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感知·汉字

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09出版)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感知·汉字:发现文字之美》包括了第一章 汉字源流译古今、第二章 钟鼎千秋、第三章 文字的发展史、第四章 书由心生:展现个性的行草书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汉字源流译古今/1第一节 仓颉造字/2第二节 远古刻画符号/3第三节 甲骨纪事/10第二章 钟鼎千秋/15第一节 中国青铜器著录的演变/16第二节 周代青铜器铭文的分期/29第三章 文字的发展史/43第一节 文字的统一/44第二节 由隶到楷/54第四章 书由心生:展现个性的行草书法/67第一节 忘怀与悲愤/70第二节 狂怪疯颠/78第三节 流放之作/86第四节 无奈与飘零/94

章节摘录

插图:现今的读者非常有眼福,能够在这简短且印刷精美的图册中,欣赏和出土时候几无差别的考古出土青铜器。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展品中的青铜器,依据时代的分期可以分为商代金文、西周金文、春秋战国金文,这样的分期,看似简单,然而这是考古出土物繁多的前提下,中国从北宋以来努力研究,从铭文的释读到以铭文的书风来断年,最后而能以器形与纹饰的风格来断年而有的成果。以下将文章分成两大段,一段是介绍中国从北宋以来关于青铜器的著录形式的演变,以理解我们现今可以轻易地欣赏精美图册,是一个得来不易的成果;另一段则是简介中国青铜文字不同时期的表现。第一节中国青铜器著录的演变先就青铜器的著录形式来看。钟鼎文字,称为“钟鼎”,因为这两种器型具有鲜明的政治意涵。钟虽是乐器,但却是礼乐的代表,《论语·阳货篇》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本意是在反讽礼乐徒具形式,孔子在《季氏篇》更说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于鼎,最有名的历史典故莫过于在孔子的《春秋》一书中记载鲁宣公三年(前606)的楚庄王“问鼎中原”。当时楚庄王出兵,经过洛阳,楚庄王向周王的使者“问鼎之大小轻重”,周王的使者回答“在德不在鼎”,历数夏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夏桀“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编辑推荐

《感知·汉字:发现文字之美》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推广丛书。传承汉字文化,发扬汉字精神,推广汉字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感知·汉字 PDF格式下载



学到很多知识,书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