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
2008-6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德胜
224
215000
电子媒介和网络的盛行,全球化、城市化的宏大浪潮,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人的精神危机的凸显……在历史的尺度上,这些都是当今人类共同的时代肖像。 全球化使我们第一次真正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之中,城市使大量陌生个体聚集,进入“瓷器时代”的现代家庭已不再能给人以安全感……面对时代的挑战,教育何为?回归生活的教育,应关注时代境遇。道德教育固然不可能独负重荷,却可以用自已绵长而坚韧的力量,扶持我们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洞察未来的方向。
前言第一部分 媒介·网络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 一、电子媒介与“旁观者”的生产 二、两种旁观者的“血缘关系” 三、“普遍观察”的道德后果 四、教育能旁观吗 第二章 “不对称性”的消逝 一、“成熟差”:教育存在的人类依据 二、印刷媒介对“不对称性”的呵护 三、电子媒介与不对称性的消逝 四、学校的合法性危机 五、寻找学校的未来 第三章 电视的教育哲学 一、科学世界观与仿真世界观 二、“文化人”与“娱乐的大众” 三、社会交往与“副社会交往” 四、科学知识与信息化知识 第四章 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 一、网络与身体的退隐 二、身体退隐的道德后果 三、教育:无法承受之重第二部分 全球化·城市·家庭 第五章 超越群体的自私 一、自私的群体 二、全球化对群体自私危害的放大 三、超越群体的自私——道德教育的新课题 第六章 超越陌生人伦理 一、都市:陌生人的世界 二、双面的陌生人 三、教育:超越陌生人伦理 第七章 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 第八章 找回失落的人生第三部分 生命·休闲·性别 第九章 走向生命和谐 第十章 生命·休闲·教育 第十一章 教育与性别公正 第十二章 道德的“性别”与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参考文献后记
第二章 “不对称性”的消逝 一、“成熟差”:教育存在的人类学依据 很多从事教育研究的人都有一种天真的思想,渴望有一天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完全平等。孰不知正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或者说“不对称性”为教育提供了人类学依据。 1.“成熟差”: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教育是由前一代人对下一代人进行的”(康德,2005),前一代人为什么能对下一代人进行教育呢?根本的原因在于两代人之间存在的“成熟差”(布列钦卡,2001)74,即前一代人相对于后一代人在身体、经验、知识、能力、社会性等方面的优势。成熟差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杜威,2001)。动物也有成熟差,但动物的成熟差与人相比要小得多,靠本能的逐步释放和年轻一代的无意识模仿就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即使是生理上,人在代际之间的成熟差也是非常大的。标识人的独有生物特征的直立行走和言语活动,要在出生一年之后才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是“生理性早产”(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1986)65的动物。即使在一岁时候能够直立行走和说话,人的生存能力也无法与同龄的动物相比,没有成年人的养育,成活的可能性非常小。人在生理上的成熟差决定了一种初级形态的教育,即保育的必要牲。“大多数动物的确需要喂养,但却不需要保育。保育还意味着父母要采取预防措施,使孩子不会有害地运用其能力”(康德,2005)。 人在代际之间的成熟差不仅仅是生理的,还是社会的。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在面对外部世界时积累了一定的“超生物经验”(桑新民,1993),即人在超越生物本能之外所形成的制造、使用工具的经验。与此同时,人类在面对人类群体自身方面也形成了“超生物联系”,发展出社会关系,积累了社会生活的经验。
电子媒介造就了旁观者,网络导致了身体的退隐,城市变成了陌生人的世界……危机四伏的现代家庭,如何安顿成人和孩子的心灵?生态问题内蕴着人性沉沦,人类将如何自处?时代变迁,什么是人的自我救赎?教育又如何既因时而动,又有所坚守?
坐在家长便能享受超级书店购书的感觉太令我兴奋不已。派送准时、免收运费、图书质量上乘。是我这次购书的评价。100分
1.这本书很好2.书到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