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自述
2011-7
文化艺术出版社
冯济平 编
无
陈建功主编的《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自述》收录的是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自述,一共收有30位。包括:邵伯周、孙中田、彭定安、许怀中、陆耀东、曾华鹏、林非、朱正、陈鸣树、乐黛云、范伯群、田本相、吴小美、严家炎、魏绍馨、朱德发、许志英、刘增杰、黄侯兴、冯光廉、孙玉石、黄修已、吕进、易竹贤、黄曼君、骆寒超、董健、王景山、陈美兰、洪子诚等等。
序言/温儒敏
导论/冯济平
我的治学感悟/邵伯周
鲁迅研究和我对有关史料工作的一些看法/王景山
不断地超越自我/孙中田
学梦缒绻终难圆——学术自述/彭定安
学术道路自述/许怀中
回眸五十年——学术研究答问录/陆耀东
半个世纪的学术探求/曾华鹏
我的学术生涯/林非
研究鲁迅五十年/朱正
追求完美中的遗憾——我五十多年来的文化学术道路/陈鸣树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乐黛云
“过客”:夕阳余晖下的仿徨/范伯群
我的研究道路/田本相
在寂寞和坎坷中耕耘——也是一种学术生涯/吴小美
一个痴情者的学术回眸/严家炎
学术浅尝记/魏绍譬
在困惑中突围在探索中求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三十余载有感/朱德发
我的治学体会/许志英
路上——我的学术经历/刘增杰
甘于清贫,甘于寂寞,甘于枯坐冷板凳——我的学术之路/黄侯兴
选择·建构·守护——我的学术探索与感悟/冯光糜
学术问路自述/孙玉石
回首来路,也有风雨也有睛/黄修己
涉足学海纪历二三/易竹贤
反思重构中探寻——我的学术之路/黄曼君
我的学术生涯回顾/骆寒超
一碗“夹生饭”及其回炉的尴尬与苦恼——略谈我的学术道路/董健
为追求学理性而执著前行——在当代文学研究路上/陈美兰
学术生活断片/洪子诚
守住梦想——我的学术道路/吕进
后记/冯济平
版权页:我在1978年出版的《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是因为当时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委托,跟文学研究所的几位同事共同合作,补充和扩大该社曾经编纂过的《中国现代散文选》时,因为阅读了几千万字的作品,得反复进行比较,认真地考虑究竟选择哪些篇章最为合适?因为浏览的篇目实在太多,生怕在匆匆阅读过后,无法一一记住,造成遗珠之憾,所以就做了大量的笔记,简单地叙述和分析其思想艺术上的特点和长处。这样汇合起来大约是写下了十余万字的笔记,陆续发表过一些,最后润色和增订成为此书。由于十年“文革”的浩劫,绝大多数的文学书籍都被定为“毒草”,被禁止阅读,人们的生活实在太单调了,好像是生活在缺乏文化和知识的沙漠里面。因此这一本叙述和论说这么多现代散文家的书籍,就获得了许多读者的欢迎。我先后看到过内地和香港报刊发表的十来篇书评,大多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进而分析了此书的特点。这本书的写法,是偏重于印象式的,勾勒这些作家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时,注重文采,还注入了情感,却并未将重点放在审美理论上的升华。为了弥补这个没有很好完成的工程,我又侧重于从理论视角与史的线索这两点,于1980年写成《中国现代散文史稿》,其中还提出了撰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几条原则。此书出版之后,也引起了学术界一些朋友的注意,还被有些高校的老师指定为教学的参考书籍。听说韩国不少大学的中文学科,都采用它作为参考教材。1993年,韩国的高丽苑出版社出版了该国学者金会峻翻译的此书,这样就使得那里好多学习汉语的大学生,可以参照着进行阅读了。而在2003年,陈思和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东方出版中心)中间,也高屋建瓴和条分缕析地评论了此书。
《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自述》包括序言、导论、我的治学感悟、鲁迅研究和我对有关史料工作的一些看法等内容。鲁迅研究和我对有关史料工作的、一些看法/王景山、不断地超越自我/孙中田、回眸五十年/陆耀东、研究鲁迅五十年/朱正、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乐黛云、过客夕阳余晖下的彷徨/范伯群、我的研究道路/田本相、一个痴情者的学术回眸/严家炎、路上/刘增杰、在困惑中突围在探索中求新/朱德发、在寂寞和坎坷中耕耘/吴小美、回溯卷帙浩繁的、中国文学史、捧掬沉积在时间深处的、文史碎片、探寻遗忘在历史长河的、佚事逸品、彰显人文精神、丰富学知品业。国家社会重大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无
这本书中收录的并不拘泥于学术,而是学者的学术心态史,有畅谈如何“学术”的心得体会,也有对现代文学重要成果的重申和强调,我觉得这比罗列前贤成果,用一种模式阐释现代文学更值得关注现代文学的仁人志士阅读。
只是冲着名家来的,也是为了一个对于现当代文学有一个好的把握选择的,只是没来得及读,想来是不会失算的。
还没细看,感觉应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