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广播新闻编辑教程

陆锡初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8-1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作者:

陆锡初  

页数:

262  

前言

  新闻广播的改革,呼唤着新的理论。理论滞后于实践,不能适应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认真总结办好社会主义广播的经验,使之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新闻编辑学,是摆在广大广播工作者和理论教学工作者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新课题。  我国广播工作者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胆探索,不断开拓创新,努力遵循广播规律和特点办广播,坚持走自己的路,闯出了一条新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的出现,突破了广播宣传的固有模式,突破了编、采、播、控机械分工的局限,为形成采编播一体化和实行“主持人中心制”的节目运作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广播宣传方面一系列改革,开创了广播宣传的新局面。主持人成了节目改革的突破口。广播改革的丰富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营养,大大拓展了广播新闻编辑学的内涵和外延,为新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大量新鲜经验和新的理论依据。实践的创新必然带来理论上的突破,意义深远。  广播新闻编辑学是研究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广播新闻编辑学不仅要注意它与其他编辑学的共同规律,尤其要注意它的特殊规律。广播新闻编辑学和报纸编辑学相比较,具有许多共同规律和共同点。但由于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手段的不同,又存在着“听”和“看”的根本区别。前者是供人收听的节目编辑工作,后者是供人阅读的版面编辑工作;前者是借助声音传播的时空结构艺术,后者是通过文字传播的平面结构艺术。抓住了这些特殊点,也就抓住了广播新闻编辑学的精髓和核心。

内容概要

《广播新闻编辑教程(修订2版)》原名《广播编辑》,1995年再版时,作了较多修订,并更名为《广播新闻编辑教程》,全书共分13章。新增写了《广播时间与节目表》、《直播节目编辑工作》、《建立广播新闻编辑学的意义》、《广播新闻编辑方针与编辑思想》、《我国主持人节目走向与思考》等章节,对其他章节的内容和布局也作了一些必要的修补和调整,使全书的基本框架更趋合理。2000年版则主要做了一些文字、标点及版式体例的订正调整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广播新闻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广播新闻编辑学的重要性 第三节 建立广播新闻编辑学的意义 第四节 广播新闻编辑学研究与学习方法第二章 广播新闻编辑概述 第一节 编辑渊源与含义 第二节 广播新闻编辑界说 第三节 广播新闻编辑方针与编辑思想 第四节 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任务 第五节 广播新闻编辑的个性特点 第六节 广播新闻编辑的中介作用第三章 广播新闻编辑策划 第一节 策划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策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策划应具备的素质与条件 第四节 新世纪我国城市广播新策略第四章 组织报道 第一节 组织报道的含义与环节 第二节 报道思想与报道计划 第三节 报道的实施 第四节 组织报道的方法第五章 选择新闻稿件 第一节 选择广播新闻的意义 第二节 选择稿件的标准 第三节 选稿指导思想 第四节 选稿要注意的问题第六章 修改稿件 第一节 修改稿件的步骤和方式 第二节 修改稿件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修改广播稿的要求 第四节 修改稿件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修改稿件应注意的问题第七章 广播节目 第一节 广播节目的形成与类型化广播 第二节 节目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第三节 节目设置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广播节目个性 第五节 广播节目优化途径第八章 广播时间与节目 第一节 研究广播时间与节目表的意义 第二节 广播节目表结构特点 第三节 广播节目表编排艺术第九章 新闻节目 第一节 新闻节目的性质与作用 第二节 新闻节目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闻节目编辑思想 第四节 新闻节目编排要求 第五节 编写新闻提要第十章 教育性节目 第一节 教育性节目概述 第二节 教育性节目方针与任务 第三节 教育性节目基本特征 第四节 教育性节目编制要求 第五节 串联词的类型与写作第十一章 服务性节 第一节 服务性节目宗旨与指导思想 第二节 服务性节目类型和任务 第三节 服务性节目设置原则和要求 第四节 服务性节目编制要求第十二章 新闻性节目主持人 第一节 节目主持人界定 第二节 新闻性节目主持人素质构成 第三节 新闻性主持人的编辑意识 第四节 新闻性节目主持形式与制播方式第十三章 新闻性主持人节目 第一节 新闻性主持人节目走向与思考 第二节 新闻性主持人节目基本特征 第三节 新闻性节目播讲稿编写要求 第四节 优化新闻性主持人节目途径第十四章 直播节目编辑工作 第一节 直播的传播优势 第二节 直播节目的话题与思考 第三节 直播节目编辑工作运作方式 第四节 直播主持人素质构成第十五章 广播新闻编辑人员素质结构 第一节 政治素质结构 第二节 思维素质结构 第三节 知识素质结构 第四节 编辑业务素质结构 第五节 职业道德素质结构

章节摘录

  这种适应市场竞争用人管理机制的建立,无疑为出人才、出精品创造了有利条件,为策划竞争、创新创优营造了良好氛围,也为确保节目策划成功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节新世纪我国城市广播新策略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的标志之一,而城市化进程标志着文明的脚步。时至今日,世界上的城市已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单个城市到城市群再到城市网,这种变化带给新闻的连锁反应就是对受众的“贪得无厌”,多多益善的思路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大而全”的节目就会被淘汰。当新闻完全按其自身的规律和定位传播时,尤其是频率专业化后,媒介会变得越来越平民化,触媒者也将越来越具体而单一,节目的针对性更强。这是城市广播需要认识的。  城市电台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在听众的眼前,是以珠江电台的开播为一大转折点的。紧随其后的其他城市台,纷纷改弦更张,从节目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包装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一时间,城市广播立即体现出了它对象明确、定位准确、地域性强的独特优势,它的所有潜力都在闪出耀眼之光,在三分之二的省会城市,市台与省台在规模和效益上已不相上下,有的已超过了省台。有些城市台还敢于和当地的电视台争受众,显示出了城市广播的虎虎生气。那么,当进入新世纪,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时代,面对互联网、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的激烈竞争,面对老大哥省台的强大压力,我国城市广播应如何优化?应采取哪些应对举措呢?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  树立市场意识,强化经济属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①从这一高度来审视中国城市广播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


编辑推荐

  广播新闻编辑学是研究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广播新闻编辑学不仅要注意它与其他编辑学的共同规律,尤其要注意它的特殊规律。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广播新闻编辑教程 PDF格式下载



绝对值得推荐。很好很好的书。讲解非常细致,广播新闻靠这本书就够了。


比学校订购的便宜,反正内容都一样,帮自己省省钱而已


很好的书哦,质量也很不错


教材对自己有帮助!


买的书很不错,送货速度也太快了吧,哈哈


总体还可以,是我们用来上课的,不过没有全部认真看完,觉得有点浪费。以后有时间再好好看吧


学校用的教材,挺好的。就是太教条化了,可能是教材的缘故吧


送达快,理论学习多,可做学习及提升之用


专业教材推荐


这本书讲的比较笼统 感觉模糊不清


相关图书