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2003-04
文化艺术出版社
海岩
无
为了追回一把价值连城的十七世纪意大利纳格希尼小提琴,女刑警吕月月奉命保护已来到内地的香港黑社会头子潘大伟的弟弟潘小伟。他是追回这把小提琴的唯一线索。香港天龙帮寻踪而至,潘小伟几次险些丧命。在频繁的接触中,潘小伟对吕月月渐生爱慕之情。在吕月月的再三说服下,他答应交回这把小提琴,但要吕月月跟他逃往香港。吕月月沉醉于潘小伟的爱,又不能背叛组织,放弃她的职责,她终于拨通了刑警队的电话,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就此烟灭灰飞。
故事缘于一把意大利小提琴,这把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我国失窃后,被偷运到香港引起了香港两大黑帮——潘氏家族和天龙帮的一场火拼。潘家幼子潘小伟被偷送到大陆避难,我公安人员闻讯后,立即组织侦破小组,以潘小伟为线索,展开了追查小提琴的工作。 潘小伟被天龙帮一路跟踪到北京,正当杀手向潘小伟时,我公安人员一并擒获二人。经过审讯得知小提琴现在潘氏家族手中,但由于潘小伟从不参与家庭事务,故并不清楚小提琴的具体下落。于是,侦察队长伍立昌派出刚从刑警大学毕业的女警官司吕月月,化妆成导游小姐,与其他几位武警同志,在保护潘小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追查国宝级文物小提琴。 这次事变触动了潘小伟,他终于答应配合警方,劝说其大哥潘大伟交出小提琴,通过几天的接触,月月和潘小伟这一对青年男女产生了朦胧的情感,而一直暗恋月月的刑警薛宇的心里不是滋味,与此同时,我公安人员在几经波折后获悉天龙帮帮主即将抵京参佛拜庙,顺例接受潘家仪和之礼——小提琴,于是侦破小组布下天罗地网,在潘小伟的主动配合下计划夺回国家财产,哪料中途节外生枝,潘大伟让潘小伟利用献琴之际暗杀了天龙帮帮主,并携琴私逃。 正当我公安人员对潘大伟和小提琴进行搜搏时,潘小伟竟瞒着大哥,偷出小提琴,冒险来见吕月月,在吕月月的劝说下,潘小伟把小提琴悄悄交给了警方,小提琴终于回归祖国。潘小伟欲与吕月月南下出逃。一路上,潘大伟等人严密监守吕月月,使其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直到他们来到出境前的最后一个小镇,吕月月趁众人熟睡之时,犹豫再三,终于以人民警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战胜了个人私情,悄悄拔通了报警电话…… 当刑警们赶到时,潘大伟等已死于同天龙的厮杀中,而潘小伟也在吕月月和她的队友们面前,,绝望地自杀了。 回到北京,月月回想自己在被挟持的过程中,由于私情而产生过种种犹豫和矛盾,为此,吕月月深深自责,她辞去刑警的职务,回到东北老家,正当她准备深居简出,平淡度日时,却发现自己已怀上了潘小伟的骨肉,孩子是无辜的,更何况是自己亲生的,月月决定生下孩子,为了抚养孩子,月月辗转求职,生计困顿,最后只好又回到了北京,做起了陪酒女郎,呼酒买醉,来麻痹自己。 潘氏家庭得知大祟仍有潘家后续的香火,为收回孩子,潘家族骗吕氏母子去了香港,一年后,吕氏母子惨死街头,成为潘氏家族内部利益斗争的牺牲品。
海岩15岁应征入伍,退役后当过工人、警察、共青团干部,后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现服务于锦江集团公司,并兼任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店业协会会长、中国国有资产青年总裁协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等职。
无
很多年前看过连续剧,具体的情节忘记了,惋惜的心情记忆铭心。
翻出原著看了看,前面看的走马观花,边看边记起,同影视剧不同,文字版安排的情节很紧凑,海岩写破案还是很有谱的,扣人心弦。
只是很可惜,可能是由于早期作品的原因,吕月月这个人,海岩写崩了。
本来到中后期,吕月月的选择我还是一直理解的,诱惑,心动,矛盾,挣扎。这都是正常少女面对一个翩翩公子的钟情诱惑与他的身份和自己职业的相悖该有的反映。
就算她最后告发小伟,我都是理解的,与电视剧呈现的不同,书中着重描写了小伟的纯真与孩子气,包括这种个性引发的情绪上的阴晴不定。简而言之,潘小伟到死都还是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个男人。这让被一时的刺激冲昏了头的月月恐惧了,再加上大伟那象征着家族的不接受态度,她退缩了,说的过去。
但,我不理解的是,她怎么能在前几天还沉寂在小伟的死亡中,后几天面对薛宇,还能说出:在外面的时候,我很想你。
别说小心眼如薛宇不信她,就是一直抱着客观理解她的我,也崩溃了。
之前的月月,就算再过分,至少磊落,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做什么。直脾气,火气冲的话直拧歪人的。
但到了这里,她就是虚伪了,完全颠覆了之前的形象,是不符合逻辑的。之后的情节把她推向了虚伪虚荣,好逸恶劳。
我看的呵呵笑,因为情节崩坏了,也就没有那么认真了。
但总体来说,紧凑性很好,故事性不错,值得一看。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一些朋友说海岩的书都在捧公安,每本书都在树立干警高大全。这话我是不认同的。
相反,我觉得他是在用一种暗讽的手段揭露公安内部的官僚化与阶级化。那种沉闷的,死板的,上级发话下级必须立正敬礼的毕恭毕敬,让我觉得打从心里的恶心。
尤其是吕月月归队后,全队人对她的态度,她再不对,功是她立的,事是她办成的,没她小提琴早没了,警察也不会知道潘家兄弟最后的下落。可是她最后得到了什么?是全队人的疏离,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站在道德层面的鄙视。
这让我想起了《羊脂球》。
求你办事的时候,连哄带骗。事后成功,过河拆桥不说,还要在你身上踏上一万只脚。
伍队最可笑,这么正直那么正直,可从一开始,他心里明明清楚潘小伟对吕月月有意思,却还要求吕月月洁身自好的靠近。就差没说,你跟他搞搞暧昧,把情报套出来,可组织上要求你,卖笑不卖身。
这是捧公安?别逗了,海岩的每本书里,公安的描写,除个别人物,至少在对体质的描写上,他是在讽刺的。
官僚阶级显露贪婪嘴脸,阶级相对看出人心丑露。
无论七零八零九零只要是喜欢警匪片爱情片二合一的人,这款适合你。90后都跑去看小时代了,在郭奶油出现以前 在琼瑶阿姨之后 海岩叔叔不要被遗忘,琼瑶奶奶已经是过去时,而且港台毕竟水土不服,具体参加同名电影。琼瑶奶奶是梦里的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的童话,海岩的偶像剧更接地气,实打实的反映了90年代初的生活,徐静蕾演的电视剧真心不错,不是演技,而是记录下那个时代90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 和拜金主义萌芽时候人们的百态
【理智分析】潘小伟/金正熙的死,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潘小伟的死,真的能归咎于吕月月吗?其实用理智想一想,根本不是;
一个脆弱的不成熟的潘小伟
首先,让我们想想潘小伟真的在最后有自杀的必要吗?没有,如果他将事件的主事者推到已经死去的哥哥身上,潘小伟未必会被判很重的罪,到时候他和吕月月就可以不用过着畏罪潜逃的生活,至少能够平静的度过一段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
潘小伟,其实没有勇气面对法律的制裁。或者说,其实在他的脑中根本没有“法律”的意识,他和《玉观音》里的毛杰一样,他们心中只有“以暴制暴,江湖仇杀”的概念,你要杀我的亲人,我就杀你的亲人,所以毛杰在认定安心背叛她之后,选择复仇杀了安心的丈夫和孩子;所以潘小伟在父亲被杀之后,也选择报仇,黑帮血拼,将对方杀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最后他大哥,被另一派黑帮杀死。
想一想,潘小伟为什么觉得吕月月报警就是出卖他呢?因为他杀了人,法律不会放过他,他畏惧法律制裁;如果他没有杀人,没有选择以暴制暴的方式,他还要畏惧法律吗?不需要,如果他当初选择和警方合作,而不是杀人逃跑,那么他和吕月月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在一起,根本不必怕法律制裁和另一派黑帮追杀。
所以,潘小伟的死,其实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不是他自己当初杀人,吕月月报警根本不会伤害到他。潘小伟哥哥的死,也和吕月月没有关系,因为潘小伟哥哥是死于江湖仇杀,是因为他们兄弟俩先杀了人家的大佬,所以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法律的追捕,还有江湖死对头的追杀,潘家兄弟在杀了对方的老大之后,就应该能想到自己也会有这么一天被对方杀死,所谓“冤冤相报,永无止境”,潘大伟的死,其实根本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再退一步讲,其实就算是警方将潘小伟哥哥击毙,也是无可厚非,如果潘小伟能够跳出“仇杀”的是非观,哪怕是又一次愿意相信法律,他也根本无需绝望。
潘小伟如果没有爱上吕月月,也逃不出死亡的结局,因为他杀人越货,杀了另一派的黑帮老大,那么没有吕月月,他能够暂时逃脱法律的制裁,但迟早也是被对方黑帮报复杀死的结局。
潘小伟本来并没有卷入到“江湖仇杀”中,吕月月也爱的是这样一个内心善良的男孩,但是潘小伟却被“仇恨”蒙蔽住了眼睛,他本来并不认同父亲的生活方式,本来厌倦江湖仇杀,却在父亲死后,选择了报仇,他本来厌倦江湖仇杀的生活,却选择带着吕月月回到黑帮继续过着畏罪潜逃江湖仇杀的日子。
而其实,原著中告诉我们,潘小伟过于脆弱了,而且是非不分,他没有想清楚就带着吕月月逃走,他根本没有想清楚以后自己会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盲目相信他的大哥会给他安排好一切,就像他根本没有想清楚就选择和大哥一起为父亲报仇一样;他没有想清楚,就被他大哥带着走上了一条“仇杀”的不归路,一条原本自己也鄙视的路。他从来没有信任过法律,也么有法制的观念,并且过于依赖自己的大哥,什么都认为大哥会为他安排,他的是非不分也体现在他对于他大哥盲从。
潘小伟过于脆弱了,所以在大哥也死了之后,他就绝望了,因为没了大哥,其实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生活。在剧中他至少有两次机会,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一次是父亲死后,他可以不去报仇,而是和警方合作,一次是大哥死后,他也可以选择面对法律的制裁,获得赎罪的机会),但是都是因为他的脆弱和是非不分,诱导他走上了不归路。
一个被爱情迷住眼睛的、幼稚的吕月月
而吕月月呢?吕月月的幼稚在于她没有看出她喜欢的大男孩,其实并不足够成熟到能够承担“生活的抉择”,潘小伟过于脆弱,过于不成熟,过于依赖自己的大哥,潘小伟其实没有能力给吕月月起码的安全感和平静的生活。吕月月其实是被眼前的爱情迷住了双眼,根本没有想清楚以后的逃亡生活是什么样,“我原以为只要潘小伟爱我,他就会给我一切,且不说是否能幸福得死去活来,至少应该让我得到安全和起码的尊严。后来才知道我的幻想实在是太天真太幼稚了”,这是书中的原话,而潘小伟也确实没有成熟到能够给出吕月月想要的安全感。
吕月月,虽然幼稚,但是却没有玩忽职守,对于她警察的职责,她看的还是很明确的,所以,她实在完成“交换小提琴”的任务之后,才选择和潘小伟逃走的;她错就错在她过于轻而易举的抛弃了警察的生活,或者说她本来对于警察这个职业就没有什么信仰,而警察局就是将她当做“完成任务”的工具,所以吕月月对于警察局是失望的。但是她没有想清楚,自己不做警察之后,怎样生活,她将自己的生活完全寄托在一个黑帮富二代身上,根本是幼稚的,不现实的,而这个黑帮富二代根本也没有任何担当能力,甚至比她本人都要脆弱不堪。抛弃一切,跟着一个不靠谱的男人,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仅仅依靠爱情是不能生活的,而因为抛弃警察身份,而失去依靠自己生存的筹码,也就失去了尊严和自由。吕月月最大的错,不再于,她打了那个电话,而是在于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自己养活自己的机会,放弃了起码的尊严。
我有很多理由可以不喜欢吕月月,她太过漂亮,太过骄傲,她脾气很差,她背叛了自己的职业,之后又背叛了自己的爱人,但所有的事情她似乎有没有错… 她离开组织时,把大家千辛万苦的小提琴交给了组织,这种离开能称为背叛么?在执行任务中,组织对她是怀疑的,至少大部分人是这么认为,这无疑把她往外推了。她告密自己的行踪时,对潘小伟千叮万嘱不要承认杀人,,这不是对爱人的一种维护么?而同时她正对自己放弃以往生活的冲动产生怀疑… 遇到潘小伟,是她的劫难…
最后的结局,如果月月真的能做到无欲无求,带着孩子思思念念的生活,那结局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了。真正让人悲伤的是她的母亲…
总是会在看小说的当时内心激荡澎拜,等到要写读感的时候却已少有波浪。
在读完《永不瞑目》时,曾评价道:年轻并无作者笔下那样无知。而在读完这本之后,竟有些想要推翻原本的说法。
年轻,确实无知。
无法那么全心全意地喜欢海岩笔下的人物,曾一度认为是因内心妒忌的关系。妒忌他们的美貌或浑然天成的魅力。如今,才算是明白过来,原因无它,只是海岩写的人都太过真实。
不若其他一些故事里的人物,高歌着真善美,集所有高尚品质于一身,而海岩的人物却总有一点与那些主角不同。
他们大多都是好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自私、狭隘或是无知。而读者,应该说是我,往往最无法忍受的便是这些。
故事总是从水嫩的青春开始。反过头回想起这个故事,心中产生了比以往更大的不忍。年轻就像火一般,炽热得无法安置于任何容器,只能任其烧光所有,包括自己。
年轻的火不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年轻总代表着经历过少,生命沿途可能出现的所有事物第一次出现时总是让人无比兴奋。年轻什么都不想错过,遇到兴奋时,总是告诉自己不要错过。
可年轻到底会错过,错过的是不兴奋,或者因怯懦而错过兴奋。所以,年轻也总是后悔。因为,完全不知道自己真实想要的是什么,或者到底目前真实想要的会不会是终极一生都想要的。
人生有太多选择,年轻时尤其的多,选择虽多,但提供的选择机会却只有一次,并且转瞬即逝。年轻用微薄的人生经验做着自己的判断,而最终也只不过是屈从了自己心里的欲望。年轻时,最为原始的期待。
年轻的火熊熊燃烧,无法用道德来衡量它的作为。我相信人初生时的纯洁,也相信人心生来夹带的恶的种子。
我不喜欢故事的尾声。笔者说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在笔者玩了花样的故事之下,倒也不再关心故事的真实。我关心的是人心的真实,如果这个故事能够掐掉尾巴,反而有着无尽断尾的美感。笔者又何必在这个“假”的故事里,描绘如此真实的人心。
年轻的火最终熄灭了。若没有与火种一起逝去,那人能重复的便只有不断的熄灭。
而我,是那样的爱这个故事里的年轻的火。
人和人的感情是时间磨砺出来的
无论出发点是什么
都会在接触中产生或深或浅的感情
哪怕只是熟悉感
也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化为感情
吕月月对潘小伟产生的感情再合情不过了
只是没有办法合理
伍最后讲“她当时作为一个下级侦查人员,对案子的很多内幕情况并不全面了解。”
吕月月和潘小伟在双方的阵营都不是核心人物
却都那性命做了两方的棋子
一切感觉记忆都是幻觉
很久不读书,最近终于抽时间读了几本一直想读却一直没读的书,海岩名著《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便是其中之一。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字数并不多,25万字只能算是部中篇小说,情节也算不上复杂,主要内容是漂亮的女主角警察吕月月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爱上了阳光帅气的黑社会阔少,为其俊朗外表和绅士风度所吸引,在错爱中越陷陷深,最终跟随黑社会潜逃香港,途中为自己在香港的前途担忧而招来警察,引出黑帮火拼,众头目被一网打尽,而吕月月为警队所不容被迫辞职,之后产下遗腹子,为生活所迫成为夜总会头牌小姐。而之后由于其子成为黑社会潘氏家族唯一后代,从而被请到香港加入黑帮,最后由于利益纠葛母子二人惨遭杀害,故事结束。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是女主角吕月月的心路历程,细腻的心理描写占了很大的篇幅,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女主角心理的逐渐的细微的变化。情节简单,心理描写较多,这是海岩小说一贯的写作风格,按说这样的故事不太适合拍成长篇电视剧,时间过长却情节简单就会显得拖沓,但赵宝刚却做到了,而且一拍一个火,不能不令人称奇。我没看过一部海岩剧,不便多说,这里只讨论《一场》这部小说。如今看来,海岩的小说故事简单,情节老套,模式单一(警察、缉毒、黑社会、卧底等等),主角都给人何其相似之感,文笔也难称优美,大部分都是平铺直述的大白话,绝不会给人文采飞扬之感,他的小说吸引人之处在于巧妙的布局、合理的悬念和伏笔、前后呼应的剧情和突变的故事节奏,而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刻画、对世事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独到见解和评价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当然,海岩小说给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包括轰轰烈烈,却总是不该发生的恋爱。总的来看,海岩小说可以概括为两个词:言情加警匪。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上述特点它全具备了。海岩小说中女人的重要程度大过男人,很多时候男人只是故事的讲述者或是旁观者,女人才是故事的主角,《一场》亦是如此,可以说,海岩的小说是以写女人为主的。海岩是懂女人的,但我觉得,他懂的不是传统的中国女人,他小说中的恋爱也不是传统的中式恋爱,不过,如果说海岩在九十年代初期创作《一场》的时候女主人公和现实中的女人相去甚远的话,那么目前,在过去经常提到的新世纪已经过去十个年头的时候,我们身边大部分的女人都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女人了,海岩小说的女主人公倒是越来越接近现实,对于社会的这种变化,海岩小说以及“海岩剧”所起的引导作用可是不小。海岩小说中的女人都不是传统的中国女人,欧阳兰兰不是,安心不是,罗晶晶不是,吕月月也不是。海岩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属于我父亲一代人,但从他的小说中却丝毫看不出那个时代的人的特点,只让人觉得他是经历过西方性解放运动后回归现实的海外作家,他的小说中对性、爱和性爱的理解亦乎超前,婚前性行为、早恋、多个性伙伴、贞操视为儿戏等是家常遍饭,吕月月在将自己的贞操半推半就地给了白马王子潘小伟之后并没有太多女人第一次的羞涩与欣喜,而是很快将性爱视为家常遍饭,与潘小伟的夜夜笙歌很自然地成为了其爱情生活的一部分,她也没有表现出太多中国传统女人初为人妻之后的幸福感和使命感,而是在完事之后很快地将性爱的快感淡忘,满脑子地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和位置,最终,在初夜没过去几天的时候就将自己深深地爱着的第一个男人及其家人全部出卖。不能说她不爱潘小伟,否则她不会在潘小伟在被包围之后不顾生死地拼命去救他,但如果她真的爱潘小伟胜于爱自己,即又怎能忍心将其出卖?我认为,吕月月爱的是部分的潘小伟,她只爱她喜欢的那部分潘小伟,包括潘小伟的身体、他的气质、风度和一掷千金的豪爽——但却不是他的全部,一位哲人曾说过,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我非常赞同,很显然吕月月不认同这一点,而如果更进一步,要爱一个人胜于爱自己,甚至胜于爱自己的生命时,扪心自问,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人不用考虑这一点,但吕月月和潘小伟却面临着这样的抉择。潘小伟说过,他喜欢诗人顾成,甚至钦佩他杀妻后自杀的做法,虽然在吕月月问他如果他要自杀是否也会先杀掉吕时他说不知道,但在他自杀的前一刻,当他举枪面对着吕月月时,面对着这个不忠于己、害己全家的叛徒时,却最终没有杀她,书中写道,他的眼里饱含眼泪,却始终没有流出。他恨她,但他更爱她!他真的做到了爱她的一切,包括她的缺点,哪怕她的缺点最终要了他的性命;他更做到了爱她胜于爱自己,胜于爱自己的生命,他的爱是真爱,惊天地泣鬼神,是超越一切的大爱。相比之下,吕月月对他的爱何止差了一个档次,她的爱是自私的爱,一味要求回报,却不愿为之付出,她虽是警察,但她的人品却和潘小伟这个黑社会差得太远了。
我读的第一部海岩小说是《玉观音》,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我还为安心的遭遇和不幸而痛哭流涕,最终得知安心并没有死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这一路看来,虽然女主角一样的漂亮,一样的令人怜悯,但我的感动越来越少,对女主角的感觉除了怜悯之外,更多的只是一种感触,一种无可奈何的惋惜。美人香消玉殒,这的确是一件令人伤感和惋惜的事,但惋惜并不等于值得挽救,武松杀死潘金莲大家都深感惋惜,但不会有人去挽救。同样,吕月月之死本无必要,乃是海岩有意安排,不过吕月月之死也已没有了让人挽救的动力。按说,吕月月在香港懂得雇律师维护自己利益,没理由不懂得雇保镖保护自身安全,安排一个她躲过追杀、反戈一击,就此在黑帮坐大,日后潘念伟承父之志在香港叱咤风云的结果也挺好,但这并不是海岩的风格。似乎就是从《一场》开始,海岩迷恋上了血流如海的凄美结局,以后的小说女主角大半是死全家的,包括根本没必要死掉的、无辜的孩子,这是否是一种变态心理?恐怕连海岩自己也说不清楚,人的心理太复杂了。
女人生在这世上,就是要让男人去疼,要是要让男人去为她而付出,为她决斗,于是矜持就成了女人的专利,海岩小说中的女主角都是矜持的,而且都矜持得过了头,成了任性,但海岩懂得他的女人,他理解、也愿意原谅他的女人,他无时无刻不在为他的女主角的任意妄为作出解释,他是很容易原谅女人的,于是我们看到,安心的婚外性行为惹出天大的祸害,但我们知道她的无奈,知道她的难处,我们看不到人们为她所受到的惩罚拍手称快叫好,只看到人们为她的不幸遭长吁短叹,深表同情;吕月月的每一次犯错海岩都为其开脱,为其寻找合适的理由,有时候,实在找不到什么好的理由就拿出女人的直觉,写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想做”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海岩把小说中的伍处长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为吕月月开脱的话差不多都是他代为转述的。对女人心存怜悯的伍处长让人觉得和蔼可亲,而坚持原则的李处长则令人厌恶,不得不说的还有薛宇,明明是一表人才,对吕月月一片痴心,处处为吕月月着想,但只因为吕月月另有新欢,薛宇所做的一切都只让人觉得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从海岩的笔下可以看出,虽说海岩没有明确表达出对他的厌恶,但可绝对谈不上是喜欢。于是吕月月就在海岩的呵护和纵容下越来越放肆,越来越自以为事,越来越自私,越来越无耻。她一次次地出卖身边的人,在警察和黑帮之间来回摇摆,不断地把双方的利益相互出卖。也许让吕月月越来越堕落是海岩无意中流露出来的本意,就像施暴者喜欢受害者的叫声越来越大一样。总之吕月月是越来越没有原则,越来越跟着感觉走。她头一天已下定决心和薛宇好好过日子,好好养活自己的母亲,可第二天潘小伟一条信息就让她把之前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为了她所谓的爱情抛开一切,抛开为养她受了一辈子苦的母亲,头也不回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就在最终马上就要逃出国境的前一夜,由于一次任性的争吵,她又在愤恨中招来警察,把爱她到死的男人及其家人全部出卖。就算到了这时,海岩仍然在努力地为她开脱,“我想把一切告诉他,可我怎么也下不了决心,我躺下来,心里百感交集,一团乱麻,理不出一点头绪”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看到了吕月月内心的惶恐与不安,看到了她左右为难的尴尬心理。但她最终还是没有告诉潘小伟,而是静静地等着警察的到来,等着警察把潘小伟及其大哥一网打尽。
这一次,她最终将潘小伟害死,她最终无法再在两方之间反复。而回到警队之后,她马上把流给潘小伟的泪全部擦干净,面不红心不跳地谎称自己是被绑架的,原由是“我只能这么说”“我也是为生存。我想潘小伟活着的时候,也是允许我万一被抓回去就这样说的”以潘小伟对她无限的爱来看,即使她害死了他,他在地下也是会允许她这样说的,但我想即使他答应,上天也不会答应。这个时候,吕月月心里居然有了一种镇定:“说得残酷一点,潘小伟死了,他哥死了,能作为证人的所有人都死了,我说得合理不合理,他们都无法推翻”。从海岩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吕月月已经无需再找任何的理由,赤裸裸地道出了她心中最卑鄙的打算。从海岩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海岩也无奈地放弃了对她的开脱,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吕月月的罪过已经是任何的开脱都无济于事的了。最后,海岩借伍队长之口明确无误地直接捅破了吕月月最后的虚伪的面具:“你觉得有利可图所以你跟他去了,不惜抛弃你的母亲和你的组织,抛弃关心你帮助你的所有人。后来你觉得无利了,或者他得罪了你,或者是你想家了,所以你又出卖了他!”“你太可怕了!”然后,他再也没有说任何话,发动汽车扬长而去。
确实,人不能无耻到这种程度。伍队长之前一直是做为吕月月的辩护者的角色出现的,现在就算连他也都对吕月月看不下去了。当然,这个时候的薛宇也已对吕月月彻底失望,他再也不考虑自己的言语是否会伤到吕月月,再也不考虑吕月月那矜持的自尊心,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他已知道他们上了床,他再也不考虑会伤到吕月月,因为他自己受的伤,已经够多的了!当然,吕月月理所应当地认为薛宇这是在污辱她、刺伤她,可是现在,对于一个众叛亲离、毫无保留地出卖自己的良心的女人来说,她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不污辱她、不刺伤她呢?
女人是感性的动物,但女人不能完全失去理性,肆意妄为,否则真的就与动物无异了。女人理应受到男人的疼爱,在男女关系中男人理应付出的更多,女人理应是接受者,这是海岩一贯的观点,可就算连海岩也不得不承认,女人在接受和享受男人的爱的同时,应当给予男人起码的尊重。男人对女人的爱,首先是因为她漂亮的脸蛋和魔鬼的身材,但最终却是因为她温柔贤惠的性格和内涵。薛宇最初由于吕月月的外表而爱上了她,但他最终醒悟,明白如此内心的女人不值得他去爱,吕月月错就错在她欣然接受男人由于她外表的爱,却从不去想自己有没有内涵值得男人保持这份爱。海岩对他笔下的美丽女人给予了太多的宽容与谅解,但他最终无法容忍吕月月如此地任性,在故事的最后他安排了一出完全没必要的戏将她母子杀死,可以说是对吕月月式女人的彻底否定,在故事的最后,当海岩把采访手稿交给伍队长时,已看不出他对已故去的吕月月有丝毫的怜悯。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海岩的无情与冷酷,海岩的作品对苦命人从来不舍得怜悯,吕月月的母亲,一位敢爱敢恨,可歌可泣的英雄母亲,被安排了一个返回老家,一个人在孤独中终了余生的结局,未免过于无情。相对于吕月月冲动的爱,她母亲的爱却是始终如一,忠贞不渝,她这一辈子吃了太多的苦,为女儿为家庭操了太多的心,给她安排一个美好的结局,比如让薛宇照顾她的晚年,也是读者乐于看到的,但海岩没有这么写,他一贯的冷酷让人感到阵阵寒心。
关于这个故事,我的感触很多,海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把老套的剧情写得让人觉得耳目一新,为之动容。下笔之物不及心中所想的十分之一,对《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的思考就告一段落,我继续阅读海岩近年的新书,看看他的写作风格是否是有所转变。
反正还是在吹捧共产党。
美化公安形象。
不过说到吕月月的机会主义。看到哪里对自己有利就投往哪边。心里突然残念自己也是这样。很多女孩都是这样。自私。没有立场。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
她的确辜负了潘小伟的真情。
潘小伟单纯的爱恋她。
但她的确是想从潘小伟那里获得好处。
前半部分平平淡淡地看,后半部分情节变得跌拓起伏。看到尾声放下书,心中有着难以言说的滋味。吕月月命丧黄泉,算不算好的结局?
按照海岩小说里的说法,吕月月卷入这场情事是20出头的年纪。20出头的女孩子,你能指望她没有单纯的浪漫的念头?你能指望她一直理性地周旋于帅气多金的潘小伟身边而不为所动?
吕月月差不多是背叛了所有的人,亲人,组织,爱人……我所期望的结局是她能带着遗腹子坚强地贫苦地安静地活着,一如她的母亲,而不是选择孤注一掷地奔赴香港母凭子贵。
全书到结束的时候,差不多给吕月月做了最坏的定性:水性杨花,自私,只为自己而活。但事实上强加在她身上所有的遭际源始于组织的安排。她有过思想的波动,她在爱人与使命之间有过艰难的抉择,她最终的妥协推动了案情的告破却毁掉了一生唯一主动爱过的那个人。到最后,爱人含恨身亡,组织抛弃了她,所有共事过的人都无法谅解她……
所有的恶果都落在她的头上,际遇的悲剧还是人性的悲剧?难道一切都是她的错?
作者说在这个如今被利益化、官能化世俗的世界上,任何一点真挚的感情都可能成为生活的一点星光,让每个人为之感动,我也曾坚信只要是付出的真心就必定会被接纳,无非是时间的问题,然而如今的我已经不能不屈服于现实,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同,对于幸福都是自有一番见解,以前、以后,生活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能不能只做自己呢,不必在乎许多,其实也说不清忠于自己和委屈自己到底是南辕北辙还是物极必返,书中的女主人公短暂而又悲惨的一生,过分的保护自己反而让她失去很多,爱人、孩子以至于生命,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在潘小伟决绝自杀的眼神中变得无望,原本可以很幸福的--- 总是等着你先挂电话--- 总是清楚你的所有禁忌--- 总是记得你们之间所有重要的时刻--- 还要总是吗,这些就已经足够,这就是每个人心里要找的那个人,然而却未必是每个人懂得珍惜的那个人,故此失彼哪果还能身心安顿---
她的错就是因为她的善变吗? 这就是女人的恐怖吗? 人性的罪恶不在于做错了什么错误的决定,而是你即使怎样都摆脱不了别人对你的偏见,而你自己也无法走出是别人,也是自己设置的束缚。 爱究竟是什么?其实谁都说不清,也不用清楚。其实在每一个人心理,我们都期盼着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即使欲火焚身,悲惨收场,也会觉得那是青春最美。风花雪月的故事,本来就是这样,轻柔如风,美丽似花,纯洁像雪,寂清若月。 虽然依旧是海岩的警察故事,但是还是爱情色彩重多了,无论是在写作手法,还是在情节设计上,相比《河流如血》《便衣警察》《深牢大狱》还是觉得差了一点。
我们的悲剧就在于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幻想。我们不幸地忽视了这样一个认识:人如同树木一样也要枝枝杈杈地成长,而我们都把对方当作固定的雕像了,因此既不能容纳对方的缺点,又使自己变得神经过敏,总是全身心地期待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的生命。于是,当对方给我们一点点爱意或者无情,温暖或者冰冷时,都能逼使我们求生或者求死,陷入疯狂。
海岩把平常人的心态用一种极端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警醒我们、或者告诫我们。吕月月的故事我几乎是一气呵成,每一个文字都让我的血液活起来,月月和小伟面对爱情的态度被称为幼稚,我却极为欣赏。现实生活中不会遇到那么多的惊心动魄和绝处逢生,但是那些脆弱和孤注一掷却曾存在于每一个曾经年少的我们的心中,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现实的悲催,那些最纯真的感情在一点点的改变和退而求其次,或者换种说法就是在一次次的被伤害和痛苦的挣扎之后我们选择了妥协,选择了让自己更好生存下去的理由。
一直以来我都不会轻易让旁人感知到我,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其实那只是一种脆弱和年少不知如何面对伤害的方法。前不久看到朋友写说:很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我们总是心有灵犀。我似乎也从来不会给伤害第二次机会,于是身体里的某些东西在一点点的改变,那些封闭起来的东西就更加封闭,那些不能接受也从未再去触碰。其实只是因为太爱自己,所以不能轻易接受那些所谓的伤害。如果不那么自爱,如果不那么自恋,更多去感受文字中无奈和不可思议,曾经的伤害或许都可以放开,只要让心更坚强,让血液充满更多的勇气,就能理解:很多悲剧只是一种存在方式和命运的轮回。
应该是10年前看的这本书吧,记得当时是先看了后半截的电视剧,然后才在沉闷的新华书店里找到了这本书。
最开始对这个名字很反感,毕竟那时自己只是个高中生,对风花雪月这样的词多少有点排斥,在暑假中百无聊赖的某个下午,看了两集电视剧,然后就决定买书看了。
记得电视剧片尾曲里有一句“风花雪月应该是晴空万里”,而整个故事有浪漫,无奈,和总是提到的摇摆不定。风花雪月只是一个梦,但梦总会醒。
就像现实中很多时候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一样,故事中的人物仍然无法用简单的对错去下结论。
谁也不会是完美的,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摇摆不定。
这或许也是生活的无限可能。
看完了海岩“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有点郁闷的样子。
记得sis向我介绍LZ时说过,国外的小孩都会比较单纯,因为在我们这个年纪,他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远比中国来的简单,于是少了中国男孩在这个年纪就成长起来的事故与痞气。现在看书,我想,潘小伟无疑是个典型吧--尽管他有着如此复杂的背景,无疑,却是理想中的样子。他并非温室中的花骨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能应变复杂的情况,只是理想主义了一点。
这样的人,喜欢如顾城一般的男子,也是意料中事吧。高中的时候,也曾喜欢过顾城的诗,也曾在听到他儿子对着他喊“胖”时,觉得心中暖意与可爱。可是,一直无法理解他杀妻后自杀的行为,曾经深爱过的,看到血在自己的眼前蔓延,如诡异的花朵,充满邪恶,我想,我是无法忍受的。也许因为我是俗人,如很多人一样,觉得艺术家是疯子吧?
潘小伟对吕月月说过,如果他死了,他一定会在天上守护着她,于是,他在她的背叛中死去了--守护着她。不能说不是凄美吧。他最终没有和顾城一样,带着心爱的人去了天堂,抑或,因为他不再爱她?可是,单纯如他,恐怕是另一个极端--因为太爱。吕月月后来自己说,“也许我从十六岁被卷进那个丑闻开始,就造就了保护自己的本能,果断地,冷酷地,不假思索不假犹豫地保护自己,而不考虑是否伤害了别人。
我们的悲剧就在于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幻想。我们不幸地忽视了这样一个认识:人如同树木一样也要枝枝杈杈地生长,而我们都把对方当作固定的雕像了,因此既不能容纳对方的缺点,又使自己变得神经过敏,总是全身心地期待从对方那里得到自己的生命。于是,当对方给我们一点点爱意或者无情,温暖或者冰冷时,都能逼使我们求生或者求死,陷入疯狂!
于是,就有了这个孩子式的游戏和它荒唐的结局。”
这番话,看似深刻的。但是,可是,女主人公的表现却连这番话也没做到。这场游戏的真正付出的却只有潘小伟一人而已。吕月月的遭遇固然让人同情,人的自私也可以理解。可是,什么东西都需要有个度,过了这个度,任何借口都显得苍白无力了,而吕月月的自私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度--她的自以为是地谎言,她对薛宇的期盼,她最后带着孩子远赴香港的虚荣。。。又或许,女生看女生,看幸运的女生,总是要求严格吧,这也是人性的弱点不是?赫赫,总是为潘小伟不值的。那样一个单纯,聪明,帅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男生,也许像某些怀念的文章所说--他来这个世界,只是上帝让他体验下生活,然后,继续回天堂做天使了吧?!
突然间发现,好多看过的书都想不起来是什么了,中国人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我并没有好记性,所以,就当不正规读后感吧。看“你曾来过”中的女孩,生长于90年代的女生也有短短的关于琼瑶小说的记录,如果她有机会再看到,应该会有另一番滋味吧。将来,我也是?!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很久以前我们总是会用这样的话戏谑对方,只是知其中的寓意,肤浅的用了表面意思。
很久以后的现在,当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忠诚,会一直是个褒义词。
爱情
在爱情的面前,我们会放下尊严,放下忠诚,放下许多。可是,爱情的美好是很难维系的。
吕月月,或许对小伟姣好的面容失去抵抗力。女人,有时候不免感性,面对那些贴心的甜言蜜语总是会迷失的。
爱,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爱情,却至少是一个时间段吧。
谁曾执谁之手,谁曾与谁约定走四方?牵起你的手,选择的或许是场华丽的旅行。其中的苦乐只有自己吸收体会。
小伟,我想他终究是喜欢吕的,为了他,交出了那个小提琴,同时也交出了一份承诺。
女人决绝起来总是显得冷酷苍凉,背影总是凄凉。为了爱情的结晶,成为家族斗争的牺牲品,想来是不值得,然而,比起在夜总会买醉,在生存以下折腾,哪条出路更好呢?
我不知道爱情究竟该怎样,甜蜜蜜还是平淡淡?
事业
作为人民警察,真的要面对许多的诱惑和挑战。最重要的是忠诚于自己的选择。舍得之间,我们的天平总是倾向前者,这就是使命吧。
真的,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方能成就自我。
任何一种结果都不会是一种原因直接导致,他的死有自己的,有月月的,有他大哥及他家族等各方面因素造成,海岩看的很透彻,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正道不是永远光明,黑道也不无善良
很好的书评··
我每次看完海岩的作品都会觉得郁闷,不,不应该说是郁闷,应该是忧郁,也许是海岩对生活的描写太深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