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好的教育

周培植 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

周培植  

页数:

272  

内容概要

  本书的展开呈现了一幅多元的精神底色:自然精神、人文思考,文学、社会学、生态学、西方哲学,儒家、道家、佛家??????
(以下引号内容为书中标题)
  自然精神:“放眼众生”——“玉米地的启示”——“美,是感人的”
  人文思考:“因你受造,其妙可畏”——“生命的礼遇”——“沿途的风光”
  人道:“人,应效法天地自然”——“浮生若梦”——“好的人,好的社会”
  自我:“我是谁——《失落的一角》的联想”——“何为爱?何为恶?”——“重要的是,不要对不起自己”
  德、道、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
  爱的智慧:“哲学的关怀”——“哲学,有用还是无用”——“来自哲学的智慧”
  教育的爱:“教育与人”——“我们所谈论的爱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作诗,是诗在我心中歌唱”
  教育的觉醒:“平庸的恶”——“教育非他,乃灵魂的转向”——“不是每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
  本书故事里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玉米地的启示”——有时候,自己的无用之处,可能是别人遥不可及的美丽;
  “《失落的一角》的启示”——缺憾是一种希望;
  “风景中的人类”——重要的是,不要对不起自己;
  “和蜗牛散步”——教育是慢的艺术;香奈儿品牌的淬成——速朽与教育定力;
  “平庸的恶”——教育的觉醒;“七人分粥的故事”——教育密码;
  文晖论坛——一种教育文化;“沃态团队的形成”——一种理想组织;
  “Dan dix Ans”面包店的专注——区域教育的担当,“教育因你而美丽”——区域教育的实践

作者简介

周培植
浙江诸暨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城教育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育生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曾荣获首届全国十大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浙江省年度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课题,出版专著《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等多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连续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论坛作学术报告。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学者。
周培植从2001年起,探索实践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矢志追求“好的教育”,坚持十余年,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体系。在他的带领下,下城教育打造了再生性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文晖论坛)等一系列品牌,众多工作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是一位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管理者。

书籍目录

前言
指向月亮的手指
敬畏生命
 1.生生之美
 2.生命的权利
教育:人是目的
 1.人、人性、人道
 2.熠熠生辉的我自己
 3.教育即爱
生态智慧:一种哲学
 1.关于哲学
 2.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3.教育——是成全还是扼杀
区域的视角
 1.区域
 2.区域教育的角色
 3.家庭、学校与社会
教育基因
 1.信仰与价值
 2.文化
 3.制度
 4.组织
教学伦理
 1.学生的责任
 2.教师的责任
 3.师生同情:生态课堂的基点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自然精神)  ☆不论是在传统佛学“一花一世界”的思想中,还是在英国诗人布莱克威廉·布莱克“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的诗句中,都表达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态度,那就是:在浩瀚宇宙中,所有生物宛若恒沙微尘,可是,虽然渺小,却都自成一世界。因而,生着的一切,都无往而不美,应受敬畏。  (人文思考)  ☆“生命因为有你而不同”,翻开这本饱含着深厚的生命体验和感知的书,我们会看到大自然里所有的元素——太阳、明月、清风、飞鸟、鲜花、昆虫和动物,这些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每一幅图,都在赞美着新生命的诞生。当你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与你相关的故事和赞歌呢?而你的来临,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为之关注、为之歌唱。在这里,自然与孩子是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让我们真切地感到生命世界的相通与相融。  ☆此时的梭罗,就是一位虔诚的农夫,他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种植豆子,他专注地关心一切和豆子生长相关的事务,他不仅种豆子,还了解豆子,并且和豆子一起生息。豆子不过是豆子,可是虔诚的农夫就像在对待至高无上的生命一样,这难道不是给予生命大好的礼遇吗?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好的教育 PDF格式下载



对区域教育的研究有大的帮助


不如《读书周报》上介绍得好,对于这种经验式介绍东西还是少出的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