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风马牛

吴迪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9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吴迪  

页数:

340  

字数:

2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个中国学者到瑞典隆德大学讲“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但他的学生们由于对中国国情一知半解,以及中西方在伦理、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巨大的观念差异,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同时抬杠捣蛋又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就构成了本书以妙趣横生的风格来诠释中西方文化对撞的内容。  为什么焦裕禄说他是老农的儿子,他是想继承人家的遗产吗?为什么孔繁森对司机说自己老婆时,不说“我太太”,而是“你嫂子”?为什么蒋筑英病情严重还不休息,直到死在工作岗位上?《红色娘子军》让漂亮的大脚和野蛮的刀枪共舞,是想表现性与暴力的和谐吗、还有,倘若雷锋活到现在,将是什么样子?于是,种种奇谈怪论不一而足,课堂了变成了刀光剑影的辩论场……

书籍目录

序第一辑 瑞典:接触第二辑 法国:苦难的历程第三辑 德国—瑞典:一个人的遭遇第四辑 隆德:钟为谁鸣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这是一本竭尽狡狯之能事的异书叙述之洗练老到,台词之精彩尖新均属骇人听闻,机智俏皮,风趣幽默,让人在忍俊不禁的阅读中,领略中西文化不同的韵味和内涵。 这是一本竭尽狡狯之能事的异书,叙述之洗练老到,台词之精彩尖新,均属骇人听闻   ——周泽雄(文学评论家、作家)   吴迪的研究,不仅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而且充满了学者式的智慧   ——解玺璋(影视评论家,《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   在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背后,揭示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深刻危机   ——崔卫平(思想批评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北京人用语的活色生香,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吴迪的语言,堪称中国学者里最好的   ——张远山(学者、职业作家)   能以这样笑嘻嘻的态度、幽默的语调,让人琢磨不透的倾向把中国特色说得如此有声有色,实属罕见。   ——郝健工(艺术评论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此书的部分章节在《北京文学》发表之后,备受读者,尤其是众多全国政协委员会的好评,并被《新华文搞》转载。   ——杨晓升(报告文学作家,《北京文学》执行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风马牛 PDF格式下载



讲的是电影,说的是老片子。能把老片子说得如此趣致并同时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十分有趣。读读作者的幽默,让你有会心的一笑。


值得一读,还推荐给了好朋友


找了很久,终于看到了,很过瘾。。。


小说的笔触,批评的视角,很特别


真的好喜欢这本书,找了它半年左右了,还是没有,卓越啊卓越,拜托你不要让它继续缺货了。这本书值得一读!


时隔4年在镇上的图书馆发现了这本藏书,因为喜欢电影的缘故在图书分类"电影"一栏中觅到了其芳踪,真是不看则已一看即爱不释手,一日便阅罢百余页,尚不舍离之.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兮.


该书以西方人的视角批判了中国影视界乃至中国文艺界的钳制和拘束现象,中国电影之所以很难卖出国门,从中我们能略知一二。


  书已经买了很久了,前几年看过一遍。闲来无事,随手又拿起,不想距书出版已将近十年了。
  
  书中所讲之事与当下较之,应的确有十年之久了。现在看起来,与当初不是一般风味了。
  
  书中的那些“中西文化冲突”如今也更能体会的深刻一点。毕竟与数年前相比,如今的互联网正迅速地普及各方文化势力,弥合各阶层的文化差异。多多少少对书里那些老外们有了一丝理解。
  
  书里的故事无需多论,看过的都会有各自印象深刻的地方。如今下笔写下这些文字,是想说说已经变化的读书的心态。
  
  中西之间的冲突,在作者调侃的笔墨中,变得饶有兴致,但却少了几分直视。字里行间中总能感觉到作者在诸多次对抗中的捉襟见肘,或许是有意为之的吧。毕竟有些话到了嘴边却舍不得说出口。成就了文章中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又好为人师的老外们。或许真的论断起来,作者不输于任何人,而是碍于种种,才不得不精神胜利了起来。
  
  如果说当年看这本书,是一种视野的开拓,那么如今再次审读这些问题,则变得有些踌躇了:是什么使得中西对于电影的评与论“风马牛不相及”的呢?那些被回避掉的问题是否在今天依旧是个问题?当年不舍说出口的话,现在是否说得出呢?
  
  当年购书尝鲜时,也算得文艺中年,对字里行间的调侃之风,幽默之处大为赞赏,并深感作者对异端的解构和嘲讽。如今再看,便觉得仅是解构已大不过瘾。倒是对书中的异端邪说有所感触。因此开始不赞同作者“濯缨濯足”的辩证,深觉应该较真的反思,再反思。否则似乎还得与人不及,无法与人及。


  封面介绍:“通过对电影的解读,提供多种伦理依据和价值尺度”。一本很棒的书,把大路货的主旋律电影搞出那么丰富的解读,拓宽自己的思维,在那么习以为常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的新意,此一也。封面说“提供多种”,其实是彰显西方的伦理和价值尺度,对中国的批判和嘲笑。崔卫平就言:“揭示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深刻危机——对于现代政治文化、法治文明和人际关系的愚蠢无知”,吻合了我的第二点;同属北京电影学院的郝舫,其评价接近我的第一点。


  在学校图书馆借来的,因为名字奇怪但普通,没什么借阅率!
  
  打开书发现,基本内容如下:以诙谐的态度,一反学术面孔,在异国的环境里,与一群观念相差千里的洋学生谈论中国当代电影,诠释中西方文化对撞的内容,是"求新声于异邦",还是"风马牛而不相及",吴迪先生的《中西风马牛》一书给我们的也许并不是最终的答案。
  
  这是一个文化的公共空间,它通过对电影的解读提供了多种伦理依据和价值尺度,让人在忍俊不禁的阅读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鲜明落差,领略其不同韵味与含义。
  
  这本书既主流又有趣。《北京文学》把它视为散文,《新华文摘》把它当作随笔,《东方》把它看作思想评论,《视野》把它归入影评。
  
  但是,吴迪先生借着在欧洲上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课,侃了一通东方文化,描了几笔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东西八万里,纵横捭阖,下笔数十万言,目的据说只有一个,赚钱。或许他在国外呆久了,不知道这是不需要提起的。当然善于揣摩言外之意的中国读者绝对明白,这种话可不止是表面所讲得那么简单。
  
  其实,吴迪本人的言行,正话反说,插科打诨加故作深沉,固然演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但总觉得欠点味道。这样的典型我们不是早在王朔的小说,王小波的随笔,乃至冯小刚的电影中与之打过交道了吗。浑身透着精明,点到即止,欲言还休,表面打着哈哈,心里亮堂得很。要不是跟一帮爱较真的外国人擦出了火花,又能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呢。
  
  因此,本书真正的卖点正在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大交锋,在于借助他者的眼光回窥自我。内在的一致性在东方神秘主义面前不堪一击,新中国的50多年在别人眼中有了异样解读。当然我不觉得那些人的重述就都是对的,比如书中的老先生剖析《荆轲刺秦王》,认为历史上的嬴政有两个,“一个为了伟大理想而杀人,一个因为品质恶劣而杀人”,陈凯歌只拍出了后一个嬴政,因而是场大失败。我倒希望老先生再看一遍这部电影,至少我眼中的陈凯歌是过于努力地要拍前一个嬴政,只不过曲笔过甚,让人看上去像后一个而已。
  
  更有意思的或许是对一种国民性——“混”的讨论。书里讨论得一点都不错,混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现象,当然它也可以分两种,有些人把混当一种生活方式,乐在其中;有些人把混当作挡箭牌,掩饰内心的伤楚,痛在其中。混到了高阶段就变成了玩,所谓的为人生而生活,而艺术;而玩到了高阶段,那就是超越一切意义之上,脱胎换骨,借尸还魂,变成了太乙散仙,风不止而树能静,游戏人间去也。“游戏人间”可是大有讲究,首先是游戏,做不得真,然后是人间,你真要他到三十三重天上去修成正果,那是会闷死人的。俗世红尘,才是见性成佛的场所。
  
  我当然不怀疑作者绝对是有话要说,只不过重重曲径,让人进了迷宫而不得返,入了桃花源而不欲返,倒真有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感觉。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中西风马牛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吴迪
  开本: 32开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01
  页数: 340
  
  【作者简介】
  吴迪,笔名启之。学者。1951年生,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初任教北京电影学院,后出国讲学,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一、文化大革命。著有《内蒙文革研究》《文革大辞典》二、影视研究。著有:《短长书》、《盘点遗产》《守望传媒》《民族的自传:姜文与<鬼子来了>》,并译有美国著名作家包柏漪的长篇小说《八月》。
  
  【内容简介】
  一个中国学者到瑞典隆德大学讲“中国文化与中国电影”,但他的学生们由于对中国国情一知半解,经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在这些奇谈怪论的围攻下,中国学者使尽全身解数,等待他的是凯旋还是败北?闭卷沉思,答案自得。这是一本竭尽狡狯之能事的异书,叙述之洗练老到,台词之精彩尖新,均属骇人听闻、机智俏皮、风趣幽默,让人在忍俊不禁的阅读中领略中西文化不同的韵味和内涵。
  
  【我推我说】
   和它邂逅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选中它多多少少是因为这个颇为怪异的名字,翻了两眼,大概是关于电影的,似乎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于是便借了回来,与同借的其他书放在一起,还真跟它的名字似的,风马牛不相及。
  
   吴迪是个搞电影研究的,这本书又多是在讲些老得跟我都能产生代沟的片子,所以初一借回来,有点担心会不会枯燥乏味。不过看完第一章,就明白,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已经很久没看过如此酣畅淋漓的文章了,翻过一页便已欲罢不能,它有足够的吸引力让你端坐一下午,一口气将其吞到肚子里!这种情形不禁让人想起当年“恶啃”名著时的光景,“啃”这个字用得何其贴切,不知从何时起,看书变成了一项艰巨的工程。评论者往往对晦涩难懂的艰深作品青睐有佳,仿佛他们所书写的每一句话,都有着深层次的多重含义,值得人用研究红学的精力去研究它们。语言简练轻松甚至口语化的作品,则统统一竿子打到通俗文学的圈子里,跟深度、意义这样的词汇彻底绝缘。这与电影界的现状到颇为类似,艺术片同商业片不也是这般的泾渭分明么?于是乎,我们纷纷捧着又厚又重又晦涩的大部头猛啃,其实不过是虚荣心作怪,想让自己显得有学问一些罢了。现在想来,纯粹,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吴迪的文字确实值得推荐,洗炼自然,幽默老到,总能搔到那说不出的痒处,让人忍俊不禁。评论者说这是京味幽默。身为北京人,反倒不太明白什么叫“京味幽默”,大概就是很会拿自己开涮吧?!不过,这本书最值得推荐之处却不在于此。整本阅读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思想。几乎每个章节,都有让你瞠目结舌,眼镜一地的细节。事实上从来没想到过,事情还有这样的角度。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曾上过“拓展思维训练”的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的“发散性思维”,看问题能找到与众不同的角度和解决方法。自我感觉还算良好,平时异于常人的想法也不少,可惜,同那些“老外”相比,简直可谓小巫见大巫了。吴迪的这些外国学生虽说个个都自称“中国通”,却哪个都不可能做到用中国人的思维思考问题,于是乎,摆在面前的就是,用外国人的思维来思考最正统的中国文化。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足以让很多中国人汗颜,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解读,那可真就只能用“异端邪说”来形容了。。。。。。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中,焦裕禄在慰问一位孤苦老人是说:“我是您的儿子。”我相信各位看到这里不会有什么想法,但这几位“中国通”却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说自己是别人的儿子?难道他想继承那个老人的遗产?瀑布样的汗那,真不知道吴迪当时的反应如何。又如一例,孔繁森对司机说自己的老婆时,不说“我妻子”,而说“你嫂子”,这便又不明白了,这次他们从干群关系联想到了上下级关系,难道官场上下级之间都是称兄道弟的么?想到这里他们又联想到的梁山好汉。。。。。。轮到蒋祝英带病工作,中国的敬业精神,到了西方人眼里就变成不负责任了。。。。。。这样的例子通篇都是,整本书都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展开着,无时无刻刺激着你的神经,冲突带来的不仅仅是“风马牛不相及”“驴唇不对马嘴”的恶搞效果,更多的,相信是对这种差异的的反省。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而我们别说想了,这样的念头都没动过。中国的传统哲学都提倡中庸,提倡万众一心,似乎就是从来没人提倡过要有异于常人的思维,恰恰相反,与众不同往往意味着叛逆,在这个社会上,对他的评价多数是负面的。我们经常抨击韩国人全民一致,没个性,到我们这里,从电影院出来,大家得到的结论都一样,读鲁迅读名著,大家都用同教育者评论家们一样的思路理解吸收,也许吴迪正式向告诉我们,在思想上,我们同样缺乏个性。
  
  有时候,吴迪同外国学生的辩论,会被我上升到国家外交这样的高度上去,所以有那么几次,让我觉得很不痛快,因为吴迪败在了这些外国人的群起而攻之之下,有人说吴迪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只有失败才更容易引起关注。如果真是如此,那至少在我这里,他的策略彻底奏效了,他至少激发起了我加入战团的冲动。整本书里,最令人厌恶的,当算那两个日本学生,很明显,他们是去挑事的,《地雷战》中提到“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想来破坏我们的地道”,于是日本人抓住不放,言之凿凿曰:“日本侵华战争时,为什么伪军比鬼子人多?”看得着实让人生气,吴迪同志当时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佩,不过还是觉得不够痛快,因为他没把那两个家伙骂得灰头土脸,便结束战斗了。
  
  《中西风马牛》可称得上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其标新立异的思想,它也是一本好书,好在它的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金沙】
  


吴迪正话反说的能耐相当了得。一肚子“坏水”,还一副“正义凛然”。他要说的话有一大半在别人嘴里。
我并不认为他的言论是正儿八经要给读者什么站得住脚的学术观点。相反,他所擅长的正是解构那些看起来似乎是正儿八经的论点。如楼主所言,他不过“借助他者的眼光回窥自我”。所以真要腆着脸凑上去跟他较真未免又着了他事先摆好的道道。更多的,在我看来,他是要向读者展示另一些更为多元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他的笔锋不过是略微划过你的表皮,更重要的痛处,还是要你自己去亲自审视。


哈哈,我相当同意你这篇评论的名字:这是一本正话反说的怪书!


牛 你的评论这么好 什么时候想写书书书 有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