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俞国良,宋振韶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俞国良,宋振韶  

页数:

23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的姐妹篇,编者力求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立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教师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为突破口,围绕教师的职业角色与管理、职业压力与应对、情绪问题与调适、人格异常与矫正、人际障碍与沟通等内容,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论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促进;同时,围绕教师的生涯规划与成长、家庭生活与娱乐、生活方式与休闲等内容,站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立场上,阐述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自我调适,以追求其教育业绩与身心健康的双丰收。

作者简介

俞国良,1963年生,浙江萧山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暨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不健康的等级划分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与成因 相关链接:亚健康状态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二章 教师职业角色与管理 第一节 教师职业角色 一、角色与角色理论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与演化 三、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挑战 第二节 教师职业角色认知与适应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与承诺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塑造与适应 三、社会发展与教师职业角色期待的转变 第三节 教师角色冲突与管理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冲突 二、教师职业角色冲突的管理 相关链接:职业心态的寓言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压力 一、职业压力及压力源 二、教师的职业压力源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中国特色 第三节 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方法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 二、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资源 三、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方法 相关链接: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四章 教师的情绪问题与调适 第一节 情绪与教学成效 一、情绪理论的概述 二、情绪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影响 第二节 教师常见情绪问题分析 一、教师常见情绪问题的表现 二、教师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第三节 教师情绪问题的调适方法 一、身心的自我完善 二、情绪状态的识别 三、情绪状态的调适 相关链接:情商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五章 教师人格异常与矫正 第一节 教师的人格 一、人格的概述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教师人格异常的类型与临床诊断 一、人格异常的危害 二、人格异常的类型及诊断标准 第三节 人格异常的成因与治疗途径 一、人格异常的成因概述 二、人格异常的矫正 第四节 教师健全人格及其塑造 一、影响教师人格发展的因素 二、教师健全人格的标准 三、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关链接:大五人格理论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六章 教师人际障碍与沟通 第一节 教师人际互动及其意义 一、教师人际互动的实质 二、教师人际互动的对象与内涵 三、教师良好人际互动的意义 第二节 教师常见人际障碍及其诊断 一、教师人际障碍的表现 二、教师人际障碍的原因 三、改善人际障碍的方法 第三节 教师人际互动技能的促进途径 一、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技能 二、与同事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人际交往 四、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往技能 相关链接:人际关系自测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七章 教师的生涯规划与成长 第一节 生涯与生涯发展 一、生涯的定义 二、生涯发展理论 第二节 教师的生涯发展 一、教师生涯发展的特点 二、教师生涯发展的阶段 三、影响教师生涯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教师生涯发展的困境与调适 一、教师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危机 二、教师生涯发展的规划与调适 相关链接:生涯兴趣活动:岛国之旅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八章 教师家庭生活与娱乐 第一节 教师家庭生活与工作 一、教师家庭生活的内涵 二、教师家庭生活与工作的冲突及解决 第二节 教师家庭生活的人际冲突与化解 一、夫妻冲突 二、夫妻沟通 三、亲子沟通 第三节 教师家庭生活的和谐之道 一、家庭生活的意义 二、促进家庭生活和谐的途径 相关链接:为什么婚姻重要——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个结论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九章 教师的生活方式与休闲 第一节 教师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 一、教师常见的生活方式类型 二、生活方式的类型与教师身心健康的关系 三、教师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第二节 教师休闲的意义与途径 一、休闲的类型与意义 二、教师休闲活动的影响因素 三、教师适宜的休闲活动 相关链接:磨刀不误砍柴工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第十章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调适 一、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二、教师的心理保健与自我调适 三、教师的心理保健与心理和谐 第二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提高与促进 一、环境层面的提高与促进 二、社会层面的提高与促进 三、学校层面的提高与促进 四、个人层面的提高与促进 相关链接: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建议进一步阅读资料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概念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化,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现代社会,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健康的基础。必须看到,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是动态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理解。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综合概念。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强调的是身体缺陷和疾病,即大部分人会认为“身体无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成立时,在宪章中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77年恩格尔(G.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假设:健康和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PDF格式下载



对教师培训有所启发,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本书比较适用一线教师阅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不象某些书太专业,理论术语太多,又写得比较成体系而曩可读性。这本书本来是作为名师工程读物,集案例和理论于一体。


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学校 的阅读书本, 就像是课本一样,内容比较枯燥无味,要读取容易,读懂很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