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世纪教育管理与学校发展丛书

保罗·E.彼得森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保罗·E.彼得森  

页数:

191  

字数:

203000  

内容概要

2002年初,美国最高法院对“泽尔曼诉西蒙斯-哈里斯”一案的判决深刻地改变了美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治与政策环境。当年10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育政策与治理项目”专门主办了一次有关这项影响美国教育改革、重塑美国学校选择政策的法案的研讨会。本书即为此次会议重要论文的集萃。
本书共收录10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包括美国社会各界研究学校选择的理论家与实践者,学校选择的赞成者与反对者。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泽尔曼案件的法律意义以及对这次判决的法律影响力;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最高法院的这次判决对学校选择的政治与政策环境的广泛影响。
本书是美国一流大学的主流学者有关美国学校选择的法案最新、最权威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美国学校选择政策及研究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简介

保罗? E ?彼得森(Paul
E.
Peterson),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资深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教育科学院院士。被《教育周刊》誉为20世纪对美国学校选择研究影响最大的学者。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论 在泽尔曼诉西蒙斯一哈里斯案之后,未来会怎样?
第一章 平等原则
第二章 开创性还是象征性
第三章 拨云见日
第四章 需要把更多的世俗学校纳入择校计划
第五章 自由主义与学校选择
第六章 教育券的未来
第七章 学费抵税的未来
第八章 特许学校的未来
第九章 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第十章 自由与问责——一种国际视角
诉讼案汉译对照表(按时间顺序)
机构汉译对照表
人名汉译对照表
主题词索引
主编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世纪教育管理与学校发展丛书 PDF格式下载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表明,近20多年来,极其相似的教育改革同时出现在许多国家,各国教育改革更多地面对的是一些共同性问题,这可以理解为是更为广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声势浩大的公共教育重建运动就其本源而言,仍然是200年来有关国家与教育、政府与学校、公立教育与私立教育这样一些问题的延续。本书讨论的虽然是美国的教育改革,但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改革经验借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学院首席专家、教授、博导 劳凯声本书汇集了美国诸多教育学者、政治学者、法学家等的智慧,从多重角度探讨择校这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不仅将拓展和丰富中国读者对美国择校现象及其深层次原因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中国教育界深化对择校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思想和理论的准备。——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导 张斌贤如何保障家长的教育选择权和保持教育的选择性是一个存在广泛争议的政策主题,也是中国教育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本书围绕“泽尔曼诉西蒙斯—哈里斯案”,对美国各界在“教育券”相关法律、政治、社会和教育问题上的争论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从学校选择的视角为我们思考中国教育发展的未来图景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对于纠正目前国内在学校选择问题上的认识偏差和政策偏差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所有支持和反对学校选择的人士认真阅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吴华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个体的每个人对自身发展的诉求和自主权利的意识也在缓慢地觉醒与上升。而作为其对立面存在的现存体制与利益集团总扮演着限制者与抵制者的角色。近30年来,围绕着择校这一现象所进行的改革与守成、博弈与争斗,对自诩为“上帝的选民”的美利坚民族意味着是幸运,还是不幸?而总是对其仰望着的地球村其他村民有何感想和启示?如阅后能对自家的未来也见仁见智,则幸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和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985工程”特聘教授 郭玉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