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光辉岁月

秦望 教育科学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教育科学  

作者:

秦望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作,对于教育的意义早已被人们所承认--通过文字,可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见解,或公开自己的教育思想;但写作对于教师的意义,尤其是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则未必被每一位教育者所认识。  20多年的教育成长经历告诉我,教师的写作,对于教师的成长实在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也许许多老师是因为《爱心与教育》而记住了我的名字,我也因这本书而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尊敬,并渐渐被人称做“教育专家”。但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线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常常在外面向同行们作汇报时,我总是说:“其实,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对学生的爱是一样,对教育的执著是一样,所遇到的困惑是一样,所感受到的幸福也是一样,甚至包括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或者说技巧都是一样的!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  这是我的心里话。的确,在同样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前提下,也许恰恰是写作使我现在拥有了许多老师所羡慕的所谓“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写作为我的教育事业插上了翅膀。不能设想,如果我的教育事业离开了写作会是什么样子。  但许多老师听了我的话却摇头:“哪有那么简单呀!你是专家嘛,有写作的水平,而对于普通老师来说,书可不是那么容易写的。”  于是,我给他们讲网友红袖(陈晓华)老师的故事:2001年7月,我在网上偶然结识了红袖,当时他很真诚地说他读过我的《爱心与教育》等许多书,“很受影响”云云。我在网上对他说:“我这些书,你都可以写的。只要你把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你的思考坚持不懈地记录下来,就是一本你自己的《爱心与教育》!”  四年过去了,红袖老师出版了《追寻教育的诗意》《守望高三的日子》等著作。前不久,我和他通电话时,他还在说:“当时你那句话对我影响真的很大,你说我也可以写出《爱心与教育》,于是我便开始拿起笔了。”现在,红袖又推出了他的第三本日记体教育著作《怀揣着希望上路》。  当然不只是红袖,还有这套丛书的其他作者:铁皮鼓(魏智渊)、二刘(刘国营)……他们都用自己的写作证明着自己的成长,更证明着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实践、思考并记录,这正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教育专家的关键所在!  完全可以这样说,就日常工作而言,绝大多数教师的敬业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且,所有教师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琐碎而辛苦;但最后,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成为了教育专家或专家型的教育者呢?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并记录。  教师成长为什么需要写作?  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在其《生活体验研究》一书中有着非常精辟的论述:“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是将思维成果跃然于纸上。写作是将内在的东西进行外化,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的世界。如果我们审视纸张,审视我们所写的东西,我们客观化了的思维也在审视我们,于是,写作就建立了某种思考的认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社会科学理论所具有的特征。”“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写作者写出了文章,写出的又不仅仅是文章,而是作者自己。正如萨特或许会说的:作者是他自己产品的产物。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写作使思想脱离实践,又让思想回归实践当中。”“‘实践’的意思就是‘思考活动’:充满思考的活动和充满活动的思考。”  近年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成为比较时尚的教育科研词汇。其实,这里的“研究”首先是教育者自己对自己的研究,也就是说,教师既是研究者,同时也把自己当做研究对象。怎么研究?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以写作为载体,反思自己的实践。这里的“写作”实际上是搜集积累自已的教育矿藏的过程,也是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的过程。和有些教师仅仅是应付职称评定的“写作”不同,反思型教师的写作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日常性”,把写作当做自己的需要并养成习惯,通过每一天的写作点点滴滴地积累教育心得,而不是到期末为了应付校长才写一篇总结;第二是“叙事性”,就是写原汁原味的教育案例,不必煞费苦心地“构建”什么理论框架,也不借时髦的“理论”和晦涩的名词来进行学术包装,就让自己的教育故事保留着鲜活的气息,让心灵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新教师成长日记”丛书的作者,都是没有什么“知名度”(至少现在还没有)的普通老师。我们推出他们的教育日记,不是把他们当做已经被公认的“优秀教师”来树立“榜样”,他们现在所带的班级可能也还谈不上是通常意义上的“优秀班集体”。我们要展示的是这些老师成长的艰辛而富有探索意义的“过程”,而不是“功成名就”的“结果”。正在成长并渴望成功的读者,可能会从他们的日常教育叙事中,“亲临”他们实践的现场,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思想,把握他们成长的轨迹,进而恍然大悟:原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并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其实我也可以这样做呀!  我们就是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给广大的教师展示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因此,写作的确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专家的有效途径。  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坚信,更多正在成长的教师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2005年11月20日

内容概要

《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是一个高三普通文科班一年的师生学习生活日记,真实记录了在高考大省河南这样一个地域环境下高三师生的生存状态。《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分为四个阶段:出发之旅—加速之旅—途中之旅—冲刺之旅,并辅以学生文章为附录,多视角再现了作者秦望与学生一起经历的青春与华年,体现了“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

作者简介

秦望,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大学毕业,先后在内蒙古、山东、广东、天津、河南的公立和私立学校间穿梭。现就职于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历史教师,班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创建“8+1”工作室(校本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校本班主任团队建设方面探索出新路。曾获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河南省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济源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在《班主任之友》等杂志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教辅图书10本,参编教育图书5本,应邀外出作报告100余场,并兼任《少年智力开发报》编辑;2009年《河南教育》第9期封面人物,《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班主任之友》等报刊对其所带“8+1”工作室均作过大篇幅报道。
他热爱教学,认为“历史课要有浓浓的历史味儿”;他痴迷教育,坚信“共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书籍目录

序 光辉岁月,岁月光辉张万祥
2006年8月4日—10月6日:出发之旅
08月04日 班会(1):带着希望上高三——高三入学动员会
08月15日 周记,打开心窗的钥匙
08月18日 快乐跑操
08月19日 悠然见南山
08月21日 班会(2):个性一班
08月29日 报告(1):另类教师的幸福
09月02日 数学课
09月08日 慧慧的烦恼
09月10日 最好的礼物
09月11日 班会(3):发现毛泽东
09月13日 一米阳光(1)
09月23日 与理想同行——李镇西来到0401
09月19日 体育生就不能考得好一点儿吗?
09月24日 “繁荣”背后的危机
09月25日 写给渐淅的17岁生日
09月28日 朋友
10月02日 喜欢她的“人情味儿”
10月04日 变化
10月05日 希望树
10月06日 今年的月饼最好吃
2006年10月9日—11月6日:加速之旅
10月09日 班会(4):神奇的哥
10月17日 帮助调解家庭危机
10月18日 班会(5):一生只做一件事
10月19日 李清照与房玄龄
10月28日 信仰
10月30日 班会(6):校史馆寻根
11月04日 励志之旅
11月06日 班会(7):民主决策会
2006年11月13日 2007年2月23日:途中之旅
11月13日 班会(8):把握这一年
11月16日 用毛泽东诗词诠释长征
11月20日 班会(9):做一名有奋斗感的学生
11月22日 语文课代表
11月24日 脾气败
12月18日 班会(10):集体心理辅导
12月26日 一米阳光(2):双节棍
12月28日 新年祝福
12月29日 到班级转一转
01月02日 当头棒喝
01月06日 我班的“邓亚萍”
01月07日 我最勤奋
01月08日 班会(11):两个“第一”
01月13日 “野蛮”爸爸与“小女人”妈妈
01月25日 逃课
02月05日 等你,不一定在清华、北大
02月23日 班会(12):发展是硬道理——期末统考分析会
2007年2月27日—6月26日:冲刺之旅
02月27日 百日冲刺从今天开始
03月03日 写给闪闪的18岁生日
03月04日 务实的家长会
03月08日 做一名新一中的教师——我的表彰会发言
03月21日 赢在文科综合
03月25日 大获全胜:“一模”
03月26日 班会(13):与篮球无关——我们是怎么输给日本队的
03月27日 一米阳光(3):爱是要负责任的
03月29日 报告(2):“四课”成就幸福班主任
03月31日 教育是个细致活儿
04月02日 班会(14):亮剑
04月04日 打架事件
04月08日 做班长的思想工作
04月14日 诗意在真情与智慧中流淌——陈晓华北上中原讲学散记
04月16日 班会(15):那些花儿
04月17日 “文综”危机
04月18日 清华来信
04月19日 一米阳光(4):QQ聊
04月23日 温暖
05月07日 班会(16):32天,我们能做什么
05月08日 似水流年
05月20日 18天,回归调整
05月24日 再创辉煌:“三模”考试
05月26日 训练有素:“四模”考试
05月28日 快乐一班
06月02日 班会(17):勇敢面对人生——高中最后一次班会
06月06日 最初的梦想
06月07日 高考有点儿可爱
06月08日 考不上北大对不起你
06月11日 填报志愿指导
06月26日 结局
附录 回望高三
1.恰同学少年成杰
2.青春无悔杜雯彬
3.最后的“周记”贾静淅
4.回望高三黄督军
后记

章节摘录

  班会(1):带着希望上高三--高三入学动员会以周记形式和学生书面交流是我的一大享受,放在面前的61份《走过高二》,厚厚的就像一本书。“高二带给我的失望远远超过了希望,直到最后也无法带着希望上高三。”读到这儿,我的心痛了一下,这还是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面对自己高二期末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高三扑面而来。因此,很多学生因心理准备不足而紧张。我反复思考,如何调节他们对高三的恐惧心理,激励他们愉快地面对到来的高三生活呢?  “高二我班8次月考的成绩都是不错的,平时同学问也是嘻嘻哈哈,笑声不断,回忆高二美好的集体记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展望高三。在‘大战’前回忆成功,为新的征程擂鼓应该会有效果的。”一天半的高三入学“收心”考,我一边监考一边构思。午夜在键盘上敲出这些文字时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白天班会上我足足讲了两个小时,学生们专注的眼神、会心的笑声以及最后热烈的掌声,表明我的演讲产生了共鸣,带着希望上高三已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下面是这次班会的实录。  一、回首高二  我说:“班会开始前让我们先向郝应娟同学表示最真挚的祝贺!在刚刚结束的我校举办的河南省第十九届中学生运动会上,她在800米与100米跑两个项目上获得两块金牌!下面有请郝应娟谈谈感想!”(掌声热烈)郝应娟:“上场前尽管我们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但我的信心不足,平时从来没有取得过这么好的成绩。在赛场上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只知道猛跑,后面有人追,逼着自己跑出了这样的成绩。”(笑声热烈)我说:“金光闪闪的奖牌是对郝应娟辛勤与汗水的回报,是我们高三新学期的报喜牌。只要我们敢拼,像郝应娟一样去奔跑,成绩自然会光顾我们。郝应娟同学不愧为我班的‘邓亚萍’。”  我说:“下面再介绍一位新同学,从理科15班转来的解云珊同学。请她说几句,跟大家认识一下好不好?”(掌声欢迎)这个学篮球的女孩子很朴实地讲了几句:“我成绩不好,但绝不会扰乱班级纪律。”  我接下说:“我们相信解云珊同学在我们这个集体的帮助下,会学得更好。转科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也相信解云珊同学会尽快融人这个集体。下面开始我们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  “时光--飞逝--,恍如--一梦--”我拉长了调子,下面很多学生都笑了。我继续讲:“高二入学时的情景似在昨天。当读着厚厚一沓《走过高一》,我就开始走进了你们的情感世界,开始走进你们的生活。但满纸写的都是快活,唯独没有充实。而我带的原2004级高一(13)班的学生平时的随笔却是充实而又溢满平淡的生活,这令我着实吃了一惊。早就听这里的高三老师说文科难带,果然来临。好在我做事向来具有预见性--打破先建班后定班规的做法,先颁布令人生畏的班法,用‘八规六问’把你们圈在里面,所以就有你们大家印象中的严苛的我。  “记得当时有一位同学在随笔中写道:‘现在的小孩子哪管这一套,我们在小院里打球,楼上楼下地满世界乱跑,快活极了。’“是呀,当时你们真是玩疯耍狂,我还是借助德育处的力量,统一在教学区禁球,才刹住这股风。为了使班级尽快进入轨道,我早查操,晚查寝,整天泡在班里,深入同学中间,也曾引起部分同学反感。可第一次月考成绩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我们以上线28人的成绩遥遥领先(全年级普文生约600多人,10个普文班,第218名的分数被划为二本线),大家初尝成功的喜悦。  “班长成举亮,纪律委员杨宁,他们肯负责,管理能力强。虽然有时说话有点过激,但他们稳定了班级秩序,使我们很快走上了正轨。当时大家颇有点自豪地说:‘都说文科班乱,我班比理科班的纪律还要好。’“那时唯一让我苦恼的是尾大甩不掉的全年级最庞大的‘问题学生’队伍(一般的班级是五六位,我班是十几位),也考验了我耐心的极限。我暑期曾不停地追问自己,如果当初自己再耐心一些,毕竟这个年龄的孩子难免是要反复的,或许今天的他们会更好一些。耐心一些,再耐心一些,他们的教育是非常复杂的,今天的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也希望大家能帮助我克服爱发火的缺点。”  接下来的日子似乎过得有些波澜不惊,但平淡中也充满了快乐。我说:“大家还记得我们与2班的班际运动会吗?忘不了刘倩倩弹跳在脚上不落的毽子,引来文科班学生一片喝彩声;郝应娟、商程、晋元胜3名体育生如疾风一般冲向4×100米跑道的终点,扭转了我班几近的败局。”卢新新接过话:“接下来的年级篮球赛,我们拼下了两个对手,但关键的半决赛我们因为违规罚球而失利,但商程仍不失君子风范,我们虽败犹荣。我在班级黑板上写下大大的一行字:0401班的英雄--商程!”  ……


编辑推荐

  秦望,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内蒙古、山东、广东、天津、河南的公立和私立学校间穿梭。现就职于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历史教师,班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创建“8+1”工作室(校本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在校本班主任团队建设方面探索出新路。  秦望的这本《新教师成长日记·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是一个高三普通文科班一年的师生学习生活日记,真实记录了在高考大省河南这样一个地域环境下高三师生的生存状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光辉岁月 PDF格式下载



爱是开在心上的奇葩
——读《光辉岁月——我与个性一班的高三之旅》有感
著名教育家霍懋征曾经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师生,专家和一线老师们也都对它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然而,究竟怎样做才算“爱”学生?怎样的“爱”才是学生所需要的?这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我。直到我拿到秦望老师的新书《光辉岁月》。我为书中美丽的教育故事而沉醉,更叹服秦老师对学生源自心灵的爱和高超的“爱的艺术”,情不能自已,就把它们写下来和同道们分享吧。
爱学生,就让我们为学生撑起一方晴空。老师们都知道,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有点尴尬”的阶段——一大批有理想有激情的优秀老师,已经努力用他们的先进理念和积极行动把“应试教育”撕开了一个大口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同时,惨烈的社会竞争和用人单位对“文凭”(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文凭)的过分看重,却也让家长和社会紧盯着各高中的“名校升学率”不放,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今天怎样做老师?秦望老师用他的行动做出了回答——努力为学生撑起一方晴空。在“一日三跑”出现“嘻嘻哈哈、溃不成军”的情形时,秦老师没有对学生大加指责,而是立足于“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人过上幸福而愉快的生活”,带领学生一起“快乐跑操”;在学生慧慧出现“学习焦虑”时,亲切地开导她“人生的目标是可以分阶段实施的”,重新点燃了她的奋斗激情;对优柔寡断的大男孩“一米阳光”一次次的“妥协”和开导,让这个“问题孩子”也能激情飞扬地走完自己的高三之旅,走进心仪的大学;召开别具风格的“中秋晚会”,给学生留下永远难忘的瞬间……读秦老师的书,让我想到:一个好老师,也许不见得非要同当下的教育“一刀两断”,做“殊死搏斗”(尽管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勇士),但一定要努力帮助孩子们在“不那么纯净”的教育环境下,快乐地走过高中三年,成长为一个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在秦老师的教室里,我找到了“第56号教室”的影子。
爱学生,就让我们做开启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当下,学生得到的物质关爱越来越多,和父母在一块的时间越来越少;接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得到知识的新鲜感和喜悦感越来越少;拥有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好,“亲近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是幸福的一代,更是焦虑和矛盾的一代——几乎无法选择。作为负责任的班主任老师,你是否会用“应该用”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从秦老师的书中,我们读到了:别具匠心、认真回复的“周记”,打开了学生心灵的锁;充满人文底蕴和青春气息的“班会”,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向上的激情;种下“希望树”、参观校史馆,让学生在心底种下“希望和理想的种子”; 对体育生郝应娟的真诚关怀和及时鼓励,更是让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收获了幸福和尊严……秦老师的教室里,有拼搏,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关爱和支持。老师一点点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一起呼吸,一起成长。我想,秦老师的学生在回忆师生一起走过的日子的时候,记起最多的,应该不是老师所教的知识,而是高中生涯中那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瞬间吧。
爱孩子,让我们成长为指导孩子航行的灯塔。当今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老师从地位到知识都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被神圣化”,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走向庸俗,无所作为”的理由。这本书,我感动于秦老师广博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但也惊诧于这本书本身的美丽——秦老师思想的深邃,知识面的广博,语言的绮丽优美。他就像一座巍峨高峻却又让人觉得“可以走近”的灯塔,总是努力把学生心灵的航船引向正确的方向。班会课上,他总能妙语连珠,用生动的小故事和“煽情”的语言打动挑剔的文科学生;和学生日常“笔谈”和“谈心”时,也总能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深刻的道理,给学生智慧的点拨。秦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从他书中的 “报告会发言”可以一窥端倪。课堂上,他发自内心的微笑,他的昂扬斗志,他的常年苦读(早自习的时候也天天和学生一起读,狂读教育书籍),他对“新教育”的苦苦追寻……还有什么比这一切更有说服力呢?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自惭形秽之余,我一直在想:我该怎样定位自己?我怎样让自己成长为能够触动学生心灵、能为学生指明前行方向的老师?
掩卷遐思,不禁浮想联翩。书中的智慧与美,远非我的一篇文章所能说尽。还是用书中的话来收束吧:“感叹岁月易逝,青春却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用心去寻找诗意,努力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再融入我们发自内心的爱,静静地等待教育的彼岸花开吧!




好书,值得一读!应该学习作者的工作态度。


感觉有用,希望对孩子有所帮助


很实用, 一本好书


那段难忘的记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