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过去的教师

商友敬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商友敬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前言

  年轻的老师们,你们太忙了。我看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抽点时问读些书的话,也是去背那些为考学历而不得不背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恼和负担。  你现在打开的这一本,不是习题集,不是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进修辅导书,这是一本“闲书”,是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读一读的书,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甚至会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叫“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教书的。

内容概要

在过去的岁月,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新式教育伴随着国门开启、民族自强和全球发展而一路走来。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投身到“教育救国”的历史洪流中,承启了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开创了现代教育本土化的艰难实验,谱写了中国新式教育一时的辉煌。这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守望的财富与指引的明灯。

作者简介

  商友敬,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退休教师。江苏镇江人。参编有《新语文课本》等。

书籍目录

一 从私塾到学堂 七十年前小学童(齐如山) 七十年前的开笔(聂绀弩) 启蒙年代的歌声(节选)(李太山) 化尘残影(五则)(金克木)二 小学之道 我在小学(梁实秋) 回忆新育小学(季羡林) 忆小学乡土教育(费孝通) 终身受益的小学教育(焦菊隐) 1斤认识的几位先生(节选)(楼适夷) 我的小学(汪曾祺)三 名校名师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张清平) 夏丐尊在春晖(钟子岩) 忆恩师(张维) 学得轻松活泼(钱学森) 文化课教学的成功典范(孙念台) 南开教我学文学(韦君宜) 长忆吾师(孙开远) 激情孟夫子(朱永福) 评卷的魄力(王铨)四 西南联大群师谱 上学记(选萃)(何兆武)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汪曾祺) 金岳霖先生(汪曾祺) 名师(许渊冲)五 名人忆师 怀念我的老师(苏步青)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 绵绵师魂谁继?(张思之)——追忆战时中学生活片断何谓素质教育(资中筠)——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 童年的老师(陈从周) 华老师,你在哪儿?(王蒙)六 语文老师的影响 我有过这样的老师(陈志华) 往日的镜子(潘旭澜) 无尽的感激(谢冕) 中学《国文》琐忆(邵燕祥) 我在二中学语文(杨乃济) 读书·作文·老师(程树榛) 我们当年学语文(王元骧) 语文老师的影响(杨永善)七 夫子自道 师友杂忆(节选)(钱穆) 六十多年关系中的感想(徐中玉) 学文杂忆(蒋仲仁) 流年碎影(节选)(张中行)八 一代宗师 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丰子恺) 悼丐师(丰子恺)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启功)——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 我的老师齐白石(娄师白) 燕园名师顾随先生(周汝昌) 我是吴宓教授,给我开灯!(赵瑞蕻)——纪念吴宓先生辞世二十周年

章节摘录

  一 从私塾到学堂  齐如山先生(1887-1962)是民国时代的文化名人,读过私塾、考过科举、学过外文、搞过外交、编过戏剧, 晚年在台湾,写过不少谈掌故的书。他有一本《中国的科名》,是我所见的谈科举考试最精彩生动的一本书,其中有个人的亲身经历,所说翔实可靠。此书的《附录》 中有一篇《学馆》,全面讲述各类私塾的情况,但是太长,我们选择其中第三节《七十年前小学童》,可以大致了解19世纪末华北地区(齐先生是河北高阳人)私塾的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况,也算是“触摸一下历史”。有道是“树从根上起,水自源头来”, 由此而能进入“新式” 的“学堂”, 了解新教育制度下教师的来龙去脉。  七十年前小学童  齐如山  日前接到编者的一封信,说四月四日乃儿童节*,嘱我把我儿童时候的事情,写出些来应应景。我看完该信,立刻发了一个猛省,回头一想,儿童时候,所做的事,仿佛跟昨天做的一样。再一想,我已经75岁了。  从前说相声的人,常有一套笑话,甲问乙曰:你今年多大岁数?乙答曰:已经70岁了。甲说:喝,你一晃已经70岁了吗?闻者必然大乐,因为70岁之久,怎么能够说一晃呢?其实我今天想起来,真可以说是一晃,可也真可怕。为什么呢?因为这70多年,可以说是白过了,什么也没有学,以后再想求学问,其奈老了,来不及了。古人云,恒言不称老,意思是自己称老,太骄傲而无礼貌也。但是老了总是不能小的。戏词中有这么几句话,说是:  老了老了,可就不能小了,要想小了,可就费了事了。


编辑推荐

  《过去的教师》以作者们个人之目力所及,搜寻出半个世纪以前的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师之事迹,大部分都是他们学生的回忆,小部分是名师的自述。选编在一起,有着那个时代教师的共同特征,也许能呈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人风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过去的教师 PDF格式下载



全书尚未看完。仅仅读了几篇便感叹不已,真是一本好书。比如苏步青先生的《怀念我的老师》,写得感人至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教师对学生人生的重大影响。毁人或成人就在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中,是数学教师出身的杨校长帮助苏先生实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为我国造就了一位大数学家。而那位在小学期间差点毁了苏先生学业的教师的教育行为,确实值得我们今天的教师深刻地反思。还有资中筠先生的《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一文,文中说到了赵君达校长对办学思想的坚守,对学校课程的坚持,对我们今天如何办好学校的启示极其深刻。


很不错的一本书,收集了很多名师的教育经历,感动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师们是那么有志,那么用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才华。


我不怀疑教育需要一定的行业规范,提升整体水平;但现在的教育被“分数”统一指挥着,就成了扼杀大师的机器。过去的教育未必都好,但书中收藏的点滴故事却告诉我们什么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大师。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师越来越缺少个性了?我们还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吗?这不是我们教育的幸事.


羡慕书中这些过去的教师和学生们!他们的坦诚、负责、他们的充实、自得,他们的治学、做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过去的教师值得我们的尊重,鉴古方能知今!


看看过去的教师,对比现在的教师,就可以知道差异了。


过去的教师都是大师。文章短浅,读起来温馨可人。可以窥见那时教师的为师为人之道。


那时一个充斥着饥饿、穷苦、黑暗和动荡的年代,是在我们的印象中让人无法生存的年代,可是还有那么一群人,执著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用人性的光辉照亮了众多的心灵,在极其贫乏的物质生活中传承着文明。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些人已经化作星光闪耀在历史的长空,让仍然在尘世的我们看来,只能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往,然心向往之”。


了解一下过去的老师,对比一下今天。形象的历史


可以看到以前的教师出彩的地方,值得学习


看过,感动!我以后也会当老师,学习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对我来说很重要。要当老师的都应该来看看,发行量不大,才5700册左右,现在的应试教育让老师都变成了机器!为什么,我们不学学那些大师们!!!!我以后决不会进入应试教育体系。。。。。。。。。


一直都想知道过去的教学状况,总算找到了


与过去对话,与过去的老师对话,为未来的老师探索。


每个成功的人都会记挂着一个人,就是对他影响深刻的人,这个人大多是老师。《过去的老师》值得一读。


过去的老师--真正师者矣!


参加教师读书推荐会,一个同事推荐的,觉得不错,买来看看


虽然质量有些粗糙,但是内容详实,民国时期的教师风采,至今让人怀念


我是现在的教师


那个年代的学生真幸福——有幸遇上这样的老师们


老师,家长,学生看后都能受到触动的好书


自已也在教书育人。看了这本书,跟知道什么是好老师。受益匪浅!


很好的一本书,看看我们的老师的老师如何做人,很好


纸质一般,不过书不错,内容是重点


俱往矣,博古通今,引今人深思。


值得一读!感概良多啊!


喜欢那个年代的那些人,在他们身上能够体会叫做风骨


老师鼎力推荐的好书,要好好读


很不错,就是想买的


书都不错~


多为名家笔墨,内容引人。


嘿嘿嘿~~帮老师买的,老师说就是这本~


xihuan zhidei goumai


之前看评价就不错
翻了目录觉得很好


以前很不喜欢这种“拼凑”类型的文集,但这本书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我在工作中总是面临不少困惑,看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可事实上收获很大,散文娓娓道来,一位位教育者呈现,以前的先生,是今日的火炬和明灯。 致敬。


这本书很棒的。家里的儿子十岁,也喜欢这本书。因为上面讲的都是名家名人回忆小学初中的老师的故事,很有趣。我们一家人都喜欢。


传统教师身上的文化精神,让人感动啊。天地君亲师。此言不虚。人人都可以读读,寻找那熟悉陌生的文化精神。


收集的很多名人对老师的回忆。推荐《上学记》


很喜欢,蛮吸引人的。


感觉还不错,期待阅读


书很不错,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仔细想想能遇上他们是多么的有幸,可惜不是我


隽永,温醇


内容较为充实,但是浅了些。 总体还是可以的


不错,挺快。


过去的教师,没有一切的电子影像,也没有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的力量让教育的力量长存


过去的老师是理想,现在的老师是职业。


真的是过去的,太远了。现在没多少那样的老师了


不够精彩,偶尔几往篇有感动。


书的内容是喜欢的。可惜这么好的书,封皮、前面整整20页被尖锐物摁破了…… 。书的包装是完好的,包装时就已经破了……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