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

姚继焜,朱禧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姚继焜,朱禧  

页数:

261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1年5月、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的昆曲艺术遗产,再一次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为世界所赞赏。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到全民热情地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少数老艺人对“一患尚存,的技艺的勉力维系,到表演艺术团体、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社会热心爱好者的共同关注,中国昆曲艺术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正是寻求发展、致力保护。寻求革新,致力继承的历程。从5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就组织以中国戏曲研究院为代表的相关研究部门,对中国戏曲的优秀遗产,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发掘、保护,并以各地昆曲艺人为基础队伍建立起专业的表演艺术团体,昆曲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拥有了建国后第一代昆曲学员。

内容概要

《昆曲艺术家传记文献丛书》作为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力图将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昆曲艺术家、理论家的艺术生涯和他们的经验总结、研究撰述,进行集中呈现,把昆曲艺术与那些附着在“入”身上的非物质形态的遗产,能够真实而鲜活地结合起来。这部丛书,汇集了来自全国七个昆曲院团的表演艺术总序家和理论家,他们之中,有的积数十年炉火纯青的舞台经验而有独到的心得体会,有的殚毕生精力而在音乐、表演、文学等领域提炼出深入浅出的理论结晶;他们之中,有的至今仍奉献在艺术舞台和教学的第一线,有的则未及深入整理自己的表演经验和学术观点就遗憾地离开了我们。但是,正是从这些文字记录中,令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昆曲——这一民族戏曲艺术的最高典范,在半个世纪中继绝学而续慧命的历程。我想,昆曲艺术今后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从这些文字中得到很好的可以汲取的艺术营养。因之,这套丛书的出版,是值得今天的人们给予珍视的。

书籍目录

总序序言编著者的话第一篇 平平淡淡才是真 童年生活多灾多难 剧团漂泊初入门径 落户苏州政府重视 苏昆艺术后继有人 “艺圃”三年根基初成 大跃进中活动繁多 传、帮、扶助全仗众师 宁、苏两地同一团名 “文革”前夕演现代戏 十年动乱相濡以沫 另辟蹊径下放苏州 重返南京开新局面 小戏扩展大受欢迎 初次出访影响绵绵 受邀进京荣获梅花 西柏林、意大利演出 初拍电影留有遗憾 日本一月商演成功 传承昆剧尽心尽力第二篇 诸家评说“张三梦” 一 王朝闻 以虚为实与以实为虚——看张继青“三梦”演出有感 崔氏一定姓崔吗? 二 阿甲 从昆剧《烂柯山》谈张继青的表演艺术——蓑谈生活体验和戏曲舞台体验的关系问题 笔下竹入神米酿酒变性 三 张庚 从张继青的表演看戏曲表演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三篇 张继青谈昆剧表演附录 张继青演出剧本选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平平淡淡才是真童年生活多灾多难关于从艺,张继青说,当初家里人根本没有想到要自己继承什么事业,自己更没有什么爱好和伟大的抱负,仅仅是因生活所迫,想找一个饭碗而巳。抗日战争爆发,上海、苏州相继沦陷,祖父母带着张继青母亲和小姑母一路逃难,到达浙江的乌青镇(现在的乌镇。一条河横穿镇中,那时河东一侧叫鸟镇,河西一侧叫青镇)时,张继青出生了。祖父母希望张继青的出生能带来好运,便请邻居中最有学问的先生为她取名字。先生说,乌青镇是个人才辈出的好地方,让孩子记住它吧。“忆乌”不像名字,因此“张忆青”就成了她的学名。因为她叫张忆青,后来出生的弟弟妹妹们,也就分别取名为忆中、忆华、忆敏。万万想不到的是,因为这几个名字,文化大革命中,张继青招来了第一张大字报。张继青说:我记得大字报的题目是《修正主义文艺路线黑苗子张继青家庭的反动立场!》,内容说,忆中、忆华、忆敏(民)、忆青,就是怀念中华民国和国民党(青天白日)。现在当然可以看作一个笑话,然而当时却让张继青惊恐害怕,带来了思想上沉重的压力。

后记

为一位戏曲表演艺术家写传记,我认为在叙述他生平的同时,也必须写出他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创造,所以写张继青的传记,我想作者除了要熟悉和了解张继青,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深度的对昆剧艺术尤其是表演艺术的修养和研究。因此我绝对不是“张继青传”的合适撰稿人。因为:一、我对昆剧的历史和表演艺术都知之不多。二、虽然1973-1986年,我曾与张继青在一个单位共事,但从事不同的工种,她是演员,我是编剧,她演出的剧目中,我仅参与工作了一小部分。而且这些剧目基本都没有能成为她的常演剧目。因为种种原因,如今我只能承担了此项工作,我实在很惶恐,在有关张继青生活艺术经历方面,为了尽量真实,我决定与姚继焜合作,由他先写出部分稿子,同时提供相应的材料,然后由我进行取舍增补,与此同时我也不时向还健在的老领导、老同事咨询,一部分稿子完成后,又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是:金毅、钱璎、顾笃璜、周良、谭慕平、范继信等,由此我也更加怀念已经仙逝的郑山尊,阿甲、徐昆荣、刘卫国、胡忌等,他们如果健在,即使不做作者,至少也能为传记的写作提供许多生动的材料。


编辑推荐

《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出于兰——张继青昆曲五十五年 PDF格式下载



正是张继青老师的昆曲艺术把我带进了昆曲殿堂,从此喜欢上这清雅的天籁之音。该书比较客观地描写了张老师的艺术人生,收录了一些比较珍贵的照片。这本书对于喜欢昆曲,想更多了解昆曲大师的传奇人生的读者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昆曲名家张继青,中国现当代昆曲艺术最璀璨的明星。


昆虫们的不可多得的,当代昆曲名家传记类(自传类)的好书。
希望早日出齐,我也收齐这套书。
可看性也是相当强的。强烈建议购买。
闺门旦之首就是张三梦。表演绝对细腻,唱腔具有韵味,带点苏昆的腔,和上昆的腔不一样。功力绝对是第一。


适合昆曲爱好者和希望了解这门艺术的读者


听过张继青老师之后耳朵就被惯坏了,所有的杜丽娘一下都沦为盗版,唯有张老师才是真正天籁之音。


希望早日出齐,我也收齐这套书。
可看性也是相当强的。强烈建议购买。
闺门旦之首就是张三梦。表演绝对细腻,唱腔具有韵味,带点苏昆的腔,和上昆的腔不一样。功力绝对是第一。


在昆剧《牡丹亭》表演史上,张继青老师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她塑造的杜丽娘娴雅而具书卷气;她的《烂柯山-痴梦》亦是一绝。欲了解这位昆曲大师的艺术人生,此书值得一看!


昆曲迷可以收藏一下,


书中对苏昆发展的历史,以及张继青老师的努力过程记载的很详细,内容很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我原本期待本书有强一点的故事性叙述,也希望它能能够再生活化一点,而不仅仅是历史记载,觉得是有点意犹未尽。
再者,书中很多篇幅在赞扬张老师的歌声与演出,要是能附上音乐CD或者演出视频的话,就更完美了。因为我到现在还不太找得到有关张老师书中所提到的音乐和视频资料,要是能配合着看,那就更美满了。


出于对张继青老师的欣赏才买的这本书。她之后的《牡丹亭》总觉不得韵味。


总之不值。可以去看看她的前一本传记,可能会好点。这本是在领导的“好意安排”下做的,文字相当粗糙,看了让人失望。


很喜欢张继青的表演,朴素自然,优雅从容,文章也很平实,喜欢。


张老师戏好,嗓子好,人也好!看看书,了解一下她的艺术历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