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琴史
2012-2
文化艺术出版社
林晨
292
无
名园与雅会:怡园琴会、扶大雅之轮: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今虞琴社与《今虞琴刊》、空前抑或绝后:1956年古琴采访、为工农兵服务:古琴演出与改良等内容。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取域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名园与雅会:怡园琴会
一、苏州顾氏与“怡园”
二、叶璋伯
三、怡园琴会
四、“怡园”遗韵
第二章 扶大雅之轮:周庆云与晨风庐琴会
一、周庆云的讣闻
二、周庆云其人
三、周庆云琴学著述
四、“晨风庐琴会”纪事
第三章 寂寥云天万古心:王露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一、从音乐团到音乐研究会
二、王露其人
三、王露与山东诸城古琴
四、王露的音乐观
五、王露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
六、结语
第四章 今虞琴社与《今虞琴刊》
一、《今虞琴刊》综述
二、今虞琴社社约
三、今虞琴社活动
四、《今虞琴刊》中的琴人史料
五、结语
第五章 从“自得”到“打谱”: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古琴打谱
一、“打谱”的历史沿革
二、《碣石调·幽兰》打谱与研究
三、第一届全国古琴打谱经验交流座谈会
四、结语
第六章 空前抑或绝后:1956年古琴采访
一、缘起
二、行前的准备工作
三、日程
四、成果
五、成因
六、结语
第七章 为工农兵服务:古琴演出与改良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插图:《音乐杂志》创刊于1920年3月,共出了两卷16期。其所刊载的文章涉及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音乐评论等方面,另外还刊登了大量的音乐消息、歌曲谱以及传统音乐乐谱。其内容涉及面之广,丝毫不亚于当今的专业音乐刊物。虽然刊物延续的时间不长,却集中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主要的音乐观点。在那个时期,对西方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翻译、介绍的层面。杂志中这类文章主要有萧友梅的《普通乐理》、《和声学纲要》,刘鸿荣《乐式学纲要》等。由于音乐研究会中集中了萧友梅、杨仲子、王露这样一批留学归来的音乐家,以及北大深谙英文的学生,因此翻译西方的学术成果占有一定的比例。翻译的文章涵盖了音乐心理学、音乐家等各个方面。陈仲子的《译特意拉氏记谱法》、《译滨德太郎氏改良记谱法》亦反映了当时认为中国记谱法落后于西方五线谱的普遍观点。国乐研究在杂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类文章主要集中于音乐研究会的导师王露。在编辑《玉鹤轩琵琶谱》外,他还撰写了各方面有关国乐理论的文章,包括《琵琶审音发微》、《述古瑟制及调律》、《琴律六十调及八十四调》、《琴律三准说》等。杂志中,另有《说笛》、《说洞箫》、《说埙》等文章对乐器的形制、演奏法、演奏流派等各方面进行的探讨和研究。“五四”之后,由于西方音乐的冲击,面临生存困境的中国音乐,到底何去何从?是惟国乐独尊?还是全盘西化?抑或中西交融?《音乐杂志》集中体现了对于第三条道路的思考?即“在学习、借鉴西方音乐的同时,应首先对旧有国乐加以改进,搜集整理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从现在做起,着手新国乐的创作”?
《触摸琴史:近现代琴史叙事》是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
无
当下的古琴热,热得有点过头了。其实大多数人只不过借此装点门面而已,若求一二真于此中用功的人,十不得一。林晨女史承其家学,加上自身文化涵养深厚,所以来做这样一项虽然意义重大然而不免枯燥的事情,且将之做得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这种潜心向学的精神,以琴家自诩的人倒真该好好学习一下。
很好 交代了近代琴历史 书作者很有名
内容还是不错的,值得读。
给男友买的,他很满意!
不少掌故,打折时很划算
近几年关于琴史的书出版了不少,有些是类似于正史性质的,比如许健先生的《琴史初编》,有些类似于小品故事性质的,比如严晓星的《近代古琴逸话》。而这本书大体是属于后者的,但相对来说更为深入一些,闲暇时读一读,也可以增加对上个世纪琴界一些大事的了解。
琴馆里配这样的书不错,个人的话没必要了。
此书可以有。当闲书看看,稍微了解下,聊助谈资而已。
此书对《今虞琴刊》算是个补充,有一些琴人轶事,可从中一观。
这是对中国古琴文化保护的好书。
林晨女史這本書很好,對了解民國至50年代古琴歷史比較有幫助。
虽然有些内容是很早就发表过的,不过还是整理的比较清楚,也有一些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