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方忠 编 方忠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方忠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12出版)  

作者:

方忠 编  

页数:

365  

内容概要

  《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在开放的视野中将台湾当代文学置于中西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加以系统考察,细致分析台湾当代文学所呈现的各种文化构成因素,探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台湾原住民文化以及欧美文化等对当代台湾文学的影响。既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台湾文学的“中国情意结”,及由此衍生出的深刻的中国文化精神,又注意深入剖析由于特定时空背景而形成的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在“共相”和“殊相”的全面把握中整合台湾文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生态。  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母体文化、母体文学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台湾新文学又是在祖国大陆的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的直接催生下发生发展着的,因此,尽管1949年后两岸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段隔绝,但大陆母体文化、母体文学对台湾当代文学仍然发挥着恒久而又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也涌人台湾,台湾当代文学西化倾向明显。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台湾文学中,独特的原住民族群文化也深刻影响着台湾本土作家的创作并催生了20世纪80年代后的原住民文学。本书主要研究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台湾文学的母体性影响;台湾原住民文化对台湾本土作家与原住民文学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对台湾文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大众文化对台湾文学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建构台湾文学的文化研究模式,使台湾文学研究由单纯的文学研究走向复合的文学一文化研究,从而深入地挖掘处于东西方文化强力碰撞和交融中的台湾当代文学的文化价值,以进一步凸现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特殊组成部分的特殊地位。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儒家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儒家文化的发展变革及其精髓 第二节忧国忧民的千秋情怀 第三节怀想家园的乡愁情结 第四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 第五节中和相渗的艺术和谐精神 第二章佛教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台湾当代文学的佛教文化色彩 第二节台湾当代作家与佛教文化的精神联系 第三节佛教文化影响下的台湾当代作家 第三章五四新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学中的五四新文化精神 第二节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中的五四新文化精神 第三节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第四节五四新文化精神与当代台湾女性创作 第四章现代主义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台湾现代派小说 第二节台湾现代诗 第五章后现代主义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世纪末的文化风云:后现代主义的台湾身份 第二节远离中心的书写:资讯时代的消解和颠覆 第三节走出深度的言说:消费社会的欲望狂欢 第四节话语游戏的方式:后现代叙事策略的革命 第六章后殖民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台湾当代小说后殖民叙事的成因及发展 第二节台湾当代小说后殖民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台湾当代小说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第七章“原住民”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台湾“原住民”及其民族文化 第二节台湾“原住民”文化与日据时期文学 第三节台湾“原住民”文化与战后本土作家创作 第四节台湾“原住民”文化与当代台湾“原住民”文学 第五节“原住民”文化与当下台湾文学 第八章大众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第一节日常生活叙事和文学的世俗化 第二节台湾当代文学的新风貌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篇小说中意识流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展现主人公汀樱对过去的回忆。在回忆中交代了她生活的全部,展示了她作为一个旧式女人的本质。起初,她和丈夫丹一的婚姻生活美满而和谐,丹一总说她是“厨房里的天使,床上的魔鬼”。可是三年前,丈夫生过一场睾丸炎之后,他就不能碰她,医生说他身体早已复原,鼓励他恢复正常的婚姻生活。但是他心理有毛病,总认为自己不行了。于是,他们先是分床睡,后是分房睡,再后来丹一干脆提出离婚,可汀樱拒绝了。为排遣寂寞,她先是捡回一只三脚猫,后又提出抱养一个孩子,她认为孩子是个枷锁,可以将她与丹一牢牢锁在一起。可以看出,一方面,汀樱是有着良好的中国传统女性修养的贤德妇女,她深爱着丈夫,即使在丈夫性无能的情况下依然如故,并采取种种办法来维持这个家,正如作品所言“她对于自己的德性很满意”。另一方面,她同时还是一个有意识的殉道者,殉传统道德观念之道,能坚持这种操守,她感到很高兴,很满意。但“道”与“肉身”是有冲突的,她一方面为自己的德行满意,一方面又禁不住在心里荡漾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她还是像吊在半空中一样,虚飘飘的。她好像一直在等待,等待什么呢?自己也说不上来”。这种等待的情绪一是一堆干柴,一遇火星便要燃烧。一个偶然的机会,火星——乐兆青出现了。 汀樱对与乐兆青第二次见面的回忆是小说重点着墨的地方。主要写乐兆青对汀樱的诱惑和汀樱面对诱惑的迷乱。汀樱的目的是找乐求职,但见面后乐没提工作的事,可她还是恍恍惚惚地坐进了他的汽车,走进他的屋子;她明明感到他的手指往她袖口里钻,却不马上挣脱;直到乐兆青要她到卧室里去,她才清醒过来。 从主人公的两次回忆中可以看出,汀樱一方面受传统道德的束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丈夫性无能的事实;另一方面又潜藏着对男性的渴望,这种矛盾冲突使汀樱备受煎熬。 对梦境与幻觉的意识流描写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描写有两类。一类是表现汀樱与乐兆青约会的欢愉和兴奋:比如关于葡萄酒的幻觉。乐兆青说汀樱像杯葡萄酒,“她自己仿佛也闻着了葡萄酒味”,这使她激动、兴奋,女性的敏感得以恢复。


编辑推荐

《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在开放的视野中将台湾当代文学置于中西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加以系统考察,细致分析台湾当代文学所呈现的各种文化构成因素,探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台湾原住民文化以及欧美文化等对当代台湾文学的影响。既从宏观的角度来探索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台湾文学的“中国情意结”,及由此衍生出的深刻的中国文化精神,又注意深入剖析由于特定时空背景而形成的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在“共相”和“殊相”的全面把握中整合台湾文学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生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多元文化与台湾当代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