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

毛寿龙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04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毛寿龙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九八八年,我在北京大学教授谢庆奎先生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主修方向是政府功能问题研究。初期研究成果就是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代中国政府功能保障分析》。该文着眼于理论探讨,并结合当代中国政府的实践,在“机构、职能、人事”框架下对当代中国政府功能保障问题作了一番理论实证分析。该文认为,政府功能保障是指在保证适当的政府输出功能的前提下,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减低政府内部功能运转过程中必须投入的成本。该文以此为出发点,扼要而全面地分析了政府机构设置的优化、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活动过程的合理化以及工作人员素质保障等政府功能保障途径。 该文的优点在于,一是避免了行政学教科书关于政府职能问题的泛泛之论,把行政效率概念充实为政府功能保障概念;二是它提出了政府职能问题的实质在于政府的输出功能,即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并由此而更正了人们对行政效率概念的误解,认为行政效率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输出功能是否适应社会对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三是它把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引入了政治行政分析领域,认为政府功能保障就是在保证政府输出功能适应社会对政府提出的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完善政府过程功能,从而减低政府内部功能运转过程中必须投入的成本。四是它认为,政府过程功能完善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制度创新。该文所分析的政府功能保障途径其实就是制度创新的途径。不过,由于该文是硕士学位论文,篇幅有限;同时又由于笔者当时知识水平的限制,上述优势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带而过,缺乏深入探讨。1991年,我有幸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当填写培养计划需要确定博士论文题目时,我便选择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功能分析。我的博士导师李景鹏教授欣然同意了这一选题,并热情鼓励道:“好做,希望它是个精品。最好是能够一举打响。”李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勇气,使我敢于向政府功能分析这一难题进行挑战。自此以后,我便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我开始捧起一本又一本的书籍,开始了艰难而又令人愉快的探索。其间,恩师的热情鼓励一直是我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 作为一个学生,物质条件的艰苦是不用说的。尤其是中国正处于一个体制转轨时期,我们作为政府津贴领取者的境遇就更艰难了。但是,因境遇的艰难而得到的各方面的支援也是我毕生所难以忘怀的。其中将使我终生难忘的支援就是出资助我拥有电脑的人。 因为自从我那涉世未深却抱负未逊的心立志于学术生涯以来,我心中最现实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电脑。自此开始,我便开始努力地写作,努力地翻译,希望从辛勤的笔耕中完成令人哑然的梦幻。未曾想,我的幻想不仅取得了我的父母毛谦仁先生和张苏妹女士的支持,而且也取得了我的岳父母李良瑜教授和吴玉霞女士的支持。于是,事情变得如此简单,我很快就拥有了自己的梦幻,拥有了笔耕的得力助手。博士论文也就藉此而得以顺利完成。在写作过程中,许多灵感来自诸位同学挚友,论文的顺利完成与他们的智慧以及他们的无私帮助密切相关。如本文第八章运用“公用地灾难”的博奕模型分析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得益于与孙怀新博士的讨论;刘军宁博士提供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使我避免了不少弯路;赵虎吉博士、何增科博士关于政府职能问题的卓见给了我一定的启发,从而节约了思考的成本;邱泽奇博士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李东先生、赵永清博士、吴学永博士、时和兴博士、麻国庆博士、钟安惠博士、王洪林博士、吴德清博士和汪华宁先生等在资料方面提供了相当的方便;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中国地方政府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关于中国政府问题的多次讨论也使我获益非浅。此外,在学期间,许多富有义气且充满爱心的朋友如田军先生、赵虎吉博士、孙怀新博士、阮宝华先生、孟署初先生、史宝良先生、王文章先生等在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支持也令人十分感动。

书籍目录

总 序前 言导 言 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政府功能 第一节 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 篇章结构与研究界限第一章 社会的需求与政府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的需求 第二节 政府的手段 一 行政手段 二 法律手段 三 经济·说教·暴力 第三节 政府面临的约束 一 软和硬的界碑 二 政治约束 三 财政约束第二章 计划体制与政府功能 第一节 经典模型的假设 第二节 现实体制的结构 一 产权结构 二 决策结构 三 动力结构第三章 计划体制中政府功能的限度 第一节 微观分析 一 非瓦尔拉均衡 二 非帕累托最优 三 父爱主义 四 低度组织效率 五 低度创新效率 第二节 宏观分析 一 显性机制与隐性机制 二 货币与信贷体制 三 宏观目标与微观效率第四章 市场体制与政府功能 第一节 体制的结构 第二节 政府的功能 第三节 经典与现实第五章 市场限度与政府功能 第一节 公共物品 一“公”与“私” 二 解决的可能性 第二节 外部性 一 概念与后果 二 科 斯 三 米 德 四 最优方案的可能性 第三节 直接管制 一 秩 序 二 垄 断 三 规模效益 第四节 宏观经济 一 市场限度 二 财政政策 三 货币政策第六章 市场体制中政府功能的限度 第一节 政府也是经济人 第二节 行政能力的限度 第三节 行政顽疾 第四节 寻 租 第五节 中庸之道第七章 制度变迁与政府功能 第一节 微观分析 一 制度的功能 二 变迁的动因 三 政府的功能 第二节 宏观分析 一 从微观分析到宏观分析 二 选择的规则 三 时间因素 四、政府的功能第八章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地方利益的强化 第二节 “公用地灾难” 第三节 分权的选择 第四节 集权的限度第九章 体制转轨与制度创新 第一节 体制转轨 一 简政放权 二 两权分离 三 明确产权 第二节 制度创新 一 角色创新 二 决策创新 三 行政创新 四 人事创新第十章 腐败引出的思考 第一节 现代化与寻租现象 第二节 惩治腐败的手段结 语 政府功能的合理界碑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 PDF格式下载



今天,书中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当时绝对是一时之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府行为与功能的时代。


毛先生作为中国行政管理的知名学者之一,本书是其博士论文,也是国内较早地把经济学原理引入到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用以分析政府功能的一本不错的书。虽然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已渐入正轨,但是毛先生书中论及的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的解决,其诸多理论得到验证,并指导着后来学者、学子的进一步研究。总体而言,值得一读!!


从经济的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政府的功能,有效地结合了政府与经济,可作为经济研究者与政府研究者的参考书


书显得有些陈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比较一般,很多已经成为教材里通识性内容。


蛮喜欢这本书的


老话题加老书,但仍感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