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教育

丁钢 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9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丁钢 编  

页数:

310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份国际性中国教育研究集刊,出版宗旨是为提高中国教育变迁及其国际关系的认识、思考以及分析的水平,提供一个有益的中介和共享的学术论坛。本辑为第1辑,收入了4篇学术研究论文、报告,以及2篇对“报告”的评论。  全书内容丰富,特别是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一文,运用叙事学的方法作比较研究,视角独特,视野宽广,在方法论上对中国教育学者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作用。

书籍目录

学术研究与交流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研究报告与评论转制学校:事实、成因与前景从转制学校看中国学校体制变革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发展(1978-1998)全球视野和上海教育国际化专题研究与讨论选择和分配:中国教育知识历史的社会学分析

章节摘录

  刚一开始她只是简单地拒绝跟随造反派,可即便是为了坚持这样一个立场,也给她带来了许多麻烦。她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与她早年所受的西方教育有关。她一贯主张独立思考,而且她也有自己的一套“革命方式”,这就是她经常会批判那些作风不够正派的干部。她感觉到自己曾经得罪过某些人,所以他们会借此机会实施报复。  她是作为江苏省第一批108人之一被下放到遥远的农村从事劳动改造的。实际上,她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体力劳动,就是清扫再多的厕所,她也乐意,真正使她难受的乃是看到自己父辈一代的老教授们不断遭受侮辱,还被迫要在寒冬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繁重的劳动。由于她把这些不满讲了出来,而不能像其它人那样缄默不言,她都记不清自己被抓去游街、接受批判了多少次,但她从来不会承认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造反派“当局”因此认为她是一个头号顽固分子。她在乡下一共待了7年,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她既没有机会教学,也从未有条件作过任何教育研究。  最让她痛苦的经历发生在那次全校教师大会上,当时她被指控为“国际特务组织”的一名成员,因为她的父亲曾长期生活在香港和台湾。另一件记忆犹新的经历是,一伙红卫兵在抄她的家时,要她交出所有的个人信件,她断然拒绝了这一粗暴要求,要知道,尊重个人隐私在她家及其职业生涯中乃是一条基本原则。结果,她再次被公开批判。那时候,有许多人通过揭发别人来保护自己,但鲁洁却从没有做过这种事。造反派们要她批判自己的丈夫,对此她当然是毫无犹豫地拒绝。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