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权力
2007-3
教育科学出版社
朱新梅
276
无
如果以京师大学堂作为现代中国大学的开端,则中国的现代大学大致上就有100年左右的历史,是100年前从西方引进的,是一种舶来品。然而,源自西方的大学在中国的发展却经历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大学的发展轨迹。西方大学最初主要产生于民间,因此有先生大学和学生大学之称,而中国的大学最初是在政府的推动下才逐步地发展起来的,因此100年来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就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无论是前50年还是后50年,概莫能外。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大学的历史演变,当然也就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解决中国大学的现实问题。 朱新梅博士的《知识与权力:高等教育政治学新论》一书以大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将大学与政府、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开辟了教育政治学新的研究领域。该书详细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不同的知识框架结构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型的过程。通过“知识”与“权力”这两个核心概念,作者系统研究了中国大学与政府关系、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大学生产与知识型变迁的动力与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权力变迁导致知识型变迁的特点,描述了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传统的德性伦理知识型在中国引进西学后逐渐瓦解,复式簿记式知识型的形成以及实利主义知识型的生成过程。本书从宏观上考察了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知识生产制度的变迁,研究了不同历史时期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政府对大学的治理策略与技术,以及国家权力如何影响大学知识的生产与流通等问题。
知识生产作为人类心灵的一种活动,有其特殊的运行机制。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遵循着人类思维运行的规则;作为学科性知识生产活动,它遵循知识生产的内部规则;而作为人类心灵的一种创新活动,它还受知识生产主体所在社会的制约。如果视人类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生产的内部规则为恒定不变,则影响知识生产最大的因素乃是外在的社会制度。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与知识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互相提升。大学的知识生产活动因教育教学活动而深受影响,毕竟大学首先是作为教育教学机构而存在的,其知识生产活动依赖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人力基础与物质基础,也依赖于大学内部的制度环境。 大学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孤岛。当知识与利益、知识与权力互相缠绕在一起时,教育与知识生产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它自身以外力量的干预与控制,并由此而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但大学并非完全的被动。从历史角度来看,大学与外部力量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学总在寻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因为教育教学活动与知识生产活动有着自身运行发展的内部规则。 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而是意味着遵循教育与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则,通过自律来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政教相维传统的国家里,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国大学自其诞生以来,就作为政府改革的利器而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大学在中国发展中仍居于战略性的基础地位。大学外部的制度环境必然影响到大学的内部制度,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知识生产。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国家治道的不同,大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大学的功能发挥也各不相同。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到当下160多年的历史时期,就政府与民间社会关系来看,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社会型态:1840年至1949年为无序型社会, 1949年至1977年为总体性社会,1978年至今为治理型社会。每种不同的社会型态,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也各不相同,大学知识生产状态及其所形成的知识型也各不相同。 在无序型社会,政府丧失了治理国家的合法性,其权力微乎其微,很难渗入大学内部,大学几乎成为一个自治组织,教学与知识生产活动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规则展开。中国现代大学产生于无序型社会,可谓应运而生。大学的教学活动与知识生产活动最终导致了传统德性伦理知识型的变迁,一种带有科学、民主色彩的知识型不断地孕育、成长。 在总体性社会,政府是领导型全能政府,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一切都纳入政府的管制之中,大学失去了自主权,大学知识生产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政府的领导下,大学知识生产的结果是形成复式簿记式知识型。 在民主开放的治理型社会,大学逐渐获得了自主权,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及社会之间开始处于相对独立的体系之中;同时,它们也处于互相开放的状态之中:大学向政府与社会、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思想、理念与智力资源,保持并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在自主发展以及与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大学知识生产形成了实利主义知识型。
朱新梅 1972年3月出生,湖北黄冈人,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现为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近几年来,在《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师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博士后出站报告《政府干预与大学公共性的实现——中国大学的公共性研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会资助。主要从事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政治学、高等教育学、广播影视政策与文化政策研究。
序前言一、研究的缘起二、研究思路与方法三、研究视角与试图解决的问题四、相关研究综述五、预期成果第一章 国家治道与大学第一节 政府与民间社会一、国家与政府的含义二、民间社会三、国家治道的理论与实践模式-四、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国家治道第二节 政府与大学一、疏离型政校关系及其特点二、隶属型政校关系及其特点三、合作型政校关系及其特点四、政校关系的改革五、中国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知识生产与大学知识生产职能第一节 知识的分类与特点一、知识的分类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特点三、自然科学知识的特点四、知识的共性第二节 知识生产的社会机制一、知识生产的分工与知识的互补二、知识生产基于多元知识的自由平等交流三、批评竞争促进知识生产四、知识生产需要自由的公共空间第三节 知识生产制度与知识生产一、制度与知识生产制度二、政治经济体制与知识生产三、学术自由与知识生产四、出版审查制度与知识生产五、专利制度与知识生产六、知识型与知识生产第四节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一、教育即知识的授受二、大学作为教育教学机构与知识生产三、大学作为公共空间与知识生产四、大学作为社会服务站与知识生产五、教师的双重职业与知识生产六、大学知识生产的指标第三章 无序型社会中的大学及其知识生产第一节 无序型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一、无序型社会的形成二、无序型社会的特点第二节 京师同文馆的创建与新知识型的萌芽一、传统知识型的特点二、新知识型的萌芽与京师同文馆的建立三、新旧知识型的博弈与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四、新式学堂的知识生产第三节 现代大学体系的创立与知识转型一、现代大学体系的创立二、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三、知识转型的初步完成第四节 大学的发展及其知识生产一、教育独立的诉求二、学术自治的进程三、学术力量与政治权力的博弈四、大学知识生产状况第四章 总体性社会中的大学及其知识生产第一节 总体性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一、总体性社会的形成二、总体性社会的特点第二节 总体性社会中的大学一、政校一体化的形成二、政校一体化的特点三、政府直接管理大学内部事务四、大学单位中的规训技术第三节 大学的知识生产一、自然科学知识的生产状况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状况三、复式簿记知识型的形成及其特点第五章 治理型社会中的大学及其知识生产第一节 治理型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一、治理型社会的形成二、治理型社会的特点第二节 治理型社会中的大学一、政校分开的改革二、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三、学术与政治的分离四、大学的市场化第三节 大学的知识生产一、自然科学知识的生产状况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生产状况三、实利主义知识型的形成及其特点结束语走向学术自治参考文献后记
(二)政府与大学一体化 在隶属型政校关系中,政府是一种领导型全能政府,政府享有全部的教育权,不仅从宏观上管理、规划全国教育,发展、举办、管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还直接管理学校内部事务,包括教师、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就业、乃至教育教学方法等。政府作为行政首脑,可以随时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需要发布命令,既无法律依据,也不受法律的限制。大学只是政府的附属物,必须服从政府以命令、计划等为行为方式的直接管理。 中国大学创建的首要目的就是有效地为国家培养各种急需人才。政府不仅直接举办大学,而且直接制定了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甚至教育教学内容也是政府直接决定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党化教育”时期,国民政府对大学实行严格控制,教育部禁止开设任何选修课,并要求主修课达到80个学分小时。1940年后,每周还有几个小时的劳动服务,而选课的机会极少,即使可以选课,也得从经过政府批准的课程中选择。②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大学内部事务的干预较之过去任何一个时期可谓都有过之而无不及。③1949年11月1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华北区及京津19所大学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方针。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以华北、东北、华东为重点进行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已有3/4的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工作。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