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语禅

曾琦云,倪新兵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曾琦云,倪新兵 著  

页数:

404  

Tag标签:

无  

前言

  《论语》解读的书虽然很多,可是要不从源头去探索《论语》的微言大义,那么我们即使花很多时间去研究,也不能理解孔子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有一种思想,来源于宗教,又高于世俗的一般宗教,那就是“禅”。“禅”是梵语,来源于古老的印度佛教,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禅”是佛教修行通用的方法,作为佛教“戒定慧”三无漏学的核心部分缺一不可。“禅”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中国禅宗来源于释迦牟尼灵山拈花示众的传说。《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说,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并不说法,一时百万人天,皆不解其意,独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因传以涅槃妙心,为禅宗的起源。当时佛陀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禅突破了文字的束缚,以静寂的心灵为归宿,从静定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从禅的角度来看《论语》,会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入于文字又出于文字之中。中国语言文字可丰富多彩地表达意义,孔子洞彻了人生的真谛,顿悟了宇宙的本末,因此他所说的话具有言外顿悟的特点,其所表达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是文字学和考古学等一般学问所能够说明的。  因此,我们决定从禅和佛法的角度来解读《论语》。中国历史上亦有一位高僧叫做满益禅师,曾经写过《论语禅解》,其诠释言简意赅,发人深省。但是,满益禅师寥寥几字终究使一般读者仍旧不得其解,特别对于很少接触佛法的人,经大师一点化,反而更如云里雾里。何况满益禅师是古人,在语言上与今人的距离也已经很悬殊了。鉴此,我们以《论语与禅》为题,对整部舱渤以全新角度进行现代解读。

内容概要

这本《论语禅》以《论语》原文二十个篇章为基本结构,从“佛道”的角度,用禅语分别从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解读《论语》。一部《论语》,从开头到最后,千言万语无非就是要你觉悟,让你从觉悟中找到永恒的快乐之道。《论语》不是告诉你如何做学问,而是告诉你如何“修心”,所以才有很多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此去做人,即能明心见性。  当时代进入到21世纪,我们大部分人已经失去了内心的和谐和平静。我们的物质条件在不断改善,可我们的烦恼和病苦也越来越多。重新让我们的心回复到和谐平静中去,那么《论语》是治心的良药……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  《论语禅》给我们烦恼的世界带来一剂良药,给我们散乱的心灵带来一种安宁。

作者简介

曾琦云,中国领导科学院博士,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禅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会长。出版专著多部,如《内圣外王-解读一代儒宗曾国藩》《舍利与修行》《宗教文化导论》《每日论语》《印光大师说净土》《安士全书白话解》《新版安士全书校注》等。
倪新兵,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曾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省哲学分会常务理事,在美国的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应邀到加拿大约克大学卡鲁梅经济学院和奥斯古法学院、芝加哥一肯教育学院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在多家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级刊物公开发表过论文,主编书籍以及发表专著约120万字。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学而第二章 为政第三章 八佾第四章 里仁第五章 公冶长第六章 雍也第七章 述而第八章 泰伯第九章 子罕第十章 乡党第十一章 先进第十二章 颜渊第十三章 子路第十四章 宪问第十五章 卫灵公第十六章 季氏第十七章 阳货第十八章 微子第十九章 子张第二十章 尧曰

章节摘录

插图:禅者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书眼,几乎对整个《论语》都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论语》的总纲,是《论语》的眼睛。如果开篇这几句话弄明白了,那么整个一部《论语》就容易读懂了。由于国学热渐渐升温,解读《论语》也变得时髦起来了,但解读《论语》,如果不从《论语》的根本入手,则往往会舍本逐末。有人认为,《论语》文字实际并非难懂,告诉大家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话对吗?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第一,《论语》文字好懂又不好懂,若不能言外顿悟,那么最简单的文字也会误会。第二,《论语》是告诉我们如何得到快乐的,孔子一生说“道”,就是要人得到快乐的。不仅孔子如此,所有的古代圣人都是如此,像释迦牟尼一生说了那么多经典,也是要让人离苦得乐的。世界上几大宗教的教主其终极目的,都是要人得到快乐的。然而,到底什么是快乐?快乐在哪里?世界观不同,快乐也不同。快乐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我们感官的一种愉悦,相反人们往往被感官所迷惑,自以为在享乐,而实际上却反而是在堕落。这就是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解读《论语》,我们首先要明白孔子说的快乐是什么样的快乐?然后才能够进一步去探寻如何去得到这种快乐?如此说来,《论语》说它简单却又是不简单的。《论语》一开篇就说快乐的,可到底如何理解这种快乐呢?现在一般通行教科书都把“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习并且经常温习,难道不是很快乐吗?”然而,“学习而又经常复习它,不是很快乐吗”,学生是反对的。因为学生不会认为读书复习功课会很快乐,因为读书已经很辛苦了,在休息时间还要温习功课,没有人会觉得快乐。为了理解《论语》开篇这句话,有必要把这句话在翻译时进行扩展。如果仅仅是直译还是难以理解孔子的原意的,因此,这段话的翻译要做如下的把握:“学”就是觉悟,觉悟就要时刻把握自己当下一念,不断地反省,警惕自己时时不犯错误。如果你能够时时善念相继,那就是“时习”的功夫了,一旦善念相继,你也就没有恶念了,你也就发起了广大无边的慈悲心,那么你还不快乐吗?你自己有了这种无限的慈悲心,就想要让天下人都得到这种快乐。那么,有朋友从远方来找你,当然也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可是并非大家都达到了这种至善的境界,那么如果有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他,这样我不就是一个君子了吗?从上面我的扩充翻译来看,大家想想,孔子是不是一个禅者?什么叫做“禅”,简单地说,禅就是观心,就是主宰和把握自己当下一念,禅修就是通过反省观察,去掉一切私心杂念,进入无我的境界。禅宗起源于印度佛教,在中国获得大的发展,它不立文字,言下顿悟的特点,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中国禅宗六祖是一个文盲,一样可以参禅。而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正象征着禅宗的实践性,他类似于神秀禅师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神秀的这个禅风,被总结为“渐修”,与慧能的“顿悟”是没有矛盾的,因为只有在“渐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顿悟”的境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就相当于神秀的“渐修”禅。“时习”实际是指我们用功的方法,就是要检查你当下一念是否觉悟,儒家又叫做“慎独”。“习”实际就是“练心”,也就是“修心”。过去经常有人将“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翻译为“学习并且时常温习”,是因为没有去寻找孔子所说快乐的根源,忽略了孔子的出世之道。孔子的学习不是做学问,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觉悟。要走向觉悟的彼岸,必须学以致用。即是要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对照和观察,自己行住坐卧、言行举止是否都能够做到?最主要是观察自己每时每刻的意念是善的,还是恶的,当达到纯善的境界时,也就是“仁”了,永恒的快乐也就出现了。所以只有觉悟,才能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孔子这里所说的“君子”是求“仁”的人,这个概念相当于佛教所说的“菩萨”。菩萨就是发大慈悲心,要让天下人都离苦得乐,他在生活中利益众生,对于一切众生都平等看待,不因为别人不理解我,就歧视别人,不仅不歧视,而且还要发愿在后世去度他。一般认为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可孔子的思想它的本质与佛教一样也是指向出世的。孔子的哲学,我们一般理解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呢?“天”就是出世之道,“人”就是入世之道,“天人合一”就是说出世之道是离不开入世之道的,而入世之道又是离不开出世之道的,“天道”和“人道”是辩证统一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理解孔子的学说多从入世的层面去理解,而忽略了孔子之道的出世意义。因此,把“学而时习之”理解为“学习和复习功课”就可知其根源了,那就是大家没有从孔子的出世精神去理解。孔子一生弘扬大道,他虽然立足于入世,但是目的是出世的。子贡曾经感叹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我们认为,不是圣人不讲不论,而是我们没有去仔细体会。


编辑推荐

《论语禅+愿力的奇迹(套装共2册)》:《论语禅》给我们烦恼的世界带来一剂良药;给我们散乱的心灵带来一种安宁。《论语》不是告诉你如何学习,而是告诉你如何“修心”;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有一种思想,来源于宗教,又高于世俗的一般宗教,那就是"禅"。禅突破了文字的束缚,以静寂的,心灵为归宿,从静定中去感悟人生的真谛。因此,从禅的角度来看《论语》,会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入于文字又出于文字之中。孔子是一个仁者,更是一个禅者,什么叫做"禅",简单多说,禅就是观心,就是主宰和把握自己当下一念,禅修就是通过反省观察,去掉一切私心杂念,进入无我的境界。禅悟是平凡人生的感动,是大干世界的感恩,中国当代第一本从禅和佛法角度,解读《论语》的书!抛弃自我的执着,快乐的活在当下!以《论语》参禅,从《论语》悟道!若寻找心灵的家园,可从《论语》中渐修!若寻找自性的觉悟,可从《论语》中顿悟!中国当代第一本从禅和佛法角度解读《论语》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语禅 PDF格式下载



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作者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
有些书本的解释是:学习了,然后有空就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我思考,学生我也做过,我从来没有这样而没有快乐过呀。
有些书本的解释是: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实践了,不是很快乐吗?我也在思考,好像不是那么快乐呀,有时候理想化的生存,但是太实际了,反而不是很快乐。
只有这本书解释的,我才感觉解释到心坎里了,能说服自己了:时刻把握当下一念,时时反省自己,只有善念,没有恶念,发起无边菩提心,不是很快乐吗。然也然也。
感谢作者对论语的解释。希望更多的人通过阅读论语而明道。
感谢作者的一片苦心。


这是一本真正能解释论语的书。


儒释道,在差不多的年代里出现,本身就有着人类共同的生存背景,都是智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很喜欢这样的书,撇开成见和知见,乃禅宗见性明心的必要前提。


书绝对是好书,从佛学角度,来解释儒学,很能抓住儒学心要。算是绝对有价值的书籍。可惜包装不好,书脊压皱了。


从佛家角度解读儒家经典,角度问题


书到了,感觉还不错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让你知道如何去爱,放下一切,心平气和


希望很有新意,有些独特的东西,还没看,先囤着


用禅来解释论语,角度很新颖


换一个视角来看看论语


内容不错很喜欢,可以让人安静下来;
收到书的时候已经有点旧了,额……尴尬中


只是封面有一个很大的折痕,让人非常不舒服


很不错的一本书,得悟才是真理!


比一般的国学老师的解读更有深度更透彻


大致翻了一下,角度挺新颖的


论禅的书很多,各有千秋,这本需要慢慢品读,有些老夫子的味道,不是小清新的文字。


可以看一点,现在的某些人特别需要看。自以为学识还可以,读了书中内容后方知“肚中羞涩”,才疏学浅。


好,很好,推荐购买。


两本书都可以。值得学习


〈论语〉的出世之道。


学习学习论语


论语,从下看的是,也必须好好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