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戏曲史

麻文琦,谢雍君,宋波 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麻文琦,谢雍君,宋波 著  

页数:

165  

字数:

11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麻文琦、谢雍君、宋波所著的《中国戏曲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对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形成后的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面貌,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作品、主要人物都有清楚的描述。同时,《中国戏曲史(中国艺术简史丛书)》对各个历史时期戏曲艺术盛衰兴替的原因,也作了简明而具体的分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漫漫长途
第二章 元代戏曲
第三章 明代戏曲
第四章 清代戏曲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蒙古统治者建朝定都后,推行着一种界限森严的等级统治。他们实行四等人制,第一等为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汉人与南人(原南宋朝廷境内的汉人)屈居三四等,被压在社会最底层;职业也被分成十级,当时有这样一个说法:“—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文人儒士的地位仅比乞丐略高;科举制度也被中止了七八十年,以出仕为终极目标的文人儒士顿时失去了人生出路,即使通过别的途径出仕也总是难以担任要职,于是怀才不遇,沉抑下僚,郁郁不得志。这样,或者是出于逞示才情,或者是为了谋生存活,或者是为了宣泄抑郁,或者是因为与艺人的情感关联,元代文人终于迈步进入杂剧的审美天地里,将原先不无芜杂的杂剧形式提高到一种新的审美层次。 元杂剧产生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苦难深重的时代:二帝被俘,宋室南渡;抗元失败,异族一统,汉族历史性的衰败,国计民生的江河日下,少数民族的蛮性统治,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失望、郁闷、苦难和仇恨。至尊的封建理念,传统的道德伦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混乱错位,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表现形式,“以更响亮的声讨,更完整的揭露,更深沉的讴歌,更直观的呈示,更系统的展现”(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宣泄内心,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营造一个理想的天地。如此,一个民族精神力量在异族统治的压迫下的壮美喷涌,形成了元杂剧制作的全新奇观。 正是上述这三种主要原因,使元杂剧以相当的创作规模和艺术水准,在中国戏剧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涂抹了辉煌灿烂的一笔。 一、整体勾勒 呈现在眼前的是群峰耸立、山峦连绵的浩大气象。叠嶂山峦从金元之际逶迤延展至明代初叶,—大批作家是这条山脉的主体构架,一大批作品形成风格各异的可堪赏叹的风景。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金元至明初这一百余年时间里,杂剧作者留名史册的就有近二百人,而作品名目更高达五百多种,实际情况当然不止这个数字。 戏曲史家一般把北杂剧作者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作者活跃于金末(1200前后)至元成宗元贞、大德(1300)前后。他们大都活动在元大都一带。这一期作家中才人辈出,名作如林,是北杂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包括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纪君祥等重要作家;第二期作家活跃在元贞、大德以后到元亡(1368)前后,他们的创作活动已转向南方的杭州,其创作成就也远逊于第一期作者,其中,郑光祖、乔吉、宫天挺、杨梓、秦简夫等人有—定的代表性;第三期作家活动在元末明初(1360—1449)。这个时期的北杂剧制作已成余绪。罗贯中、贾仲明、朱权、朱有燉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编辑推荐

《中国戏曲史》共4章,以元代、明代、清代戏曲艺术为主导,介绍各个时代的经典戏曲作品,对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给以评介,兼述各个时期的戏曲艺术成就,展现了中国戏曲史的历史长卷,是一本比较全面通俗的中国戏曲史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戏曲史 PDF格式下载



非常好,内容丰富,很满意


粗略了解的话,够了


非常的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