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制

朱教君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2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作者:

朱教君  

页数:

264  

字数:

540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在知识创新思想指导下,立足于防风固沙林工程建设和经营发展需要的学术专著。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本书所涉列的研究对象仅为沙地樟子松林,尚未能与其他樟子松从(如山地樟子松天然林)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本书以较早引种区(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他地区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所有这些不足,特别是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风险评价理论与技术研究等,都将是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森林生态与经营领域研究工作成果的总结,是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完成的研究内容之一。全书共分8章,分别对沙地樟子松的天然分布、引种栽培、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营林技术、人工林衰退的特征及规律、衰退的水分机制、养分机制、微生物机制以及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态经营等进行了论述。可供从事林业、生态建设以及生态恢复的科研、教学、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研究生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1 沙地樟子松的分布 1.1 引言 1.2 樟子松的历史 1.3 樟子松的地理分布2 沙地樟子松的引种与栽培 2.1 引言 2.2 樟子松的种源区划与引种 2.3 樟子松种子及其管理 2.4 沙地樟子松的造林技术3 沙地樟子松特性与生长发育规律 3.1 引言 3.2 沙地樟子松特性 3.3 沙地樟子松林分结构 3.4 沙地樟子松的生长过程 3.5 沙地樟子松林的更新特征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特征及环境系统 4.1 引言 4.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特征 4.3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基本规律 4.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环境系统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水分机制 5.1 引言 5.2 水分胁迫对不同起源沙地樟子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5.3 模拟不同降水条件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5.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幼树生理生态特性 5.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异质性 5.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盐分的异质性 5.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地土壤阻抗与土壤含水量及地下水位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养分机制 6.1 引言 6.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N素转化及有效性 6.3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P库及其有效性 6.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养分再吸收及利用效率7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的微生物机制 7.1 引言 7.2 菌根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7.3 接种外生菌根菌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7.4 养分、PH值、干旱胁迫及温度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外生菌根菌的影响 7.5 外生菌根菌多样性比较(天然林与人工林) 7.6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季节动态8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生态经营 8.1 引言 8.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经营与管理的理论基础 8.3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驱动力与衰退后果 8.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评价指标体系 8.5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管理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