先;有的儿童爱劳动,爱护玩具、图书和衣服;有的则怠惰,对玩具、衣服等都不爱惜,随便破坏,撕破;有的儿童自信、骄傲;而有的则自卑、懦弱等等。人的性格受人生活和活动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人的生活条件和活动的变化而改变。人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在性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性格形成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和道德意识的发展起着核心的作用。幼儿初期的儿童对自己或对别人的评价还都是听从别人的,如别人说他“不乖”,他就哭。但到了幼儿晚期,在自我评价方面就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对别人的评价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与态度,这时如说他“不乖”,他则会辩说自己“乖”。林仲贤、张增慧等(1997)通过讲述儿童书中通俗故事的方式,探讨了3~6岁幼儿的自我认知与对他人认知的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及对他人认知的发展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发展,学前期儿童到了4岁阶段,似乎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自我认知及对他人认知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可能与儿童语言词汇的掌握、经验与知识的逐渐积累以及脑的发展与成熟等有关。2.6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是指6~7岁至1l~12岁。儿童进入童年期便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接受教育。在这时期,儿童进入以学习为主导的活动,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触的界面,与人交往的范围都广了,这就使得他们的心理进一步得到了迅速发展。2.6.1感知觉的发展 儿童认识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在幼儿期,各种感知觉在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培养,儿童的感知觉的敏感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儿童进人小学后,又为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儿童的感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在积极参加各项形式的活动过程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时听觉已经发展得很好,已经能区别汉语中的细微语音的差别。研究表明,如果以6岁儿童辨音能力为单位l,则7岁时为1.4,8岁时为1.6,9岁时为2.6,10岁为3.7。小学生听觉能力的发展与学校教学的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言语听觉的敏锐度也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4~7岁儿童的言语感受性低于8~12岁的小学儿童。小学儿童的言语听觉敏感性已接近于成年人。 初进人小学的儿童还常以自己身体的位置为标准来知觉方位,因此,他们对前后、上下容易分辨,但对左右不易分辨。根据调查材料,刚入学儿童上操时,有30%对左右转的口令常会搞错。初学写字的低年级学生,常会把相似的拼音符号或数字方向写反,如p写成b,8写成c一。,9写成6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逐渐能正确分辨方位,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位正确指出各种对象的位置,而且还可以指出对面人的左手和右手。皮亚杰曾对儿童左右概念做过实验,结果表明,5岁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7~8岁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手,10~1l岁才能完全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关系。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等(1964)重复了皮亚杰的实验,获得了大致相同的结果。 张增慧、林仲贤(1985)探讨了7~12岁儿童视、触感觉通道在辨别物体大小方面的发展情况。实验结果表明,7~12岁儿童的视、触觉辨别物体大小的正确率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同一感觉道(如“视一视”或。触一触”)的准确性高于交叉不同感觉道(如“视一|I|”或“触一视”)的准确性,而视觉感觉通道的结果优于触觉感觉道的结果。ll~12岁儿童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已接近于成人水平。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过程先后和长短的辨认,即对客观现象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时间知觉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儿童对时问的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它的发展比较晚。黄希庭等(1979)曾研究了5~8岁儿童对时间间隔的估计,实验结果表明:5~6岁儿童估计时间极不准确,不稳定,根本不会利用标尺;7岁儿童在外界有规律的刺激下,多数能利用标尺,时间知觉的准确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8岁儿童基本上能主动利用标尺,时间知觉准确度接近成人的水平,但对时距的估计,其准确性和稳定性仍不及成人。林仲贤等(1991)探讨了7~8岁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不同感觉通道的时问知觉,发现3种不同感觉通道对时距再现的结果不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但儿童的时间知觉准确性明显低于成人。2.6.2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指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意识的指向和集中。儿童注意的发展受儿童的主导活动所制约。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2001年10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目前全世界共约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精神卫生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使健康的标准更加全面完善。正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出的那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可见,心理健康已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不断深化。在各类人群中,由于升学、工作、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婚恋、家庭、离退休、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如何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健康地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心理卫生的中心任务。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各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已十分迫切。为此,我们撰写了“心理健康与咨询丛书”。该丛书按不同年龄段分《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及《心理测验》共4册。该丛书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人群撰写的,适应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 该丛书由林仲贤、武连江主编。参加丛书编写的人员有:林仲贤、武连江教授,丁锦红、王净副教授及韩布新副研究员。由林仲贤、武连江负责编写《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丁锦红、王净负责编写《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韩布新负责编写《中老年心理健康与咨询》,林仲贤、武连江、丁锦红负责编写《心理测验》。丛书内容丰富,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并注意吸收了当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新成果,同时凝聚了作者有关的科研成果。 该丛书内容包括:(1)儿童、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2)超常儿童及低常儿童的心理特点;(3)儿童的智力开发及早期教育; (4)儿童智力测验;(5)心理咨询基本知识;(6)儿童、青少年及中老年人心理咨询特点;(7)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的防治;(8)心理测验的类型与应用等。 该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增慧研究员、吴振云研究员、李德明研究员,北京大学韩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郭德俊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孙沛博士、罗劲博士及李娟博士的大力支持与热情帮助,提供有关资料,并对书稿一些内容进行了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我们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该丛书出版得到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版社原副社长任景阳,编辑室主任严丽对丛书的书稿进行了细心审阅,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为提高丛书的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该丛书肯定还有一些疏漏与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林仲贤武连江 2001年10月于北京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心理健康与咨询丛书”中的一本,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机制不断深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带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情况下,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一本力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写的丝毫不漏,完整无缺,何必这么谦虚呢。再加上能够得到这么多专家与那些读者们的期盼与帮助。请问还会有什么遗漏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