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B.A.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B.A.苏霍姆林斯基  

页数:

149  

译者:

汪彭庚  

Tag标签:

无  

前言

  亲爱的读者——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和少先队辅导员们!  我把这本书献给你们——即将投身于塑造人的灵魂这一崇高事业中去的同志们。这本书是我在深入总结25年来我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时写下的。  我的工作既给我带来过欢乐,也给我带来过忧伤。我曾不止一次地因为自觉对某个不守纪律、懒散、不听话、任性的孩子束手无策而感到极大的不安、懊恼,有时甚至真正地感到痛苦。这种孩子有时对老师的规劝、教诲、严厉申斥、惩罚,甚至对集体的尖锐批评,都采取带有挑衅性的粗暴态度,或者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不仅对自己的不体面行为不肯作任何自我批评,反而给人造成一种以此为荣、以此炫耀自己的印象。  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更深深地感到需要好好地探讨一下这样一些问题:怎样才能让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的行为作为一种需要;怎样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传授给儿童;怎样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积极为共产主义道德而奋斗的战士。  这些问题汇总起来,就是一个教育者应该怎样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  年复一年的经验越来越证明:教师,甚至学校之所以对个别学生无能为力,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在于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方针是错误的。教师往往只致力于纠正缺点,最多是预防缺点。经验,更多的是痛苦的经验使我相信,通过这种途径是培养不出坚定的道德信念的。  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  从我手里经过了成千上万名学生,但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无可挑剔的模范学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相当难于管教的孩子。这些孩子从表面上看,有许多“毛病”,如男孩子中常见的,不可驾驭的淘气、调皮捣蛋、不服管教等。但是,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潜在着这种或那种特殊的优点。生活实践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学校、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尤其是教师在教育方面尽到努力,就可以也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正直的、诚实的、热爱劳动的、坚强而勇敢的、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  通过生活实践,我逐渐坚信在教育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从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这样说:通向儿童心灵的道路,不是一条只需要教育者及时铲除杂草(儿童的缺点)的、平坦而洁净的小道,而是一片肥沃的田地,儿童的各种优秀品德像幼苗一样,将在这块土地上逐渐成长。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成为一个精心的播种者和耕耘者,应该去扶正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幼苗的脆弱的细根,去爱护每一片急需阳光的绿叶。如果我们能让儿童的各种优点像幼苗分蘖似地迅速分枝,那么,他们身上的缺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被连根除掉。对于儿童来说,这一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因而也就不会出现什么不健康的现象。  其次,在对一个集体进行教育时,必须了解这个集体中每一个儿童不同的精神世界,细心地教育每一个培养对象。  对每一个人的教育是和对整个集体的教育分不开的,但在一定意义上,对个人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特殊领域。  以上各项原则,我不仅贯彻在我自己直接的教育工作中,也就是作为校长——学校里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的工作中,同时在我们帕夫雷什学校各位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中也都得到了贯彻。  我们认为热爱劳动、积极完成社会所需要的每一项任务,具有个人自尊感,随时随地关心别人,对同志富有同情心等,是形成儿童道德面貌的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因此,培养和发扬这些优秀品质,就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时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内容概要

本书是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B.A.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是他在25年来所“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教育工作中写下的”动人诗篇,是他献给“即将投身于塑造人的灵魂这一崇高事业中去的同志们的”珍贵礼物。全书不仅自始至终突出了“要相信孩子”这一鲜明主题,而且以生动事例回答了下列问题:如何让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行为作为一种需要;如何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起来的无尽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儿童;如何才能把孩子们培养成积极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而奋斗的战士。  本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原理,但却不是单纯的理论性阐述,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地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了特定的环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启示。

书籍目录

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如何形成良好的集体一个顽童的转变引导儿童自觉地改正错误不要轻易惩罚孩子集体的威力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少先队员的社会义务共青团员的道德准则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如何对待在校期间未能教育好的孩子学校应对毕业生负责到底

章节摘录

  如何形成良好的集体  我曾多次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有的集体里能意识到自己应该对同学负责,珍视同学们对他的信任,而在另一个集体里,他却对大家对他的看法和议论完全无动于衷?为什么那些最不守纪律、最懒散的孩子只要一旦进入一个好的集体,就会像脱了胎换了骨似地变成一个认真学习、诚实可靠的学生呢?集体的力量究竟在哪里呢?  生活的实践证明,一个集体,越能在其各项活动中充分体现先进的社会思想,越能积极地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小单位来开展活动,那么这个集体就越能起到教育作用。一个集体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有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就能增强人的信心,使人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任何力量也比不上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崇高而正义的事业共同奋斗时那样能够把人们团结起来。对于团、队组织的活动来说,以上诸点尤为重要,因为团、队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年轻的一代人进行思想教育。  怎样才能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个少先队的活动进行一定的探讨。  这个少先队中队里的教师开学后的头几个星期就成功地通过一项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劳动,激起了学生的劳动热情。教师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我们国家里有许多许多学生,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地里拾起哪怕是一根麦穗,那么这些麦穗打出来的粮食就要用一百多节车厢来装载。”教师讲话以后,孩子们就开始拾麦穗。教师的这番话使每个孩子好像是从侧面看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体会到了自己是在参加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我又捡了10根麦穗,要是每人都捡10根,那么打出来的粮食要用多少节车厢来装呢?”  “我已经捡了20根了!”  “我要捡满满的一筐!”孩子们的心情之所以这样愉快,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在这千百万名同学共同从事的劳动中也有他们的一份贡献。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一个劲儿地要求老师回答他们:“别的村里的学生是不是也捡麦穗呀?”“他们捡了多少呢?”等问题。  过了几天以后,少先队大队委员会派了一名少先队员到这个班来协助教师进行工作。少先队辅导员对孩子们说,少先队员可以帮着做一些保护土壤的工作。孩子们困惑不解地看着辅导员说道:“这件事我们干不了,这件事很难做吧!”后来,孩子们知道他们的任务只是搜集槐树子,感到非常高兴。他们齐心协力地干起来了,眼前出现了一幅未来的远景:今天在沟壑的斜坡上播下的槐树子,将来就会长成一棵棵槐树,而槐树又可以保护周围的土壤。槐树子采集够了,种下去了。孩子们是以多么急切的心情盼望着槐树子发芽啊!槐树子终于发芽了!该管理树苗了。但这件事并不需要辅导员去提醒,因为孩子们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劳动中来了。三年之中,他们一直自觉地管理着这些亲自种下的槐树。  是什么使孩子们如此热心呢?因素是多方面的:少先队辅导员——孩子们的大朋友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教师多次阐述了劳动的意义;此外还组织了孩子们和农庄林业队队长的会见。队长对孩子们说,我国每年都要增加几万公顷的绿化面积,孩子们听说后,又一次感到精神振奋。因为在那无边的绿色海洋里,他们看到有一片丛林是自己种植的。  在管理槐树的同时,孩子们还进行了一些其他的社会公益劳动。这样,他们在参加少先队组织以前就完成了下列工作:帮助大田队一粒粒地精选了两公担玉米良种;把30个椋鸟巢挂到了树上,冬天引来了益鸟,并负责喂养;铲除了一公顷护田林带上的杂草;负责管理两公顷果树;制作了数百个泥炭腐殖质营养钵等。教师和该班的少先队辅导员努力使孩子们明确这样一个思想,即在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同时,他们也就为加入少先队组织准备了条件。孩子们争取入队的志愿越来越坚定的另一个因素是,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都满怀激情地给孩子们讲述了红领巾的历史;讲述了那些在对敌斗争中英勇捐躯的少先队英雄们的事迹;讲述了有关红旗——共产主义的标志的故事;还讲述了苏维埃人民是如何英雄般的进行忘我劳动的等。  如果一个集体中的全体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队伍中的一员,那么,这个集体也就有了一种最良好的风尚。这种良好的风尚足以对最不守纪律的、最自由散漫的学生施加影响,并使他转变过来。  比如,上述少先队中队里有一个小男孩,曾经试图逃避管理护田林带里的树木这项劳动,这种行为激起了集体的义愤,全班同学立即对他群起而攻之。  在为加入少先队组织准备条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栽了很多小树,纪念那些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时期,对敌斗争中牺牲的少先队英雄们。由于经过了长期的、目的性明确的准备工作,因此对孩子们来说,隆重的宣誓和戴红领巾的人队仪式,就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了。当每一个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的时候,都会意识到自己又承担了新的责任,而这正是他们感到最愉快的事情。  有些少先队辅导员和教师抱怨说,有的孩子在第一次戴红领巾的时候无比激动,可是一两年以后,对少先队的活动却不感兴趣了。他们忘记了红领巾,甚至不好意思戴它。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那些只让孩子们完成具体工作,而不在具体工作中贯彻高度思想性原则的班级中。  本文中所介绍的少先队中队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十分懂得以上道理,因此他们决心让少先队员们的热情永远保持在人队时的高度,永不下降。  比如,孩子们入队后,中队组织了一次和种植园甜菜小组组长会见的活动。会见后,孩子们决定在种植园的一块约一百平方米的试验田里种植甜菜。每一平方米种八棵,达到每棵重八公斤。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来说,这项劳动虽不是力所不能及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可是教师和辅导员都没有劝他们改变自己的计划,相反地却支持他们的这种决心,而且非常巧妙地帮助他们去完成这项工作。  就这样,通过一件又一件的工作,班集体逐步得到巩固,孩子们对自己力量的信心日益增长,永远向前奔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把祖国的发展前景,反映到孩子们的未来生活和劳动中来,以及反映的程度如何。我们一贯尽力做到让那些激动全体苏联人民的事情也能激动我们的少先队和共青团集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PDF格式下载



本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原理,但却不是单纯的理论性阐述,而是紧密联系实际地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引入了特定的环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启示。


学教育的,一定要读读苏霍姆林斯基,他的《给老师的建议》绝对是教育学中的经典,老师应该反复读,认真研究。《要相信孩子》这本书也可以看看。

正如顾明远说,苏联解体了,这并不说明苏联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不应该负荷这么沉重的责任,苏联解体更多的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

中国解放后的教育受苏联教育影响很深,有积极但也有负面的影响,导致不少人本能地反感苏联教育模式或理论。其实平心静气地看问题,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是非常经典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他的某些理论也显得有点过时,但绝大部分内容是正确的。

苏氏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家,他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又长期在一线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他的书很有泥土气息和草根味道。一些搞纯理论的,理论可能有一天会轰然倒塌,而苏氏仍站在坚实的土地上。


苏联伟大的教育家的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书的事例引用了笔者当时的大环境下的故事,也许有点时代痕迹,但在教育上是一样的。有一句话是说教育方针大多是制止缺点,最多是预防缺点,而是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


作者是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工作者是非常有启迪意义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教师的心灵去塑造孩子的心灵。本书与《给教师的建议》可以互相补充,常读常新。区别一下自豪和自尊。所谓自豪就是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所取得成就、荣誉而感到光荣、骄傲。自豪,自己感到光荣,值得骄傲。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所以自豪就是我或者我们因我们的事物比别人的好的满足感。 经济学由一个假设游戏推导出一个法则:人人都会本能地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自尊,即:1.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的歧视,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2. 自加尊号。个体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及期望受到他人、集体、社会尊重与爱护的心理


买了一直没看,直到最近才翻出来看。有种熟悉的感觉,就像回到了小学时代,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捡树种,捉四害,参加各种有趣的兴趣小组。不过苏联的小学教育比我们那时丰富多了,明显我们是向苏联学的。我们现在的孩子缺乏劳动锻炼的机会,不知道少先队的意义,入队、入团考核标准很低,只要学习好就行。孩子们不懂得劳动与合作的重要,因为大环境不一样了,学校害怕家长找麻烦,各种活动都不敢开展了。对孩子们真是一大损失啊!大力推荐老师都看看,做一个相信孩子的老师。有好的家长才会有好的孩子,家长看也有用。言传身教吗!


不能忘记一个国家,就是伟大的苏联,那里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其中之一。我的妻子是中学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搜他的书。他让我惊叹,什么才是教育,理想教育,培养人的教育……希望中小学老师、校长、教育部门的干部都看看他的选集和文章,在教师培训的时候也作为课程和资料学学。我们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在为师者的灵魂深处时刻坚信孩子能行,相信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从行为上耐心地诱导他们,并使他们逐渐地用自己良好的德行战胜卑劣恶习,让他们时刻体验到做好孩子的美好感觉。


这本书我刚看了没几页,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深深触动了我,他讲究要尊重和相信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没教好的老师,对于老师如此,其实对于家长也是。里面讲到不能过分的揭露孩子的短处,我们做家长的一般都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认为这样是为他好,其实不然,一次次的纠正和揭露孩子的短处,会让孩子失去自信!我会继续看这本书,用到实际的教育孩子中去。


一直很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虽然他所生活的时代离我们有点儿远,但是基本的教育观点还是差不多一样的,他比现今很多“教育家”的境界要高得多,所以他的作品是值得一再研习的。
这本《要相信孩子》,里面理论的内容不多,但是案例丰富,简单易懂,我看了之后感触很深。如果不看他的作品的话,我不知道还会犯多少教育错误。谢谢苏大师!也谢谢出版他的作品的人!


自己有一本,读后深受启发,买来送给同事。
相信孩子,相信每个孩子内心的善良、向上、积极。教师应该更多的用自己的细致、爱,唤醒他们内在道德的自我约束。
好的教育工作者,是心灵艺术家。


很久以前看过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今天再次想读读的时候,看到了这本《要相信孩子》,还没有看正文,但却已经被致读者的话所深深打动。重温经典,让经典丰润教育理想,鼓励我们努力践行打动人心的教育。


只有认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可能成为伟大人物的教师,才能把自己称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这是一本教师自我成长和如何对待孩子方面很棒的经典之作


现在家庭教育的书本越来越多了,教父母如何去对待孩子,如何培养孩子的书越来越多了,不禁要问现代的教育怎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页数不多,我花了一个晚上就看完了,觉得他们那时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真是让人惊叹!我倒是觉得现在的名人出的书很多的基础理论都是源于之前的理论,只是照搬而且搬得有点浅显了而已。不管怎么样,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教育应该以爱为基石的!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其他关于教育的书,都可以借鉴看看!


很早以前就听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以前对这句话总是心存疑虑。现在才明白那是自己年轻不懂事。

自己当妈了以后才明白三字经里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之处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的白纸,然而随着家庭的影响和身边环境的影响,原本都一样纯真的表情才开始有了差异。有的继续天真童真,有的却因为家庭和学校一起忽略孩子的内心活动而在尊重和快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个好的老师,是善于发现孩子最微小感情变化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绝对不会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的错误。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讲述自己教育孩子的事例,非常的感人,值得一看


儿童生而自卑,因自卑而求超越。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道德的概念,有的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试探。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愿望,只是需要大人的引领,剪其错误,催其正确,还要耐心等待。


都在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都在学,这是真正在看他的书,第一本吧。感觉上像中国解放年代的教育,孩子们都参与劳动,劳动最光荣,在劳动、互助中受教育,我们只能是学习他的方法,关注孩子成长的焦点吧。每个人在看的时候想法都不一样,说一套,做一套。希望我不是这样吧。
很开心炳林能接受我所说的,虽然互相了解不深,也期待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苏霍姆林斯基是老师中的老师,只有将整个心灵交给孩子,孩子才会将心灵交个教师。相信孩子,爱孩子是全体教师应该做的首要功课。


从很多书上都看到大家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那么经典,我就订了这本书,看了之后,我觉得每个建议不仅是教师的,也是给父母的,分析的那么入木三分,深刻到我心里,我找到了培养孩子的动力,眼界也不紧紧盯着分数了,因为我知道,除了分数还有更重要的事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是逢见必买,每次都喜出望外,每次都获益良多,看了又感人的段落就摘抄下来反复记忆,并用到孩子的教育中,自己也不断成熟。


正在看这本书,相信孩子,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孩子,你比小孩子还要小。”


虽然,当时苏联的环境写出的书,有很重的政治气。但是真知灼见,很是闪光啊。对照自己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确很有启发啊。


20世纪前苏联的教育书放到今天一点也不过时,推荐大家多看一些他的书,比国内那些说教的书好多了,句句珠肌啊。


巴甫雷什学校的学生多么幸运啊!如今我们祖国的花朵可是饱受摧残了,他们的生活中只有教科书,教辅书,练习,测试,分数;他们没有活动,没有信念,没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鲁迅说,救救孩子!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积25年教育工作的总结,他始终以一颗平静的心,深刻地体察儿童内心哪怕极微小的情感波澜。他的文笔是那么优美,思想又是那么深刻,关键的是他不是在板着面孔说教,而是将自己的思考和追索建立在那些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建立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中。因此,他的著作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将社会主义做为总纲领来指导孩子热爱劳动,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构想高度,站在人类文明制高点俯视教育,是当代教师最高的精神追求!致敬前辈!!


的确,我们要相信孩子,教育不容易啊


要相信孩子,要赏识孩子,多和孩子聊天。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喜欢。


很多实际案例的分析,看得出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体悟极深。
书很薄,很快就读完了,反复阐述了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匀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几个“困难”学生的引导教育过程。


挺好的一本书,相信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


要相信孩子 经典 虽然故事有点老 但是道理很深刻


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了解了儿童拥有的成人所看不到了能力,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相信孩子,很多事情,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都是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后,买的这些教育孩子方面的书


对孩子的教育可获得启示与指导


孩子是天使,大部分的孩子犯错误并不是故意而为之,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相信孩子的本质是好的,是善良的,只要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以及正确的做法就可以了~


无论你是位老师还是家长,都可以读读,再教育孩子方面会有所帮助的


读完这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类似于教育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例,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很好,真的很经典!


一本让你更了解孩子,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的书,适合家长和 年轻老师看


不错,让我更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也更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性价比高。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做父母或中小学教师的应该读一读,会有思想上的启发。虽然本书很多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但它并非宣扬,而是在作理想上的倡导,很好。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值得一读啦。我们有时候会轻视了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确实在某种情况下,如鼓励,表扬等等,他们自然也会有收获


要相信孩子,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和孩子平等对话


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可以感受到老师博大的胸怀,事情当时不大,但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巨大,无论老师或父母都可以看看,一定会有收获。


真替现在的小孩羡慕书中的那些苏联学生,能有那么丰富的课余生活,太幸福了。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太好了.


要相信孩子 作为一名教师 这是最基本的底线 因为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 要让彼此之间的信任伴随他们的一生


是一本好书,要相信孩子


让我们更了解孩子最内心的想法,就从相信开始。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孩子,你会看到意外惊喜。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相信我们的孩子,看看吧,会有收获的。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能动潜能,相信学生吧!


要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孩子的世界,更要相信孩子。


前苏联的教育史成功的,苏氏理论值得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作品,虽然文中所分析的一些内容离我国的教育实践有些差异,但其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还是对我们很有启发的。


挺好的,就是共产主义理念有些过时,其中的一些教育观念的确沿用至今


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现在的教育只重视考试成绩,只重视分数,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虽然很多内容是以前年代的,但教育孩子的理念是没变的,看了很有感触


一位对孩子充满爱和责任,对教育投入全部身心的智者写的书,很值得一读。


很有哲理,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时充满了爱与理解。


本文作者教育孩子充满了爱,让我在批评孩子时总能想到要理解孩子。


读了就会知道,他多么懂孩子,多么懂教育。


从教师的角度来谈如果关爱,教育孩子。可作为家长朋友的参考


如果许多老师都能像书中老师那么善于发现孩子,那孩子是多么幸福啊。


无论对于教育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都很好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每一本书都值得一看~受益匪浅


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杆旗帜。永远飘扬在教育的上空。


一直对作者的书很感兴趣,里面的教育原则和教育事例,恰到好处的开启了教育者的门扉,能让我们静下心来体会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伟大和对一个人一生的深远影响。值得品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书籍都有了,就是这本没有。还是买了看,我真的很为他感动。一个人认真的做老师,也许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太喧嚣了,需要这种内心单纯而宁静的滋养。


内容很丰富,看了之后纠正了许多对孩子的错误看法。



文字间透露出的作为教师,霍姆斯基的崇高品质,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


纸张印刷都很好,内容更好,从中学到很多好的教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是农村中学教师的优秀模范,作品实在,很有价值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啊~~~质量不错,关键是内容啊。因为是苏霍姆林斯基自己的教学实例,所以很容易接受。很好读。语言呢比较通俗。是本不错的书。


一开始,觉得学生的思想就像是成年人一样那么复杂,看到这本书后,我变了,他说:“孩子的心灵,永远比成年人纯洁。”后来我慢慢的去尝试,真的是如此,才开始慢慢接近学生,在教学上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谢谢


教育经典,有志于做一名好的教师,应该多读一读这样的经典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作,每次重读都有很大收获。


大学时,要交教育论文,跑到图书馆,所有教育学专著竟几乎被抢光了。在角落里捡起这本薄薄的册子,读着读着,就喜欢上了他平实的,生活的语言。依旧看他,还是那么亲切!


关注孩子的内心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为上小学的孩子准备,拜读


始而信,信而惑,惑而疑,疑而索解,解而终归于悟! 所以家长第一要信任孩子,放手让其探索,孩子自然会得到成长,而非我们替其成长。


内容很好,适合搞教育工作的人读一读!


全是故事,经典的教育!


我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实读者,很好!


教育名家之作,汲取经验。


经典,不能说不好。书中提到的特殊的社会特殊的学校,我们学不来。教育的理念可以学到。


以前在图书馆看到过这本书 觉得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书很有爱 因此趁这次当当打折 基本上都买了


在当前我们很多家被社会功利思想迷惑的不知所踪的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找一本能给我们指引方向和确认道路的书,这不可谓不是一本很好的选择。


改变了对待后进生的态度,相信他们都可能成为伟大的人。


不愧是教育大家,写出的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和学习!


很好,有经验有爱心的教育家。


很好的教育类书籍,收益匪浅


第一手的教学经验,给我了很多启示。单是书名,就应该让溺爱子女的家长好好品味,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真是大师啊!佩服


还没有看,苏霍姆林斯基的书都不错。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就是教师的圣经,看他的书可以让教师更清楚如何教书育人。


我买的书,同事看了一眼觉得很好。一直喜欢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永远都不过时,观点新


读苏霍姆林斯基作品,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一个字好。太好了。好喜欢。只要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从来就不会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